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21.
菟丝子提取物在PC12细胞株中的神经营养因子样活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常用的PC12细胞株为实验模型,考察了菟丝子提取物诱导PC12细胞分化及对相关激酶活性的影响.发现该提取物在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同时,可明显提高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MAPK激酶的特异抑制剂PD98059,能够有效地抑制菟丝子提取物诱导PC12细胞中MAPK的磷酸化和突起的延伸,表明该提取物诱导PC12细胞分化可能与MAPK途径有关.同时还发现,该提取物能一定程度地抑制去血清引起的细胞凋亡,表明它具有一定的神经营养因子样作用.  相似文献   
122.
差异表达基因的检测与分析已成为研究具有差异的生物学表型的常规策略.对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差异基因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主要包括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序列相似性分析、片段重叠群分析和全长cDNA序列分析,以及如何构建局域网并采用本地服务器进行规模化的数据分析,从而为研究人员提供可参考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方案.  相似文献   
123.
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生长因子诱导PC12细胞分化是一个复杂的信号调节过程,其中因子和信号传导途径参与,NGF可通过不同信号途径诱导PC12细胞分化。本文在Ras/MAPK途径、PI-3K信号途径及细胞凋期等方面的研究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124.
已有研究表明, miR-145在多种肿瘤中低表达, 并与细胞增殖和转移相关。文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结合体外实验鉴定, 发现DAB2(Disabled homolog 2)为miR-145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累及的新靶点。DAB2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 在多种肿瘤标本中表达低下。然而, 研究发现, 在具高侵袭能力的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中DAB2基因却呈较高水平表达。另外, 外源表达miR-145能显著下调 DAB2表达水平, 并抑制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且这种miR-145诱导的PC3细胞功能缺陷能被DAB2过表达修复。上述结果表明, miR-145能通过靶向调控DAB2而影响高侵袭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25.
氨肽酶N(APN)属于锌金属肽酶M1(Peptidase_M1)家族的成员,不仅参与蛋白水解过程,而且也作为毒素受体参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过程。家蚕氨肽酶家族含有16个成员,其中BmAPN4结合黑胸败血芽孢杆菌产生的伴孢晶体(PC)毒素,为研究该基因家族其他成员是否与PC毒素结合,参与其致病过程。本文克隆家蚕中肠特异表达的氨肽酶家族成员BmAPN5基因,全长3 313 bp,编码953个氨基酸,含有1个锌金属肽酶M1和ERAP1_C结构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和纯化获得可溶性GST-BmAPN5重组蛋白。Far-Western blotting、免疫共沉淀和ELISA等实验结果表明BmAPN5和活化的PC毒素相互结合。通过构建BmAPN5细胞转染载体,转染Sf9细胞系,与PC毒素共孵育,导致细胞形态改变和裂解死亡;同时,乳酸脱氢酶含量测定结果 (LDH)表明BmAPN5参与PC毒素致病过程,导致细胞裂解死亡,使细胞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升高。上述结果表明BmAPN5作为一种功能性受体,PC毒素与其相互作用,参与了病原物的致病过程,为进一步揭示病原微生物黑胸败血芽孢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明确GABPα在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鱼藤酮制备PC1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在PC12细胞中过表达GABPα。利用Western Blot检测GABPα的表达,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微量法分析氧化应激标记物NO和MDA水平,抗氧化标记物GSH的水平和SOD的活性,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鱼藤酮处理后,PC12细胞的活力明显降低(46.71%±1.7%vs 99.88%±0.649%),NO和MDA的水平明显增高(0.285±0.004 vs 0.151±0.003,0.115±0.003 vs 0.044±0.002),GSH的水平及SOD的活性显著下降(11.53±0.572 vs 22.86±1.338,0.161±0.008 vs 0.315±0.026),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30.26%±2.359%vs 3.037%±0.043%)。在PC12细胞过表达GABPα并用鱼藤酮处理后,与空载体组相比,PC12细胞的活力明细增高(62.21%±2.344%vs 47.65%±3.228%),氧化...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NF-κB"圈套"(κB-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PC12细胞中NF-κB活化的抑制过程,建立κB-de-coy抑制NF-κB活化的细胞模型。方法:将培养于6孔板的PC12细胞进行分组转染,实验组:LF2000+κB-decoy(6μg/well);对照组:LF2000+错配-decoy;正常组:LF2000。转染48h后,加入LPS(200ng/ml),作用0.5~4h。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PC12细胞内NF-κB的表达及活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转染错配-decoy的对照组细胞,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NF-κB的表达和活化明显增加(P0.01),2~4h达到高峰;与对照组相比较,转染κB-decoy实验组的PC12细胞,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NF-κB的表达处于较稳定水平,在LPS刺激的各时间点中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κB-decoy可以降低生理状态下PC12细胞内NF-κB的正常表达水平,抑制病理状态下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128.
