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5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34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706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583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5篇
  1976年   10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0 毫秒
941.
在毕赤酵母发酵生产S-腺苷蛋氨酸(SAM)的诱导阶段,以不同甘油-甲醇比例的甘油-甲醇混合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结果表明以10%(w/v)甘油含量的甘油-甲醇混合培养基进行诱导培养时最有利于SAM的表达,SAM产量达6.09 g/L,比0%甘油含量条件下的SAM产量提高了20.4%。对诱导方式进行优化,先以100%甲醇诱导24 h,然后再连续流加10%(w/v)甘油含量的甘油-甲醇混合培养基,SAM产量可达7.94 g/L,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诱导方式,SAM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达到9.80 g/L。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不同血流阻断方式对荷瘤小鼠肝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Suspe-nded operation,SO)、肝门阻断组(Occlusion of the portal triad,OPT)、保留肝动脉持续阻断门静脉(Occlusion of portal vein,OPV)各8只。采用门静脉注射肿瘤的方法建立肝癌模型,建模后3天采用阻断范围为左外叶和中叶、阻断时间为60分钟的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复流后5天后,通过测量3组对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以及病理学变化来评价不同血流阻断方式对肝细胞功能影响的程度。结果:门静脉注射小鼠肝癌细胞8天后,对照组测量小鼠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为66.5±22.3 IU/L,OPT组值为276.3±80.5 IU/L,OPV组值为89.6±28.4 IU/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测量小鼠正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值为301.3±126.7 IU/L,OPT组值为1126.4±285.5 IU/L,OPV组值为438.6±150.7 IU/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病理组织学OPV组肝细胞损伤程度明显较OPT组轻。结论:保留肝动脉持续阻断门静脉可以减轻荷瘤小鼠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43.
目的:评价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脏囊性包虫病患者分为两组:143例行内囊摘除术,83例行外囊完整剥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全囊摘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内囊摘除组(P均<0.05)。结论:外囊完整剥除术是一种安全、方便、损伤小的根治性术式,有利于降低包虫复发和胆瘘等并发症,关键在选择适应征及正确认知和处理包虫外囊周围管道。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化学饱和法脂肪抑制技术在上腹部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使用的机器为美国马可尼公司生产的Elips 1.5T磁共振成像仪,常规检查上腹部病人,研究对象的条件:在自动匀场时出现单水峰的位置与Y轴不重叠,选择40例病人做两次扫描,第一次是匀场自动完成后进行扫描;第二次是在匀场时通过人为的干预,使得FID最大的水峰调整到Y轴上,提交后进行扫描,对40例的图像进行自配对,比较压脂图像质量。结果:压脂序列图像:自动匀场完成后重T2加权T2/C薄层图像均含有脂肪信号,经最大信号投影重建胰胆管图像也含有脂肪信号,整体图像对比度差;经人工干预手动调节使水峰的最高点与Y轴重叠,扫描所得图像不含脂肪信号。结论:快速动态自动匀场可以使MRI图像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在自动匀场时通过人工的干预可获得高质量的压脂图像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945.
目的:探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分期及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效果。方法:将74例81膝骨性关节炎应用自行设计的关节镜下分级方法分为4级,并分别手术进行术后疗效观察。结果:1级21膝,优良率100%;2级23膝,优良率78.26%;3级25膝,优良率56%;4级12膝,优良率33.33%。结果 Wilcoxon秩检验,T=4.84,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分级,对于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差异显著。有助于手术适应症掌握,规范程序,避免手术盲目性及不必要损伤。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联合血清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24例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36例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和30例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选择同期30例来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以上4组患者发病时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3个冠心病组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心梗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3组病患的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852,P<0.05)。结论: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健康成人含量高,提示尿微量蛋白及血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有助于对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47.
由于传统研究方法成本和速度的限制,远远满足不了对微生物群落大规模的研究,以454测序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凭借低成本、高通量、流动自动化的优势为研究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组成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本文就近年来454测序技术在研究人体肠道微生物与疾病关系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48.
汶川地震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反应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5.12汶川地震军队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损伤状况。方法:采用创伤后压力诊断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在地震爆发后65天左右,对107名执行运输遗体任务的官兵进行了测量。结果:PTSD症状轻度的占84%,中重度的占15%。其中症状在1个月内消失的占63%。从症状的分布来看,闯入性回忆占36.4%,回避29.9%,过度警觉29.9%,焦躁不安或易怒37.4%,入睡困难、睡眠易醒或早醒43.9%,难以集中注意力45.8%,对重要的活动兴趣下降32.7%。救援人员抑郁症状得分低于全国常模水平;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与全国常模差异不显著。睡眠质量差的占72%,以入睡时间长和日间功能降低为主。结论:担任遗体运输的救援官兵在救援早期普遍存在创伤后应激反症状,症状程度较轻,多数在1个月内消失,焦虑和抑郁症状水平的总体状况也比较低,但普遍存在睡眠质量差的问题,并且直接影响到日间功能。  相似文献   
949.
小鼠肝部分切除模型是在经典的大鼠模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小鼠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的完善,快速、可靠、重复性高的小鼠模型得以建立。因为成本较低,且存在大量为研究肝切除后肝再生的转基因小鼠,小鼠已经成为研究肝再生的重要动物模型。肝再生的调控相当复杂,且不是由单一因素控制的,因此需要多种类的转基因小鼠进行肝切除后肝再生研究来明确各因子在肝再生过程中的确切作用与机制。通过小鼠肝切除后肝再生的研究,目前已证实的参与调控肝再生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有:肝再生增强因子(AL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去甲肾上腺素(NE)、卵泡抑素(FS)、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  相似文献   
950.
目的:通过对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大鼠药物诱导肝癌过程中进行脾脏切除,探讨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对大鼠肝癌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雌雄SD大鼠性别内分别分为对照组、脾亢组、脾亢切脾组,脾功能亢进大鼠模型采用门静脉缩窄术联合脾静脉结扎术进行制备,各组均予以DEN(二乙基亚硝胺)腹腔注射,按体重20mg/kg给药,每周3次,12周停药,14周处死。其中,脾亢脾切除组于给药第四周进行脾切除术,手术恢复期间持续给药。观察各组实验动物的肝脏大体变化及病理改变,计算成瘤率。结果:实际成瘤率显示脾亢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雄性脾亢切脾组的成瘤率较脾亢组有所降低。雌性脾亢切脾组成瘤率同脾亢组差异不明显。结论: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状态下进行脾切除,对于雄性能减低肝癌发生的风险,对于雌性的意义不大,给临床实际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