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中间纤维蛋白巢蛋白(nestin)在各种胚胎前体细胞及成熟组织中均有表达.近年一些研究显示,巢蛋白的表达上调和一些恶性肿瘤的病理特征有相关性.但是,巢蛋白在干细胞分化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还不为人知.在本研究中,我们运用短发卡状的RNA为工具,以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系C6为模型,对巢蛋白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划痕实验和迁移实验的结果均显示,巢蛋白基因沉默可以促进C6细胞的迁移.同时,BrdU渗入实验显示,此过程伴随着细胞增殖的增加.进一步研究显示,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5的活性在此过程中有显著的增加.此外,巢蛋白基因沉默所引起的迁移改变可以被cdk5特异性抑制剂roscovitine所回复, 而对细胞增殖则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巢蛋白基因沉默与神经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相关,而cdk5是此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12.
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的广泛运用,活检的组织病例越来越多,对于病理科技术制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通过不断总结,分析和制定出专门针对支气管活检组织微小、组织重要、制片要求高的特点,制片过程中进行精细化操作,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3.
目的:研究一例具有超经典型临床特征的FOP患者,并对其ACVR1/ALK2基因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患者的大踇趾畸形和进行性异位骨化等表现进行临床诊断,确诊为FOP。经患者及家属同意,采集患者、父母外周血,提取DNA,通过PCR扩增并直接测序测定ACVR1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以此来确定突变位点。结果:患者具有超经典型FOP的临床表现:先天性大踇趾畸形,先天性双手拇指、食指远端关节僵直和进行性异位骨化,父母无FOP的相关临床表现。基因测序分析示该患者在ACVR1第七外显子发现存在c.1067G>A(p.G356D)杂合错义突变,而其父母无此杂合突变。结论:该患者在ACVR1的c.1067G>A(p.G356D)发生杂合错义突变,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中国FO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4.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a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中的一员,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概述了aFGF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和信号传导通路,阐述了aFGF生理功能与生物学效应以及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5.
Methyl-CpG binding proteins in the nervous system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an G  Hutnick L 《Cell research》2005,15(4):255-261
  相似文献   
116.
新疆罗布麻生态类型及其纤维品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塔里木河及叶尔羌河流域是我国能够提供商品精干罗布麻的主要地区。由于野生罗布麻生长高矮不一,形态各异,与其纤维品质的相关性较大。通过40个株号的罗布麻植株形态和纤维长度等的的测定,分析各类型罗布麻的纤维长度和罗布麻植株各部分纤维长度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罗布红麻高杆类型主茎纤维最长,罗布麻放牧类型纤维最短。罗布麻植株各部分纤维长度是主茎上的大于分枝,主茎中部的最长,基部和梢部最短。为野生罗布麻资源开发利用提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7.
乙型肝炎病毒蛋白对纤维介素基因的激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介素基因(fgl2)在人和小鼠的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编码蛋白对人纤维介素基因(hfgl2)的激活作用, 构建了HBV编码蛋白C、 S和X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HBc、pcDNA-HBs和pcDNA-HBx, 分别与hfgl2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及β半乳糖苷酶基因质粒(βGal )共转染到CHO细胞和HepG2 细胞,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记方法(Western blotting)鉴定病毒蛋白的表达.通过检测报告基因荧光素酶(LUC)及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活性, 反映病毒蛋白对hfgl2启动子的转录激活作用.结果显示, 转染了真核表达质粒的细胞均能瞬时表达相应的肝炎病毒蛋白, 在CHO细胞, 转染pcDNA-HB组和pcDNA-HBx组相对荧光素酶的活性是对照组的5.4和6倍, 在hepG2细胞, 转染pcDNA-HBc组和pcDNA-HBx组相对荧光素酶的活性是对照组的8.7和11倍.研究表明, CHO和HepG2细胞中表达的HBV C蛋白和X蛋白均具有激活hfgl2的功能, 而S蛋白则不能激活.进一步揭示了HBV病毒蛋白与宿主基因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8.
In the genus Oryza, interspecific hybrids are useful bridges for transferring the desired genes from wild species to cultivated rice (Oryza sativa L.). In the present study, hybrids between O. sativa (AA genome) and three Chinese wild rices, namely O. rufipogon (AA genome), O. officinalis (CC genome), and O. meyeriana (GG genome), were produced. Agricultural traits of the F1 hybrids surveyed were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ir parents and appreciably resembled wild rice parents. Except for the O. sativa × O. rufipogon hybrid, the other F1 hybrids were completely sterile.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GISH) was used for hybrid verification. Wild rice genomic DNAs were used as probes and cultivated rice DNA was used as a block. With the exception of O. rufipogon chromosomes, this method distinguished the other two wild rice and cultivated rice chromosomes at the stage of mitotic metaphase with different blocking ratio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more distant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O. meyeriana and O. sativa and that O. rufipogon and O. sativa share a high degree of sequence homology. The average mitotic chromosome length of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was 1.25- and 1.51-fold that of O. sativa, respectively. 4',6'-Diamidino- 2-phenylindole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chromosomes of O. officinalis and O. meyeriana harbored more heterochromatin, suggesting that the C and G genomes were amplified with repetitive sequences compared with the A genome. Although chromocenters formed by chromatin compaction were detected with wild rice-specific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the C and G genomes in discrete domains of the F1 hybrid interphase nuclei, the size and number of O. meyeriana chromocenters were bigger and greater than those of O. officinalis. The present results provide an important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omic relationships and a tool for the transfer of useful genes from three native wild rice species in China to cultivars.  相似文献   
119.
吴缅 《生命科学》2010,(11):1154-1160
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活动中一种预定的、并受到严格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它是细胞内一系列促凋亡因子和抗凋亡因子相互作用后获得平衡的结果。细胞凋亡的调控可以发生在表观遗传、转录、翻译、修饰、转运等不同水平,也可以发生在细胞不同的区域,如细胞核、胞质、线粒体、质膜等处。作者近年来发现的新的促/抗凋亡因子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诠释细胞凋亡网络的调控。例如,Caspase新的激活机制;凋亡蛋白磷酸化和泛素化修饰以及蛋白通过对中间纤维的影响来诱导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等等。另外,对凋亡信号如何从胞核流向胞质进而促发线粒体引起的凋亡途径也进行了描述。这些新的凋亡调控机理进一步证明了,细胞凋亡可以发生在细胞生长发育不同的时相和空间,并存在着一个极其复杂的信号传递网络,这一调控网络一旦失去平衡,细胞会引发肿瘤。  相似文献   
120.
介绍一种改良的Masson氏三色染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sson三色染色法目前仍是胶原纤维染色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病理检查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而且,随着目前。肾穿刺标本的不断增多,Masson三色染色法对判断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也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Masson三色染色法操作程序多,染色效果不太稳定。我们在长期工作中摸索出一种改良Masson三色染色法,经实践证明染色时间较短,染色结果稳定且不易褪色,可长时间保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