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92篇
  免费   2356篇
  国内免费   625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603篇
  2022年   574篇
  2021年   1428篇
  2020年   1370篇
  2019年   1961篇
  2018年   1273篇
  2017年   845篇
  2016年   763篇
  2015年   943篇
  2014年   1475篇
  2013年   1761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903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539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31.
摘要 目的:比较适形切除保肛术(CSPO)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把患者分为ISR组31例与CSPO组32例,ISR组予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CSPO组予适形切除保肛术治疗,记录与随访患者的近期与远期预后。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保肛,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对比无差异(P>0.05),CSPO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ISR组(P<0.05)。CSPO组的术后7 d的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3 %,明显低于ISR组的29.0 %(P<0.05)。CSPO组术后1 d、3 d、7 d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都明显少于ISR组(P<0.05)。ISR组术后3个月的满意度为80.6 %,明显低于CSPO组100.0 %(P<0.05)。结论:相对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适形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能有效抑制血清PCT与hs-CRP的表达,具有很好的保肛效果,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持续提高患者的随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2.
摘要 目的:观察玉肤解毒膏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卡培他滨化疗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合理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21年月-2022年5月湖南省肿瘤医院门诊或住院部确诊为结直肠癌行含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所致手足综合征患者60例。所有患者采用抛掷硬币法分为玉肤解毒膏组和尿素软膏组,各30例。玉肤解毒膏组采用玉肤解毒膏治疗;尿素软膏组采用尿素软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1 d。观察2组手足综合征分级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足皮肤反应生活质量量(HF-QoL)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玉肤解毒膏组在降低手足综合征分级及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上均优于尿素软膏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HF-QoL评分及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玉肤解毒膏组均低于尿素软膏组(P<0.05)。结论:玉肤解毒膏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卡培他滨化疗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分级,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3.
摘要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联合顺铂对胃癌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分析潜在机制。方法:选择60只健康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胃癌模型组、顺铂组及三七总皂苷组,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皮下接种胃癌BGC823细胞悬液法建立胃癌模型。建模成功后,给予对照组和胃癌模型组大鼠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和灌胃,给予顺铂组大鼠腹腔注射25 mg/kg顺铂注射液并灌胃生理盐水,给予三七总皂苷组大鼠腹腔注射25 mg/kg顺铂注射液并灌胃30 mg/kg三七总皂苷。分别于建模成功时、药物处理28 d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尿液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处死大鼠后取肾脏,分别测定肾脏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水平,制备肾脏组织石蜡切片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肾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组织中LC3、HIF-1α和Beclin1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顺铂组和三七总皂苷组大鼠血清SCr、BUN和尿液NAG、KI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三七总皂苷组大鼠血清SCr、BUN和尿液NAG、KIM-1水平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三七总皂苷组大鼠肾脏组织SOD、GSH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但显著高于顺铂组,MDA显著高于模型组但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CAT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顺铂组(P>0.05)。顺铂组大鼠肾小管明显扩张、管腔狭窄,基底层上皮细胞水肿、坏死并形成空泡,肾小管。三七总皂苷组大鼠肾脏病理学改变程度显著轻于顺铂组。顺铂组和三七总皂苷组大鼠肾脏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三七总皂苷组大鼠肾脏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顺铂组(P<0.05)。顺铂组大鼠肾脏组织中LC3、HIF-1α和Beclin1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但显著低于三七总皂苷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能通过减轻过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水平、增强线粒体自噬水平减少肾组织细胞凋亡,减轻顺铂引起的胃癌大鼠肾损伤。  相似文献   
13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异常蛋白(TAP)、三叶因子3(TFF3)与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5例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根据疗效分为敏感组(47例)和耐药组(68例)。化疗前检测血清TAP、TFF3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AP、TFF3预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疗效的价值。治疗后随访,Wilcoxon检验不同血清TAP、TFF3表达下晚期胃癌患者中位OS时间差异。结果:耐药组血清TAP、TFF3水平高于敏感组(P<0.05)。TAP、TFF3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含奥沙利铂化疗耐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7、0.690,联合TAP和TFF3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含奥沙利铂化疗耐药的曲线下面积为0.801,高于单独TAP、TFF3单独检测。随访期间失访2例,死亡54例,高水平TAP、高水平TFF3晚期胃癌患者中位OS时间短于低水平TAP、低水平TFF3晚期胃癌患者(P<0.05)。结论:对含奥沙利铂化疗耐药的晚期胃癌患者血清TAP、TFF3水平显著增高,高水平TAP、TFF3晚期胃癌患者中位OS时间较短,联合检测血清TAP和TFF3可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反应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宫颈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术后复发的预测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者50例,两组均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的CA125、CA153、CA199、CEA水平,观察组患者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12月。