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3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56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应用光敏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鉴定分枝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敏生物素标记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及标准分枝杆菌全染色体DNA制成探针,与已知标准牛分枝杆菌(BCG株)及不同种的非结核分枝杆菌DNA杂交,可快速将分支杆菌鉴定到种,同时以大肠埃希氏菌做阴性对照,显示良好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此种方法具有鉴定速度快、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及对人体无害等特点,适用于结核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菌种鉴定。  相似文献   
72.
凤尾菇与平菇的鉴别及其分类地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凤尾菇韧伞(Lentinus sajor-caju)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为两种广泛栽培的食用菌,在中文文献中经常与侧耳属(Pleurotus)的其它几种食用菌统称为平菇。为了种类鉴别和澄清分类上的关系,本文对两种真菌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特征比较,确认凤尾菇是韧伞属(Lentinus)的成员,不应归放在侧耳属内。凤尾菇韧伞与糙皮侧耳,或韧伞属与侧耳属的最显蓍的差异在  相似文献   
73.
RAPD分析─鉴定柑桔体细胞杂种的快速方法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1  
本文利用改进的DNA提取方法,从Volkamer柠檬(Citrus volkameriana Ten. and Pasq.)和酸橙(C. aurantium L.)及其原生质体杂种植株的叶片中抽提总DNA,进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分析。结果表明: 在随机选取的15种引物中,有10种可单独或与其它引物一道鉴定这一组合的体细胞杂种。与形态学性状观察、同工酶及ONA杂交分析等方法比较,RAPD分析是一种可在试管苗期即可直接、准确、快速鉴定柑桔体细胞杂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应用RAPD技术对大熊猫分类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林峰  陈红卫 《兽类学报》1997,17(3):161-164
采用PCR和Southern杂交等方法对大熊猫与小熊猫、马来熊、浣熊等共有的一条1.3kb的RAPD产物片段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来自于大熊猫的此共有片段可能为一重复序列,并且其内部含有多个随机引物AB1-08的结合位点。以此来自于大熊猫的1.3kb片段为探针进行杂交,发现马来熊RAPD产物中的对应片段显示了很高的同源性,而小熊猫和浣熊RAPD产物则无相应的杂交带。这暗示,从分类地位上来看,大熊猫与熊科马来熊的亲缘关系应更近于与小熊猫和浣熊的亲缘关系,应与马来熊一样划分为熊科。本研究为大熊猫分类地位的确定提供了又一分子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75.
RAPD技术在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表达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肿瘤抗生素c-1027具有极强抗肿瘤活性.其分子结构由一个酸性蛋白和脂溶性发色团构成,本文首次将RAPD技术(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技术)运用于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表达研究。采用7种引物对5种C-1027无活性阻断变株总DNA进行扩增.其中引物GA2扩增C-1027原株及阻断变株后,琼脂糖凝腔电泳结果表明,F2DNA片段存在于原株而在变株AF67中缺失,采用载体质粒pU459将该DNA片段F2克隆至变铅青链霉菌.获得含重组质粒pIF2的菌株No155。No155菌株和无括性阻断变株AF67共培养后,发酵产物恢复了抗菌活性及抗瘤作用。SDS-PAGE及紫外光谱证实产物为C-1027。这表明F2DNA片段古有编码C-1027生物合成的基因。  相似文献   
76.
玉米CMS材料线粒体DNA遗传多型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选用11×4=44个探针/酶组合,50个(10mer)随机序列引物对25种不同胞质来源的CMS玉米,5种正常胞质玉米线粒体DNA进行RFLP和RAPD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45%的探针/酶组合可检测到玉米线粒体DNA的多型性,共表现15种RFLP类型,其中S组CMS材料内有7种,正常胞质材料内有2种;80%的随机引物可检测到RAPD。(2)基于RFLP资料的聚类分析结果,可将30种胞质明确地划分为T、C、S、N4组,其结果与恢复专效性测定结果一致。其中pHJ2-7-1/BamHI的RFLP类型可成为利用RFLP技术进行胞质分组的鉴定体系。(3)“双”型胞质线粒体DNA常表现S+C胞质的RFLP图谱。  相似文献   
77.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及其遗传分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来自青藏高原3个区域5个具有代表性地方的13个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 Sacc.)样本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19个随机引物获得的RAPD谱带清晰并呈现多态,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3~10个之间。该19个引物在每个样本中扩增的RAPD片段总数平均约为65个。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受试的13个冬虫夏草样本中,来自同一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甚微,同一区域不同地方的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不同区域的样本间遗传差异最大。这说明冬虫夏草地理群体间存在着遗传分化。应用UPGMA和NJ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来自5个地方的冬虫夏草实际上可以归并为显著不同的3个组,对应于样本来源的3个区域,提示RAPD标记在冬虫夏草群体中有显著的地区特异性。我们的结果还表明,冬虫夏草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差异度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因此,RAPD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可用于研究冬虫夏草的遗传多样性、起源以及系统演化等。  相似文献   
78.
食用菌灭活原生质体电融合及属间融合产物的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因其显著的营养、保健、药用及综合利用价值受到世人青睐。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则为食用菌的育种和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食用菌的种内、种间乃至属间、目间的原生质体融合均已有过报道,但这些工作大多利用营养缺陷型标记的亲株,采用化学融合法完成。这种融合的效率较低,对亲株的标记繁琐费时,甚至会对菌株性状产生不良影响。最近,一种具有较高融合效率的物理融合法——电融合法以及非遗传性标记法分别被一些研究者所采用。本研究将原生质体电融合法与灭活标记法相结合来获得食用菌的属间融合产物,并采用包括同工酶分析和RAPD(或AP-PCR)方法在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食用菌属间杂交后代的遗传学特性进行初步探讨。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9.
80.
球衣细菌的分离鉴定和菌种保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染色废水处理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具下列主要特征的菌株: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0.75—2.0×2.0—6.0微米;鞭毛亚端生;具衣鞘,丝状体有假分支;鞘内外无沉积铁的外壳;不氧化锰化合物;液化明胶微弱;在不同有机质的培养基上,菌落由光滑型过渡到粗糙型。菌株经鉴定为浮游球衣细菌(Sphacrotil(?)s natans)。将培养好的试管菌种加到培养液或灭菌蒸馏水中,在室温下保存已一年以上,方法简便有效;用冻干保存存活时间已在三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