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01.
人肝癌中的抑癌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合性丢失分析资料显示,在肝癌的发生发生和演讲过程中涉及多种抑癌基因失活。国内外研究表明,肝癌中存在抑癌基因TP53突变失活,TP53基因突变表现特异性的和病因相关性。作者通过检查15个高度多态的微卫星标记,进行染色体缺失精神定位,将 染色体13q缺失的最小叠区域限定于13q14,强烈提示RB1基因为染色体缺失的靶基因;进一步应用PCR-SSCP分析和DNA测序发现2例发生染色体13q臂内缺失的肝  相似文献   
102.
陈琳  徐秀英 《生物技术》1998,8(2):16-18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特异性高,但半衰期短。本组构建了增强纤维蛋白亲合力和延长半衰期的t—PA突变体表达细胞株。测定工程细胞株基因拷贝数是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的一个方面。我们采用狭缝杂交法和SouthernBlot法对该细胞株t—PA基因进行了拷贝数测定,结果为30—60个拷贝。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构建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并对其表型进行初步分析。方法:细菌人工染色体(BAC)载体系统构建打靶载体创建PTEN转基因小鼠模型;利用对鼠尾DNA进行PCR检测的方法对出生的F0代小鼠进行基因型鉴定,将阳性F_0代小鼠与野生型小鼠交配繁殖筛选稳定遗传的转基因系。分离并培养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MEF),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比较转基因阳性小鼠与同窝野生型小鼠MEF细胞中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并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对比PTEN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小鼠MEF细胞的增殖能力;取成年小鼠主要组织器官提取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转基因小鼠主要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情况;从小鼠出生后第三周开始统计、分析并制作小鼠的体重生长曲线;此外,还对比了PTEN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肺、肝、脾脏的细胞大小与腹腔内的脂肪含量。结论:PTEN转基因小鼠能够存活并稳定遗传;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不论在胚胎期还是成年期,PTEN转基因小鼠体内的PTEN蛋白水平均高于同窝的野生型小鼠,转基因小鼠的PTEN表达水平接近野生型水平的3倍;对PTEN转基因小鼠的整体表型进行初步分析,发现Pten基因在体内过表达后,小鼠的体型显著变小,而细胞大小不变;腹腔内的脂肪含量显著减少。结论:成功构建了PTEN转基因小鼠模型,并获得了生理条件下PTEN过表达的原代细胞系,为研究抑癌基因PTEN的体内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4.
miR-34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mi R-34在肿瘤耐药中的作用研究不多。该研究将合成的mi R-34c成熟序列转染乳腺癌阿霉素(doxorubicin,DOX)耐药细胞MCF-7/DOX,探讨mi R-34c体外逆转MCF-7/DOX细胞耐药性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mi R-34c在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DOX中的表达,MTS法检测miR-34c对MCF-7/DOX细胞阿霉素耐药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34c对MCF-7/DOX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DR、MRP以及细胞周期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E2F3的表达。结果显示,mi R-34c在乳腺癌MCF-7/DOX耐药细胞中低表达,转染mi R-34c可明显增加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流式分析发现,miR-34c可以促进耐药细胞G2期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与对照组相比较,miR-34c转染组细胞MDR、MRP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而Bcl-2、E2F3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研究表明,miR-34c直接靶向抑制Bcl-2和E2F3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G2期阻滞和凋亡,进而增强MCF-7/DOX耐药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5.
位于人类21号染色体唐氏综合征关键区(DSCR)的TTC3基因所表达的蛋白TTC3具有泛素连接酶的活性,其表达异常可能会影响其他蛋白的泛素化水平和降解速率,并可能与唐氏综合征表型发生相关。在前期研究中发现TTC3蛋白在细胞中过表达易形成聚集体。为了在细胞内观察TTC3蛋白的聚集过程,以及该过程对细胞的毒性影响,采用T-REx系统进行TTC3基因稳定转染细胞株的筛选,得到了能够通过四环素诱导蛋白稳定表达的细胞株,解决了瞬时转染的外源质粒进入真核细胞进行相关实验时,质粒丢失和TTC3快速过高表达聚集沉淀的研究难点,对后续研究TTC3蛋白的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四乙氧基硅烷(TEOS)原位水解法将SiO2掺杂于海藻酸(ALG)凝胶中,通过双交联制备出新型ALG—SiO2杂化凝胶以固定化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脂肪酶。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优条件:质量分数为2.0%的ALG、0.2mol/LCaCl2、V(ALG)/V(TEOS)为5、加酶量为1gALG加100mg酶粉、固定化60min、采用直径为0.8mm的针头滴定、真空冷冻干燥。在此条件下,酶蛋白的包埋率可达100%,酶活回收率可达91%。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8.0,最适作用温度为50℃,重复使用8次后,酶活性仍能保持80%以上。ALG—Si02杂化凝胶的场扫描电镜(FESEM)观察发现凝胶的整体构造仍然是海藻酸凝胶骨架;与ALG凝胶平滑的内部相比较,杂化凝胶仍具有完整的网络结构,但内部更为粗糙,结构更为致密。  相似文献   
107.
PAGE技术对韭菜ISSR-PCR产物指纹检测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GE技术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载体的一种区带电泳检测技术,包括控制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聚合速度、均匀度、着色度、干净度和凝胶漂移等技术环节。在分析各技术环节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各技术环节对韭菜ISSR扩增产物电泳指纹检测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鼻咽癌相关新基因NPCEDRG的功能,探讨其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利用Tet-on调控系统,建立受强力霉素(deoxycycline,Dox)诱导NPCEDRG基因表达的CNE2细胞系.运用RT-PCR选择背景表达低、诱导活性高的细胞克隆,以不同浓度Dox诱导CNE2/Tet/TRE-NPCEDRG细胞,确定Dox的最佳诱导浓度.借助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对Dox诱导NPCEDRG高表达后CNE2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NPCEDRG高表达后CNE2细胞增殖速度显著减慢(P<0.05),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1),瘤细胞群体中处于G0/G1期细胞数增加,S期细胞数减少,细胞阻滞于G0/G1期.Tet调控NPCEDRG基因表达CNE2细胞系成功建立,恢复NPCEDRG表达能部分逆转CNE2的恶性表型,证明NPCEDRG是一个鼻咽癌相关的抑瘤基因.  相似文献   
109.
眼镜蛇毒对大鼠丘脑网状核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丽发  徐臣利  熊克仁 《蛇志》2010,22(1):9-11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对大鼠丘脑网状核c-f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比较c-fos阳性神经元在眼镜蛇毒组、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大鼠丘脑网状核的表达。结果眼镜蛇毒组大鼠丘脑网状核c-fos阳性神经元比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眼镜蛇毒对大鼠丘脑网状核c-fos表达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苏秀芳  林强  梁振益 《广西植物》2007,27(5):805-807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大戟科蝴蝶果茎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离出36个峰,鉴定出35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8.34%,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乙酯(13.19%)、正十六烷酸(11.11%)、十八碳烯酸乙酯(6.18%)、正十八烷(4.98%)、(Z,Z)-9,12-十八碳二烯酸(4.90%)及十八碳二烯酸乙酯(4.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