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5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190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427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91.
近自然森林作为城市植被恢复的重要模式,已在我国多地开展了实践,并衍生了新的造林模式。为评估不同近自然森林建设模式的群落恢复进程,本研究以上海城市裸地上重建的近自然森林为对象,通过长期监测两处分别应用原"宫胁法"与新"异龄复层落叶—常绿混交林"种植模式的近自然森林重建过程,从物种组成、垂直结构、生活型组成和目标恢复物种4个方面解析恢复动态。结果表明:两种造林模式恢复的近自然森林,随恢复进程其物种组成逐渐趋同,在十多年内已形成了落叶—常绿垂直混交结构;"异龄复层落叶—常绿混交林"造林模式可更好地促进常绿阔叶树种的恢复,尤其是常绿建群种红楠与小叶青冈。本研究证实了近自然森林恢复技术可以缩短亚热森林群落向演替后期发展的时间,以及新造林模式的有效性,为近自然森林技术的应用与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2.
在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的背景下,研究区域绿地系统时空演化特征,探讨人为因素对绿地系统生态服务的影响,对于改善绿地资源管理、促进区域永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和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评估法,运用ArcGIS 10.2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1990-2015年长江三角洲核心区绿地系统时空演化特征及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长三角核心区绿地景观规模随时间的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呈现先扩大后缩减的态势;绿地景观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存在阶段性与指向性特征;绿地景观格局总体上表现为初期集聚同质化、后期破碎异质化。(2)长三角核心区绿地系统生态服务价值随时间变化明显,不同绿地景观类型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长三角核心区绿地系统生态服务类型中,调节服务对于绿地系统整体生态服务价值贡献最大。(3)长三角核心区绿地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在空间上呈现南北不均衡的特征,总体上呈南高北低态势,其中杭州市绿地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在不同阶段均最高。区域地形地貌是影响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3.
国家公园规划制度功能定位与空间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将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强化对各类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 这必将对国家公园保护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国家公园规划制度的定位, 阐述了国家公园规划承载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两大体系的基本属性, 应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具有优先权和前置权; 重点分析了各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的功能与属性特征, 作为空间规划应承接好上位空间规划对国家公园的控制指标和管控要求, 作为建设规划应承接好上位或同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对国家公园的目标任务要求, 作为管理规划要明确国家公园顺畅运行的要求。国家公园应在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方面寻求创新, 探索国家公园用途管制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94.
我国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宝荣  张丛林  邓冉 《生物多样性》2020,28(10):1255-638
近年来, 我国自然保护地内存在的大量的人口密集区域、民生设施、矿业活动、开发建设项目、农牧业生产活动等历史遗留问题在中央环保督察中集中暴露出来。为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解决这些遗留问题, 本研究首先将其分为三大类: (1)保护越位与保护空缺并存; (2)生态保护和大量原住居民生计改善间的矛盾突出; (3)保护地内存在大量生产经营活动。在此基础上, 深入剖析了各类遗留问题产生的体制机制原因。为合理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一系列矛盾, 提高保护地建设和管理质量, 本文从加强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修订、采取多元化手段解决保护地内土地权属和矿业权问题、建立健全平衡保护与发展关系的体制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历史遗留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5.
宁夏沿黄城市带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作为全球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水净化、气候调节、碳汇等多种功能,但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胁迫和自然条件的改变,湿地流失尤为严重。为探究沿黄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了解湿地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变化,本研究以2000、2009、2018年3个时期Landsat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选用景观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18年间宁夏沿黄城市带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 2000—2018年,宁夏沿黄城市带湿地面积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湿地面积在研究前期增加了52.2 km2,增长率为8.2%,后期减少了26.8 km2,减少率为3.9%。湿地主要转出为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转出面积分别为166.7、158.4 km2;新增湿地主要由未利用地和林草地转入,转入面积为543.1 km2。城市带湿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呈上升趋势,但各类湿地均衡分布的态势逐渐增强,景观多样性也不断增加,景观优势种类逐渐弱化。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共同影响城市带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其中,社会经济要素中的人口因素影响最显著,自然要素中的降水量、气温驱动作用明显,其他驱动力因子相对较弱但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6.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是我国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划定的重要区域,辽宁省境内目前并无此类优先区,弥补相关缺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生态系统保护、人类影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3个准则层7个指标进行计算,依次获得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指标值、准则层值和优先区识别综合值,结合辽宁省县(市)行政边界和自然保护区边界数据,确定了辽宁西部和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建议地域范围。其中,辽宁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为12951 km2,森林覆盖率为53.6%,包括9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以水土保持作为区域重要生态功能;辽宁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为20057 km2,森林覆盖率为78.9%,包括8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以水源涵养作为区域重要生态功能。上述优先区是国家和省级保护物种的集中分布区,也是辽宁省重要生态系统的分布区,亟待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97.