对比两组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复发情况,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复发的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结果,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宫颈癌患者不同FIGO分期、间质浸润深度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间血清CA125、CA153、CA199、CEA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3~6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截止2022年12月末次随访,82例患者术后复发18例(21.9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FIGO分期在ⅡA期、间质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CA125≥307.41 U/mL、CA153≥185.89 U/mL、CA199≥153.23 U/mL、CEA≥30.15 ng/mL是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CA125+CA153+CA199+CEA预测宫颈癌术后复发的AUC明显较CA125、CA153、CA199、CEA单独指标预测价值高(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CEA高表达,其与间质浸润深度、FIGO 分期、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有关,四者联合可作为宫颈癌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胃泌素17(G-17)、中期因子(MK)、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与胃癌根治术(RG)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56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根据RG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另选取同期我院52名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胃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G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对RG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升高(P<0.05)。随访2年,失访2例,154例RG患者术后复发率为28.57%(44/1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A、G-17、MK、ProGRP升高、TNM分期Ⅲ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淋巴结转移为RG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联合预测RG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CEA、G-17、MK、ProGRP单独预测。结论:血清CEA、G-17、MK、ProGRP水平升高与RG患者术后复发密切相关,可能成为RG患者术后复发的辅助预测指标,且血清CEA、G-17、MK、ProGRP联合预测RG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7.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微小核糖核酸(miRNA)-200b-5p、miR-424-5p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6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3例宫颈癌患者,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miR-200b-5p、miR-424-5p、PI3K信使RNA(mRNA)、AKT mRNA、mTOR mRNA表达。分析miR-200b-5p、miR-424-5p表达与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M法绘制不同miR-200b-5p、miR-424-5p表达宫颈癌患者生存曲线。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宫颈癌组织中miR-200b-5p、miR-424-5p表达降低,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表达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中miR-200b-5p、miR-424-5p表达与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PI3K mRNA、AKT mRNA、mTOR mRNA表达呈两两相关(P<0.05)。miR-200b-5p、miR-424-5p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访3年,123例宫颈癌患者累积生存率为62.60%(77/123)。K-M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200b-5p、miR-424-5p高表达组累积生存率分别高于miR-200b-5p、miR-424-5p低表达组(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miR-200b-5p、miR-424-5p低表达,与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38.
摘要 目的:探究照射体积和时间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方案将纳入2019年1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放疗或同步放化疗食管癌患者84例,其中单独放疗患者24例,同步放化疗患者60例,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放疗期间每周复查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血红蛋白(HB)及血小板(PLT)计数等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照射时间、剂量及体积与外周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放疗患者,包括同步放化疗及单纯放疗亚组,在治疗1-6周,照射时间与外周血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但在放疗第5-6周,患者放疗剂量与WBC、N、L、HB呈负相关(P<0.05),同步放化疗亚组患者照射剂量与WBC、N、L、HB呈负相关(P<0.05)。在治疗1-4周,不同照射剂量下各梯度照射剂量对应照射体积与外周血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但在第5-6周时,患者不同梯度照射剂量下各照射体积与WBC、N呈负相关(P<0.05),同时在20Gy-60Gy照射剂量,尤其20Gy和30Gy照射剂量下照射体积与L呈负相关(P<0.05)。同步放化疗亚组患者不同照射剂量下各照射体积与WBC、N呈负相关(P<0.05),同时在20Gy-60Gy照射剂量下照射体积与L呈负相关(P<0.05),而且在60Gy照射剂量下照射体积与HB呈负相关(P<0.05)。结论:放疗患者特别是同步放化疗亚组患者照射体积、照射剂量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成负相关,基线淋巴细胞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成正相关,而照射时间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9.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肺癌患者应激反应和辅助性T细胞1(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2020年6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6,常规麻醉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和研究组(n=56,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对比两组苏醒质量、肺功能指标、应激反应指标、Th1/Th2型细胞因子和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毕动态肺顺应性(Cdyn)高于对照组,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毕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毕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毕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艾司洛尔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肺癌根治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减轻术中应激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并保护肺功能,还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0.
摘要 目的:研究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信迪利单抗与阿帕替尼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并在治疗前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水平;随后通过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预后生存期,并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达到中位OS、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ORR、DCR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50、CA199、CEA、SCC水平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位OS、PFS较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CA50、CA199、CEA、SCC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药物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开展二线治疗,不仅能降低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浓度,还能延长患者的预后生存期,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