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信息时代生态学本科专业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芬  段舜山 《生态科学》2004,23(2):189-191
结合现代生态学本科专业的特点和学科发展需求,对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设置、实验课教学方法与效果以及课程考核办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科学地设置实验内容,优化利用学校多媒体网络技术,积极有效地安排实验课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课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实验技能,为新世纪生态科学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2.
63.
吴旺宝  荚荣 《微生物学通报》2018,45(8):1817-1823
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生物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开展微生物学方面的素质教育非常必要。因此,我们面向非生物专业本科生开设了"走进微生物世界"素质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本课程重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基础理论、生产应用和实践教学等教学内容依次展开,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了差别化的教学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基于云课堂的即时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回馈及时,方便师生交流。经过3年的建设,本课程已形成教学方法有特色、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学科发展潮流的素质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64.
"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应用性非常强,其工艺流程包括上游的菌种和培养基,中游发酵动力学和过程控制,以及下游的发酵产物分离制备与精制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的每个阶段都是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授课过程中,如果教师只介绍教材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不结合具体生产实践,学生不仅难以掌握知识点,而且对利用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没有深刻的认识,更不知道如何去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生产。由于发酵工程应用的重要性,发酵工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就业情况。因此,本课程组开展了基于生产实践指导的发酵工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在发酵工程课程教学中,结合生产实践中的科研经验,总结教材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点,使教材中较为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实际科研、生产过程中曾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这种授人以渔的方法对于指导学生的科研和毕业后的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临床微生物室见习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了解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窗口,提高其见习教学质量,使其认识到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作用。除了系统介绍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工作内容及流程外,我们更注重临床医生与微生物检验的密切联系,强调临床医生对微生物检验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案例教学法联合问题导向教学法,将临床感染病例与微生物检验紧密结合。举例讲解临床医生该如何正确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结果,从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最后提醒临床医学生注意生物安全及医院感染的发生。通过我们的见习教学,临床医学生表示获益颇丰,意识到微生物检验对感染性疾病诊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李宏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3):671-678
基于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分析高职院校针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食品微生物检验能力培养的教学及教学内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业的实际要求和职业标准,阐述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和教学内容应涵盖哪些具体内容,重在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教学内容的构建,目的是促进学生食品微生物检验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此教学内容的全面改革能够达到上述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67.
公共选修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与"土壤生物学"是与微生物学密切相关的两门公共选修课,全校不同年级的本科生都可选修。经过五年多来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课堂教学和考核方法。首先设置了学生试听课,并详细介绍该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决定是否选修,保证选修学生对该课程有一定的兴趣;其次是改进教师授课方式,老师系统讲授大部分内容,讲授主要采取互动式教学,部分内容采用先放视频,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置问答题、选择题或者改错题请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和总结,然后再回顾重点视频内容,小部分的课程内容鼓励学生进行PPT演讲;第三,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和成绩考评机制,制定并优化了PPT演讲评分规则,鼓励学生阅读翻译高水平专业英文文献。五年多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8.
目的:比较以问题为基础(PBL)和以授课为基础(LBL)的教学法在内科学查房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内科78名本科实习生参与研究,将学生随机分成PBL教学组(n=39名)和LBL教学组(n=39名),经过为期一年的学习后通过综合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PBL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总分及病例分析题得分显著高于LBL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组学生在提高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锻炼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接受该教学方法的占比明显高于与LBL教学组学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BL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在教学查房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有优势。  相似文献   
69.
重症医学在我国发展较为滞后,多数重症医学科医生来自于其他专业,缺乏重症医学专业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重症医学科进修生管理和培养模式对于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救治专业人才的水平至关重要。我科室通过总结多年的进修生教学经验,以"病例分析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CBL)+多学科协作(multiple department team,MDT)"教学模式为主导,以病例幻灯竞赛为契机激发进修医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专业英语为特色;重视临床科研教学;制定规范化培训制度,实行导师负责制,开展定期考核。显著提高了重症医学科进修生的医疗及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70.
内科是临床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科教学是为培养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步骤,是医学生由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变的桥梁。传统临床教学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教学质量较低。上世纪60、70年代问题导向(PBL)的教学方法被提出,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本文将PBL教学方法应用于内科临床教学工作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向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帮助医学生建立完整的内科诊疗过程思维,进而达到临床内科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