鲎是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是世界现存4种鲎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是河口生态系统的标志物种, 同时其血液被用于生产医用检验试剂――鲎试剂。中华鲎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围相当狭窄, 仅局限于日本濑户内海向南延伸至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北岸以北的太平洋西岸海域, 其中在中国东岸和日本南部海域的历史产量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华鲎种群数量出现了显著减少, 2019年中华鲎在IUCN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正式更新为濒危(EN), 明确了中华鲎资源呈现全球性衰退的状态, 究其原因可归纳为鲎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两个方面。在开展鲎资源保护的实践工作中, 作者深刻反思当前鲎资源保护在海洋保护区划定、增殖放流及科普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包括加快完善种群基线数据, 制定标准化种群和生境基线监测指南, 构建科学放流体系等, 以期推进全球范围内的中华鲎资源保护与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8.
Urbanization affects key aspects of wildlife ecology. Dispersal in urban wildlife species may be impacted by geographical barriers but also by a species’ inherent behavioural variability. There are no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alyses using continuous individual‐based sampling across an urban‐rural continuum that would allow a thorough assessment of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and behavioural dispersal barriers. We used 16 microsatellite loci to genotype 374 red foxes (Vulpes vulpes) from the city of Berlin and surrounding rural regions in Brandenburg in order to study genetic structure and dispersal behaviour of a mobile carnivore across the urban‐rural landscape. We assess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by applying an individual‐based landscape genetic optimization procedure. Three commonly used genetic distance measures yielded different model selection results, with only the results of an eigenvector‐based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asonably explaining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patterns. Genetic clustering methods and landscape resistance modelling supported the presence of an urban population with reduced dispersal across the city border. Artificial structures (railways, motorways) served as main dispersal corridors within the cityscape, yet urban foxes avoided densely built‐up areas. We show that despite their ubiquitous presence in urban areas, their mobility and behavioural plasticity, foxes were affected in their dispersal by anthropogenic presence. Distinguishing between man‐made structures and sites of human activity, rather than betwee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tructures, is thus essential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urban fox dispersal. This differentiation may also help to understand dispersal of other urban wildlife and to predict how behaviour can shap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beyond physical barriers.  相似文献   
199.
Phenotypic plasticity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adaptation to novel environments. Behavioural plasticity enables more rapid responses to unfamiliar conditions than evolution by natural selection. Urban ecosystems are one such novel environment in which behavioural plasticity has been documented. However, whether such plasticity is adaptive, and if plasticity is convergent among urban populations, is poorly understood. We studied the nesting biology of an ‘urban-adapter’ species, the dark-eyed junco (Junco hyemali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plasticity in adapting to city life. We examined (i) whether novel nesting behaviours are adaptive, (ii) whether pairs modify nest characteristics in response to prior outcomes, and (iii) whether two urban populations exhibit similar nesting behaviour. We monitored 170 junco nests in urban Los Angeles and compared our results with prior research on 579 nests from urban San Diego. We found that nests placed in ecologically novel locations (off-ground and on artificial surfaces) increased fitness, and that pairs practiced informed re-nesting in site selection. The Los Angeles population more frequently nested off-ground than the San Diego population and exhibited a higher success rat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plasticity facilitates adaptation to urban environments, and that the drivers behind novel nesting behaviours are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相似文献   
200.
朱立安  曾清苹  柳勇  柯欢  程炯  张会化  李俊杰 《生态学报》2020,40(13):4659-4669
富集重金属的枯落物分解可能提高重金属暴露率,增加人体接触健康风险。为了解南方城市土壤重金属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及流转情况,通过调查研究了佛山市8个典型森林群落土壤及枯落物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各森林群落枯落物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效应及重金属随枯落物回归土壤流通量。结果表明:1)城市森林各土壤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典型群落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最大为Pb、Cr、Zn,As、Cu、Ni次之,Hg、Cd最小;土层深度(0-20,20-40,40-60 cm)对重金属含量影响显著(P<0.05),差异最大为Cd、Hg,其次为As、Cu,最小为Zn、Ni、Pb、Cr。整体上,Cd、Hg、As、Pb、Zn在0-20 cm最高,表层富集特征明显,Cr和Ni在40-60 cm最高。2)8个森林群落中阴香-白楸-醉香含笑群落(CMMC)枯落物对8种重金属的综合富集系数(TBCF,66.76)最高,其中以Cd的富集效果最突出,富集系数为44.45,且对Pb、Cu、Zn也相对富集;最低的为黧蒴锥-香椿-樟树群落(CTCC),综合富集系数(TBCF)为8.09,仅对Cd、Cr、Cu相对富集,对其余重金属富集效应不明显。3)相关分析显示,群落重金属枯落物流通量与0-60 cm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Cr和Ni除外)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对城市森林建设管理及筛选重金属富集植物及群落具有较强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