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核盘菌多糖(SSG)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通过深层发酵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活力和明显的抑瘤作用。研究表明,SSG是一种由β-配糖键连接的葡聚糖。在水中溶解缓慢,但粘度较高,并具有良好的流变学性质。其特性粘度几乎不随离子强度的变化而改变,在pH1.88—12.26之间,[η]值变化不显著,但当pH值为13.32时,由于分子构象的变化导致[η]值急骤下降。温度≤90℃和热处理对SSG溶液的表观粘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2.
蜀南竹海毛竹林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高强伟  代斌  罗承德  刘丽  马丹  张翠翠 《生态学报》2016,36(8):2255-2263
土壤空间异质性是土壤的重要综合属性,对土壤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植被的空间格局有重要影响。以蜀南竹海核心区毛竹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1∶100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按公里网格布点,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异质性,旨在为研究区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除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外,研究区土壤粘粒、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等5个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变异性明显,其半变异函数用指数、高斯和球状模型拟合,变程范围在1252.3—11887.1 m,块金值和基台值比值范围为0.03%—52.07%,表明各物理性质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持水特性有较大的块金值,说明存在小尺度的空间异质性;普通克里格插值及物理性质空间分布图表明,土壤物理性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斑块性,在不同土层深度的空间分布有一致性。人为干扰是影响研究区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布格局的一个主要原因。减少人为干扰,优化林分结构,维护与提高毛竹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3.
用VeroE6细胞从12例水痘及带状疱疹病人水疱液中分离到10株病毒,分离阳性率为83.3%。10株病毒均具有使感染细胞圆缩、融合、脱落等典型的VZV局灶性细胞病变(CPE)特点,CPE随着传代次数增加而加快。用带状疱疹恢复期病人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镜检,可见典型的感染细胞核内荧光块。10株病毒感染细胞制成的抗原片,检测5例带状疱疹病人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荧光抗体滴度均有4倍以上增高。VZV对Vero细胞敏感;对沙鼠肾,胎兔肾,胎豚鼠肾、肺、脾原代单层细胞不敏感;对乳小白鼠不敏感。毒种在-20℃保存一周内死亡;但在30%脱脂牛奶、20%小牛血清及10%山梨醇Eagle’s液中,液体或真空冷冻干燥-100℃可保存二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4.
现代的神经功能成像方法,比如PET、fMRI都是利用与活动相关的血液上的动力变化来间接取得脑部诱发电活动的。然而,在神经科学与生理学中,无损伤的大脑功能光子学检测技术正展现出它的优势而逐渐成为重要的神经成像方法[1],其中内源信号在大脑活动光学成像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内源信号各成分及其光学特性的研究做一概述,探讨内源信号所揭示的生理过程,并提出其在脑研究领域中还有待深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5.
生物组织光学特性的测量方法及医学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论述,分析了测量误差的来源,结果表明测量结果的客观性取决于模型假设(如散射的各向同性或异性、边界的匹配与否等)、测量技术、实验装置、定标方法和介质非均匀性等。测量方法可用于诊断生物组织的生理病理状态和测量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56.
盐生杜氏藻甘油-3-磷酸脱氢酶的分离纯化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EG分级,DEAE离子交换层析,BlueSepharose拟亲和层析,MonoQ离子交换层析等手段,分离纯化盐生杜氏藻(Dunalielasalina(Dunal)Teod.)甘油三磷酸(G3P)脱氢酶(EC1.1.1.8),得到比活为12.6U/mg的电泳纯的酶,并对此酶的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4%~20%非变性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测得全酶分子量约为270kD,SDSPAGE表明该酶只有一种分子量约为65kD的亚基,据此推测该酶应为同四聚体。酶催化磷酸二羟丙酮(DHAP)还原的最适pH值为7.5,催化G3P脱氢的最适pH值为10。该酶对4个底物还原型辅酶Ⅰ(NADH),二磷酸吡啶核苷酸(DHAP),辅酶Ⅰ(NAD),G3P的表观Km值分别为63μmol/L,272μmol/L,1.53mmol/L,6.52mmol/L。该酶在保存过程中易失活。NADH能降低酶失活的速度,而NAD则不然。低浓度NaCl对酶略有保护作用,但高浓度NaCl加快酶的失活,且浓度越高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7.
Soil-borne diseases are the major problems in mono cropping. A mixture (designated LTM-m) composed of agricultural wastes and a beneficial microorganism Streptomyces saraceticus SS31 was used as soil amendments to evaluate its efficacy for managing Rhizoctonia solani and root knot nematode (Meloidogyne incognita). In vitro antagonistic assays revealed that SS31 spore suspensions and culture broths effectively suppressed the growth of R. solani, reduced nematode egg hatching, and increased juvenile mortality. Assays using two Petri dishes revealed that LTM-m produced volatile compounds to inhibit the growth of R. solani and cause mortality to the root knot nematode eggs and juveniles. Pot and greenhouse tests showed that application of 0.08% LTM-m could achieve a great reduction of both disease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plant fresh weight. Greenhouse trials revealed that application of LTM-m could change soil properties, including soil pH value,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pplication of LTM-m bio-organic amendments could effectively manage soil-borne pathogens.  相似文献   
158.
张志政  马淼  张旭龙 《生态学报》2017,37(15):5137-5145
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了深松对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乌拉尔甘草人工种植地土壤耕作措施优化和土壤环境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未深松(常规耕作)处理相比,深松处理对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0—20 cm耕层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性影响,可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20—40 cm耕层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分别提高了60.8%、65.3%、48.9%和86.8%;明显增加了0—20 cm和20—40 cm耕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P0.05),3种类型的微生物数量均呈现出上层大于下层,深松大于未深松的变化趋势。在156 h的微生物温育期内,深松处理下不同土层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均显著高于未深松处理,并显著提高了AWCD的利用率(72 h,P0.05),较未深松分别提高了35.5%和130.8%。与未深松处理相比,深松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H、S、D)。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深松优化了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聚合物、羧酸类化合物、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是深松处理下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总而言之,深松处理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改变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深松改变了土壤耕层结构,改善了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因此,深松对乌拉尔甘草人工种植地土壤质量的改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9.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