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土壤呼吸对降雨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呼吸是当前区域碳收支及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降雨作为一个重要的扰动因子, 对准确估算土壤呼吸具有重要影响, 这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尤为明显。尽管关于土壤呼吸对降雨响应过程与规律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是对于其机制的解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 集中体现在对“Birch效应” (降雨强烈激发土壤呼吸的现象)的解释上, 即到底是“底物供应改变机制”还是“微生物胁迫机制”在调控该过程。该文综述了土壤呼吸对降雨事件、降雨量及降雨格局的响应过程与规律; 阐述了土壤呼吸各组分对降雨响应的差异, 分析了雨后物理替代与阻滞、底物供应、根系和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等一系列过程引起土壤呼吸改变的机制; 重点阐述了微生物对土壤水分波动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需重点关注的4个方面:1) “底物供应改变机制”与“微生物胁迫机制”的区分; 2)土壤呼吸各组分对降雨响应的差异; 3)不同时空尺度上土壤呼吸对降雨响应的模拟与估算; 4)降雨带来的外援N和H+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2.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凋落物组成及其季节动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解群落尺度上凋落物组成及其时空变化,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 样地内2008年度收集的凋落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一年间,150个收集器内收集的凋落叶分属35种树木,占样地内胸径≥1 cm树种数(52种)的67.3%;凋落物总量为29.39 kg,折合3918.4 kg·hm-2,其中,阔叶、杂物、针叶和枝条凋落量分别占凋落物总量的61.7%、18.0%、11.7%和 8.6%;紫椴、水曲柳、蒙古栎、色木槭和春榆5个树种的叶凋落量占阔叶总凋落量的83.8%;不同树种的凋落量季节差异很大,61.9%的凋落物产生于9月13日至10月10日.其中,红松和紫椴叶凋落高峰出现在9月13-26日,蒙古栎、春榆和色木槭叶凋落高峰出现在9月27日-10月10日.收集器间凋落物量差异较大,其中68个收集器的年凋落量在150~200 g,1个收集器大于500 g;单个收集器全年最多可收集到18个树种的凋落叶,凋落叶种数为12种的收集器最多(32个).叶凋落量与样地内该树种的胸高断面积总和成正比.样地内凋落叶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收集器内凋落物的收集量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03.
产琼胶酶海洋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解琼胶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琼胶酶的细菌和琼胶酶在制备原生质体、回收DNA与1KNA和产生琼胶寡糖等有着重要的用途。从石花菜和江蓠等植物表面分离产琼胶酶的海洋细菌并进行纯化,经分子生物学、形态学与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分离菌株为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将该菌在2216E培养基平板上划线或点种培养,可见平板出现凹陷现象;滴加碘液后,可见菌落周围有透明圈,表明菌落周围的琼胶被分解掉了。此法更容易分离得到产琼胶酶的菌株,分解琼胶的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  相似文献   
104.
基于节水灌溉技术原理与作物感知缺水的根源信号理论而提出的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是交替对作物部分根区进行正常的灌溉,其余根区受到适度水分胁迫的灌溉方式。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追溯分根区交替供水条件下土壤-作物系统水分运转途径并揭示其节水调质机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对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的节水调质效应、节水机理、稳定性氢氧同位素在植物水分运移中的应用以及稳定性碳同位素在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将来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充分挖掘作物生理节水潜力,大幅度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实现节水、丰产、优质、高效的综合目标提供有效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05.
正裸茎碎米荠(Cardamine scaposa Franch.)隶属于十字花科(Brassicaceae)碎米荠属。多年生草本,高4~18cm,花葶状,全株无毛。根状茎纤细,匍匐生长。茎单一直立,无叶。基生叶单一;叶柄长1~12cm;叶近于圆形或肾状圆形,长0.3~2.0cm,宽0.5~3.0cm,基部心形,边缘波状或全缘。无茎生叶。总状花序顶生,具2~10朵花。果期花梗直立或上升,长1~4cm,基部的最长。萼片卵圆形或椭圆形,长3~4mm,宽1.5~2.2mm,边缘膜质,白色透明。花瓣白色,倒卵形,长8~13mm,宽5~7mm,顶端圆或微凹,基部  相似文献   
106.
