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6篇
  免费   1241篇
  国内免费   6263篇
  2024年   171篇
  2023年   532篇
  2022年   590篇
  2021年   573篇
  2020年   622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469篇
  2017年   552篇
  2016年   554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1115篇
  2013年   935篇
  2012年   1182篇
  2011年   1181篇
  2010年   1074篇
  2009年   1079篇
  2008年   1397篇
  2007年   983篇
  2006年   953篇
  2005年   968篇
  2004年   856篇
  2003年   856篇
  2002年   857篇
  2001年   700篇
  2000年   578篇
  1999年   508篇
  1998年   371篇
  1997年   378篇
  1996年   323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实验在49只局部麻醉、肌肉麻痹、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的家兔上进行。观察到一侧孤束核(NTS)区微量注射氟安定,使对侧膈神经放电平均幅度减低,呼吸频率加快。事先在NTS区微量注射GABA 受体拮抗剂印防己毒素,可阻断氟安定的减低膈神经放电平均幅度的作用。在脑桥头端横断脑干出现长吸式呼吸的免上,一侧NTS区微量注射氟安定,也使对侧膈神经放电平均幅度减低,但呼吸频率减慢。在脑桥结合臂旁内侧核(NPBM)区微量注射氟安定,使呼吸频率明显减慢,吸气和呼气时程延长,这效应可被毒扁豆碱阻断。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氟安定,使膈神经放电平均幅度减低,血压下降,这效应可被印防己毒素阻断。结果提示,NPBM 的存在与呼吸频率加快有关;而氟安定作用于NPBM区,却减慢呼吸频率,其机制可能是抗胆碱能作用。氟安定直接作用于NTS 区或脊髓使膈神经放电平均幅度减低、血压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GABA 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82.
国人坐骨大切迹的测量与性别判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614件(男358件女256件)国人坐骨大切迹进行了八项测算。对坐骨大切迹在性别鉴定上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3.
我们用双抗体免疫沉淀法,从牛垂体多聚核糖体中分离出牛生长激素特异多聚核糖体,由此多聚核糖体纯化的牛生长激素Poly(A)~+RNA,可以在麦胚体外翻译系统中和兔网织红细胞体外翻译系统中促进~(14)C-亮氨酸的参入。合成的含~(14)-亮氨酸的翻译产物中有91%可以被牛生长激素抗体沉淀。用SDS-11%PAGE对翻译产物进行鉴定表明,翻译产物在25KD处呈一条放射自显影带,与报导的牛生长激素前体分子量相吻合。  相似文献   
84.
经分子氮预处理的蓝藻乙炔还原活性下降。分子氮对乙炔还原的抑制作用可因CO_2的加入而削弱,氮浓度增高时,CO_2的此种有益作用即消失。在5% CO_2条件下:(1)光照强度大时,经分子氮预处理的蓝藻乙炔还原活性比未经处理的(氮气中)高些,弱光下则削弱,暗中削弱更大;(2)它受到光合抑制剂的抑制较大;(3)对CO_2和O_2的敏感度比未经氮预处理者小;(4)分子氢对其支持与来经氮预处理的相差甚微,但对其受O_2损伤时的保护作用则大些;(5)MSX对分子氮预处理的蓝藻乙炔还原也有明显的抑制,且比单加CO_2的大。  相似文献   
85.
86.
87.
人14p+标记染色体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在玉  符生苗 《遗传学报》1989,16(4):331-334
一例23岁女性患者因近五、六年来出现胡须、四肢多毛及偶有月经不规则而就诊。细胞遗传学检查发现一个短臂明显增大的亚中着丝粒的14号标记染色体14p ·p 区域GTG显带呈浅染,C-带暗染,都呈均匀的染色区。硝酸银染色在p 远侧端显现一个Ag-NOR,其大小与正常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无明显差异。应用~3H标记的7.3 kb长的rRNA基因探针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自显影银颗粒沿整个p 区域分布,p 上的银颗粒数是正常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上银颗粒平均数的5倍。这些结果排除了Y或其他染色体参加的重排形成p 的可能性,并表明Ag-NOR的大小或NOR的数目并不一定与rRNA基因的数量成正比。研究Dp 或Gp 类型的染色体变异,对了解人二倍体细胞内rRNA基因表达的调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转铁蛋白受体抗体的制备,鉴定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9.
大豆抗豆杆黑潜蝇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涛  盖钧镒 《遗传学报》1989,16(6):436-441
  相似文献   
90.
吕宝忠  Masa.  N. 《遗传学报》1989,16(2):140-150
为阐明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在抗体多样性产生机理上的异同,作者比较了Ig重链可变段(Ig V_H)和TCR可变段(TCR V)的密码子替代率和协同进化,并分析异同的原因。共搜集8种鼠和3种人的TCR α链可变段(V_α),11种鼠和1种人的TCRβ链可变段(V_β),以及2种鼠和4种人的T细胞γ链可变段;同时搜集11种鼠、3种人、3种南美鳄鱼和1种鲨鱼的Ig V_(H_(o))研究结果揭示:(1)对编码蛋白质的密码子来说,TCR V(包括V_α和V_β)的核苷酸替代率为Ig V_H的2.4倍,说明前者有更高的替代率。(2)以协同进化而言,TCR V和Ig V_H的基因重复率分别为1.7×10~(-6)和1.6×10~(-6)/基因年。两者几乎相同,均系低速保持者。TCR V的数目(V_α为100,V_β为30)远少于Ig V_H(数目为300),原因是前者受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制约,即受到负选择,这与中性学说观点相一致。文章还讨论了体细胞突变和DNA重排对两类抗体多样性产生上的作用,并探讨了IgV_H和TCR V的假基因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