《生理通讯》2005,24(4):108-108
北京微信斯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研制、开发、生产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公司,是在北京中关村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通过ISO9000—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ISO国际质量标准覆盖和检测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服务全过程,产品通过中国计量科学院检测,数据真实、准确。PCLAB系列产品报经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制定了企业标准。PCLAB系列产品遍布全国教学、科研单位,享有较高的声誉。我公司在不断完善PCLAB一3802(教学型)、PCLAB-3804(科研型)产品的同时,又推出软、硬件全面更新升级、科技含量更高的PCLAB—UE(USB接口教学版)、PCLAB—US(USB接口科研版)系列产品。产品具有采样更快、性能更稳定、处理功能更强大、数据更准确、操作更灵活便捷等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29.
阿魏酸(ferulic acid,FA)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低毒酚酸,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则是其钠盐。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阿魏酸钠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和神经发生增强作用及抗抑郁效果。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阿魏酸钠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裂解液的无细胞滤液可能的抗抑郁效果。PC12细胞在含80μmol/L阿魏酸钠的DMEM培养基中孵育6d,无菌条件下制备阿魏酸钠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液的无细胞滤液,测定PC12细胞裂解液无细胞滤液中残留的阿魏酸钠量。以慢性不可预期的多种刺激制造大鼠抑郁模型,用行为学、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BrdU掺入等方法观察并检测阿魏酸钠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裂解液的无细胞滤液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模型行为学、海马的组织病理学、海马和大脑皮质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及神经发生的影响。实验证实,阿魏酸钠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裂解液的无细胞滤液能改善抑郁症样模型大鼠的行为学障碍,上调其海马和大脑皮质NGF和BNDF的表达,增加海马神经干细...  相似文献   
130.
目的:观察黄连素(Berberine,BBR)预处理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PC12细胞的影响,并探讨二型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SOD2)是否介导了BBR的保护作用。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培养的对照组(Control)、25μM的6-OHDA损伤组、1μM的BBR预处理24 h组(BBR+6-OHDA)、SOD2-siRNA干扰组(SOD2-siRNA+BBR+6-OHDA)和乱序siRNA处理组(SC-siRNA+BBR+6-OHDA),孵育24 h后,采用噻唑蓝法(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培养基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含量,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SOD2和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6-OHDA诱导PC12细胞24 h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SOD2表达、GSH和CAT的含量明显减少,培养基上清液LDH活力、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表达和ROS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BBR预处理可显著恢复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活力、SOD2表达、GSH和CAT水平,并降低细胞凋亡率、凋亡蛋白表达和细胞ROS水平(P<0.05),而SOD2-siRNA显著逆转了BBR预处理产生的上述保护作用(P<0.05),SC-siRNA则未对BBR预处理产生的上述作用造成明显影响(P>0.05)。结论:黄连素预处理可减轻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而SOD2分子介导了BBR预处理对暴露于6-OHDA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