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8(4):F0002-F0002
“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依托单位,是我国建设的第21个,也是农业及生物领域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它是我国农业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能力建设的重大进步和标志性工程。该工程投资1.4亿元,于2003年1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它的建成,使我国具备了世界一流、国内最好、大规模,高通量和高效率进行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的核心设施和技术平台.为国家相关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技术支撑,成为国内同类研究共享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2.
黄方亮 《生物信息学》2015,13(2):116-119
为了探索加快细菌基因组研究的方法,利用ABI PGM测序平台测定了1株单细胞硫还原地杆菌的基因组序列。测序共获得1.4 Gbp数据,平均读长为177 bp。通过多个拼接软件并采用合适的组装策略,得到一个完整细菌基因组3.55 Mbp和一条完整质粒序列110 kbp。测定基因组序列与参考基因组kn400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4%,参考基因组91%的基因能在测定基因组中找到相似基因。通过本研究表明采用ABI PGM测序平台结合灵活的拼接策略可快速构建细菌基因组精细图谱,为进一步的功能注释及深入的信息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大大加快研究进程。  相似文献   
73.
74.
药物开发人员用开发好的新免疫试验平台来检测,鉴定蛋白类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75.
《微生物学杂志》2009,29(6):40-40
辽宁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于2005年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是辽宁省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平台的依托单位。中心现有各类微生物菌种2000余株,其中所保藏的食用菌、乳酸菌、生物饲料、生物肥料等菌种在数量和种类上居省内首位。  相似文献   
76.
77.
《生物技术产业》2007,(1):78-81
医药园区通过特色鲜明的专业化服务.营造出医药企业发展的政务、经济环境,从而使众多医药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8.
“微生物学”课程是酿酒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基于培养具有科学探究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我们教学团队深入改革“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一流本科课程。通过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和“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课程育人价值,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建设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平台“微生物学”课程线上教学全套资源,构建“夯实基础-解构问题分析训练-研讨课”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学习模式,改革学习过程评价体系,以及指导学生参加科创竞赛等教学改革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社会储备具有科学探究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工科院校建设一流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9.
郑渊茂  王业宁  周强  王豪伟 《生态学报》2020,40(22):8093-8102
更高的城市化率造成新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和变化趋势,新理论与新技术也为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提供了新方法。景感生态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自然要素、物理感知、心理感知、社会经济、过程与风险等相关方面,研究土地利用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基于景感生态学理论,开展生态环境物联网的监测网络设计与监测平台构建。首先,从自然要素中的光、热、水、土壤、综合气象等,以及物理感知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作为监测要素并进行特征分析;其次,结合多目标约束和聚类分析约束条件,提出非规则网格最优法进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布设。再其次,重点探讨了联合地面固定监测站、无人船与无人机构建的"陆海空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数据采集与监测;其中,在地面构建综合气象与土壤传感器,可监测自然要素的光照、热量、雨量、气压,以及物理感知要素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及噪声等;在海洋中,基于无人船搭载的水环境与水质传感器,可监测水体温度、水浑浊度与水污染状况,以及水体总磷与水体质量等;在空中,基于无人机搭载的气体监测仪、多/高光谱传感器与数码相机,可获取不同区域与不同高度的CO2、SO2、PM1.5、PM2.5、NO、O3等大气环境状况及粒子溶度与污染物扩散状况。最后,从全方位、多要素的数据获取、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数据传输、数据分类处理、数据智能控制,以及包含实时监测、预报预警、综合分析和平台管理的远程监控平台等五个模块来构建物联网监测平台。构建的生态环境物联网框架可实现生态环境全方位、全天候、多维度的远程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预报,为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提供支撑平台,增强了生态环境安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高了城市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和智能管理的效益。  相似文献   
80.
《遗传》2011,(8):869
仪器信息网"试剂标物"栏目是近期推出的一个全新的专业展示试剂产品的信息平台,栏目汇集了300家知名试剂厂商,30万试剂产品信息,以及栏目人性化的搜索功能,使用户在查找试剂标物过程中体验了专业与便捷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