以高产大果型西红柿品种中研988为材料,采用分根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APRI)条件下,不同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对番茄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同一灌溉方式或下限处理下,铵态氮对番茄植株前期生长有利,而硝态氮促进番茄植株后期生长,并促进果实产量增加.在APRI同一灌水下限下,硝态氮处理可提高果实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提高营养品质.同一氮素形态供应下,APRI番茄的株高和叶面积均小于正常灌溉(CK),但灌水下限为60%田间持水量(θf)的APRI处理番茄茎粗在生长后期有所增加.在同一氮素形态下,与CK相比,APRI各处理的产量均下降,其中灌水下限在40%θf的APRI处理产量下降了22.4%~26.3%;而灌水下限在60% θf的APRI处理仅下降了5.3%~5.4%,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而品质显著提高,并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因此,控制灌水下限在60%θf、供应硝态氮的APRI处理为番茄高产、优质、节水的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07.
对蒙古类黄芪和膜荚黄芪分别建立木质部直径与横截面直径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和样本的分类,并通过多次随机抽取检验样本,给出了分类结果的正确率,结果显示蒙古模型分类效果很好。另外,本研究对不同生长年限的蒙古类黄芪样品进行了方差齐性t检验,并采用t检验的方法给出了2年和2年以上样品的木质部直径与横截面直径的比值的置信区间,结果显示2年和2年以上的置信区间没有交叉且相隔明显,以此可推断黄芪样本大概生长年限。本研究为黄芪药材品种和生长年限的确定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可以简单地将黄芪分类,且能对确定种属的黄芪的生长年限加以判定。  相似文献   
108.
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lethysmographic variability index,PVI)是动态的容量监测指标,作为新一代脉搏氧饱和度仪的测量参数,通过脉搏波形分析技术可以进行连续瞬时监测。PVI可准确地指导液体复苏,维持最佳前负荷,防止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的低灌注和血容量过多导致的组织水肿,有利于更好的平衡液体管理,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实时监测手段。与传统静态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相比,PVI能准确无创的预测容量治疗反应,因而在优化心输出量和便捷临床应用方面更有优势。然而,PVI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不能用于自主呼吸和心律失常的患者,因此临床应用时应该综合考虑其影响因素,结合其他方法指导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109.
北京动物园分别采用全人工和人工.狗乳交替哺育的方法,成功哺育6只雪豹幼崽。通过对育幼箱内外温、湿度的监测结果表明,幼崽呼吸频率随年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波动,9周后接近成年雪豹;幼崽体温0—87日龄呈逐渐下降趋势,50日龄后趋于稳定;排便和排尿量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70日龄增长量趋缓;幼崽体重直线增长。通过对两种哺育方式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哺育方式下雪豹幼崽体重生长存在显著差异。育幼箱内温度和幼崽自身体温对体重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体温与幼崽呼吸频率和进食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此外,还应注意饲料转换时机及微量元素对幼年雪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0.
在春季—冻融交替时期,以北京地区迎春、金叶女贞、小花溲疏等9种落叶及半常绿小灌木一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模拟降温,测定其在4~-20℃低温胁迫下的6个生理响应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相对含水量这4个生理指标可作为9种小灌木抗寒性的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发现9种小灌木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小花溲疏紫叶小檗太平花红王子锦带迎春连翘金叶女贞棣棠金山绣线菊。通过聚类分析可将9种小灌木分为3类,小花溲疏和紫叶小檗归为一类,其抗寒性相对较好;太平花、红王子锦带、迎春和连翘聚成一组,抗寒性一般;金叶女贞、棣棠和金山绣线菊聚在一起,抗寒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