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8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2155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85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34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3 毫秒
991.
为了分析马立克氏病病毒(MDV)致病型与其DNA聚合酶基因的关系,本研究比较了9个不同致病型的该基因的同源性关系,这包括四种不同致病型的国际参考株即弱毒疫苗株CV1988/Ripens株、强毒株GA、超剜毒株Md5和特超强毒株648A;中国疫苗株814、中国强毒参考株Jing-1及3个中国野毒株。结果表明:MDV的DNA聚合酶基因非常保守,在比较的9个毒株间,该基因上游约369个碱基的调控序列的同源性在96.7%~100%之间,该基因编码的1220个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9.2%~100%之间。尽管不同毒株在一些位点上出现了氨基酸的变异,但这些变异与病毒的致病型或地域分布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2.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PRRSVORF7、PPVVP2及PCV的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建立了分别用于检测PRRSV、PPV和PCV的RT-PCR、PCR及复合PCR方法。应用建立的复合PCR方法对送检的127份病料进行了PCV的检测,对鉴定为PCV2阳性的67份病料再分别进行PRRSV和PPV的检测,以确定猪群中PCV2与PRRSV和,或PPV混合感染情况,结果表明,35份样品表现为PRRSV与PCV2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52.3%;18份样品表现为PCV2与PPV混合感染,占26.9%。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三重感染,共5个样品,占7.5%。由此可见,猪群中PCV2与PRRSV及PPV混合感染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993.
乳腺癌组织TGFβ1及其受体与 NF-κB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其I型受体(TGFβRI)与核转录因子(NF)κB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建立40例乳腺癌标本共120个微组织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TGFβ1、TGFβRI与 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TGFβRI和NF-κB在乳腺癌中均有表达,三者过表达率分别为80%、65%和80%;TGFβ1的表达强度与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受累呈正相关(P<0.05,P<0.01和P<0.01),NFκB的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TGFβRI的表达与分级、TNM分期、腋淋巴结受累均无明显相关性;TGFβ1和NF-κB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TGFβ1和NF-κB的过表达与乳腺癌恶性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NF-κB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TGFβ1的调控.  相似文献   
994.
酵母样真菌感染的菌型分布及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酵母样真菌在临床标本中的菌型分布情况;了解临床常见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提供依据.方法: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和鉴定;对分离的菌株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TBFUNGUS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酵母样真菌256株,其构成比:白色念珠菌161株(62.88%)、热带念珠菌58株(22.8%)、高里念珠菌12株(4.69%)、酵母菌10株(3.91%),未定型7株(2.73%);91株酵母样真菌药敏结果:5-FC敏感率95.6%、AmB 100%、NYS 93.4%、MIZ 80.2%、ECO 81.3%、KET 84.6%.11株MIZ耐药株,2株同时耐ECO与KET,9株为ECO中介、8株为KET中介,15株耐药株有10株为热带念珠菌.结论:引起深部真菌感染的酵母样真菌种类日渐增多,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大部分酵母样真菌对抗真菌药敏感,咪唑类药物有交叉耐药,多数热带念珠菌有耐药性.因此,酵母样真菌的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对临床深部真菌感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是否通过肺Ⅱ型上皮细胞(A549)酪氨酸蛋白激酶(TPK)信号转导途径触发微丝肌动蛋白(Filamentous actin,F-actin)细胞骨架重排,进而导致S.pn对A549细胞的侵袭.方法:采用F-actin特异性FITC-phalloidin荧光染料,观察S.pn作用A549细胞前后的F-actin细胞骨架重排情况,依照重排百分率得分标准以(%)表示;用F-actin细胞骨架重排抑制剂细胞松驰素D预处理A549细胞,观察S.pn对A549细胞的侵袭率;使用TPK信号转导抑制剂Genistein预处理A549细胞,观察其与F-actin细胞骨架重排百分率间是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果:S.pn作用A549细胞后,经FITC-phalloidin荧光染色,F-actin细胞骨架呈块状、丝状聚集;F-actin细胞骨架重排抑制剂细胞松驰素D可明显降低S.pn对A549细胞的侵袭率,在其浓度为0.25μg/ml时,未得到可测的细菌数;TP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可部分抑制A549细胞F-actin细胞骨架重排,并与F-actin细胞骨架重排百分率间存在量效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TpK=-0.91(P<0.05).结论:上述结果提示S.pn可通过TPK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触发A549细胞F-actin细胞骨架重排,进而导致S.pn侵袭A549细胞.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临床主要L型致病菌的分布以及对目前常用性变化趋势.方法对2000年7月~2003年7月临床分离的753株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它们共同对阿米卡星霉素敏感,敏感率达77%以上,共同对罗红霉素、氨苄西林、克林霉素、阿奇霉素耐药,耐药率均在45%以上.结论与我院5年前及10年前L型细菌耐药性对比,抗生素耐药性已发生变迁.掌握L型细菌耐药性的动态,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用自制解脲与人型支原体培养基对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培养基比较.方法培养基以布氏肉汤为基础,并增加小牛血清含量;将传统培养基中的抑菌剂青霉素改为万古霉素、氟康唑与多粘菌素B;将解脲培养基中的酚红指示剂改为氯酚红.结果用自制培养基对1 071例泌尿生殖道标本支原体检测,阳性346例,阳性率为32.3%,解脲、人型支原体与其混和感染,分别占阳性总数的63.3%、7.2%和29.5%.221例标本用传统与自制解脲培养基同时检测,传统培养基有尿素分解69例,其中32例有细菌生长,阳性检出率为16.7%.自制培养基有尿素分解82例,仅5例有细菌生长,阳性检出率为37.1%.结论自制培养基营养丰富、配制简单、选择性强和变色灵敏,与传统培养基比较,检出率高,污染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8.
对基因工程菌株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 30 6生物合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的代谢调节机制进行了研究。在基础发酵条件下 ,L 山梨糖、D 果糖、可溶性纤维素、CMC、麦芽糖、乳糖和棉子糖等单糖及多糖对t PA生物合成都有诱导作用 ,其中L 山梨糖的诱导效果最好 ,加量以 1 .0 %为宜。葡萄糖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t PA的生物合成产生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纤维二糖在低浓度时可以促进t PA的生物合成而在高浓度时对t PA生物合成起反馈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Ⅰ型胶原蛋白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猪皮中分离纯化I型胶原蛋白,并对其部分性质进行研究。采用粗提法,高效液相色谱半制备法进行分离纯化,用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纯度,同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鉴定,并对所提取的胶原进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及皮肤致敏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显示所得样品为一单峰,理化性质测定结果符合I型胶原蛋白特征;通过整体水平的安全性评价,表明该方法提取的I型胶原蛋白具有较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用高效液相色谱可制得高纯度且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的I型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1000.
μ型阿片受体在阿片类药物镇痛与成瘾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人脑组织总RNA通过一次反转录和两次PCR法扩增获得 μ型阿片受体的cDNA ,将其克隆至pcDNA3 1 (+)中 ,转染CHO细胞后 ,筛选单克隆细胞株并制备膜受体 ,检测重组细胞株表达的 μ型阿片受体与特异性配体的结合能力 .通过饱和性结合和竞争性结合试验证实 ,重组细胞株表达的 μ型阿片受体与天然的 μ型阿片受体具有基本一致的生物学特性 ,为进一步研究阿片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