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7篇
  免费   630篇
  国内免费   4701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315篇
  2021年   326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316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618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555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624篇
  2009年   696篇
  2008年   840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612篇
  2004年   589篇
  2003年   589篇
  2002年   557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521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407篇
  1997年   397篇
  1996年   352篇
  1995年   336篇
  1994年   300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292篇
  1991年   282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244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8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61.
蛇毒抗栓酶制剂质量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立兰  田霖 《蛇志》1998,10(1):28-29
从蛇毒中提取的类凝血酶(简称TLE)成分,对治疗血栓性疾病有较好的药用价值。但是,它的质量标准,十几年来一直比较混乱。虽然,近几年经过整顿有一定好转,但仍然不尽人意。且有些标准不结合实际,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我们认为对以类凝血酶成分为主的蛇毒抗栓酶的质...  相似文献   
962.
一株产丙烯腈水合酶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东省泰山地区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产生丙烯腈水合酶的微生物菌株86-163,经分类学特征鉴定可归属于诺卡氏菌属,其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产酶活性等方面与已报导的诺卡氏菌有差别,暂定名为Nocardiasp.86-163。  相似文献   
963.
蕲蛇酶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燕 《蛇志》1998,10(4):29-3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我国常见的周围动静脉慢性闭塞性疾病之一,病变常累及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血管常见。此病主要是由于管腔阻塞引起肢体缺血坏死,致残率较高。我院1993~1996年使用蕲蛇酶系统治疗15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64.
严军  罗来章 《蛇志》1998,10(4):31-32
我部自1995年6月起,用福建三明制药厂生产的蕲蛇酶制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记录完整的36例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8例,女8例,年龄40~72岁,平均51.2岁。其中脑血栓后遗症10...  相似文献   
965.
覃兆伟 《蛇志》1998,10(1):45-45
我院1990~1996年对30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平均41岁,其中20~40岁17例,病程最短2d,最长20年,以1~2...  相似文献   
966.
中国夜蛾科昆虫区系初步研究(鳞翅目:双孔亚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分布记载较详细的1410种夜蛾科昆虫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在世界昆虫区系中,可分为17个分布型,以东洋界种类最多,占35.6%;古北界种类居第二,占33.0%;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种类居第三,占23.0%。2)中国夜蛾科昆虫主要由古北界种类、东洋界种类、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种类组成,占总数的91.7%;与澳洲界共有67种,占4.8%;与非洲界共有51种,占3.6%;与新北界共有23种,占1.6%  相似文献   
967.
张俊范 《四川动物》1998,17(1):17-20
通观种的繁殖区资料后,将文献报导的253种四川非雀形目鸟类分为11个分布类型:极地型,北半球北部型,欧亚北部型,中亚型,青藏高地型,横断-喜马拉雅山地型,中国东北及其邻区型,中国季风区型,南亚及东南亚型,东半球热带亚热带型,环球热带亚热带型;进而对有关分布型的划分作了研讨。文末对此区系的结构特点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968.
葡萄糖苷转移酶生产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甲基葡萄糖及麦芽糖为底物,对50多株黑曲霉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了测定,结果表明各菌株对这二类底物之水解能力并不一致,甲基葡萄糖水解活性高的,其麦芽糖水解能力未必也高。通过TLC测定这些菌株生成异麦芽低聚糖之能力,结果表明甲基葡萄糖和麦芽糖为底物的水解能力并不能正常反映转苷反应的能力。酶活力高的,生成异麦芽低聚糖的能力未必比活性低的为强,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或许是胞外酶中存在着仅有水解作用的α-葡  相似文献   
969.
杀灭土壤中线虫对小麦生长和吸收N,P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用杀线剂(克线磷,67mg·kg-1干土)和干热(105℃,2h)两种杀线措施对小麦生长和N、P养分吸收的影响.杀线剂对土壤中线虫的平均杀灭率约为80%,干热处理的杀灭率为100%.在杀线剂处理中,苗期至抽穗期小麦生物量、拔节期至成熟期植株含N量、全生育期植株吸N量以及抽穗和成熟期吸P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干热处理后抽穗和成熟期小麦的生物量、含N量及N、P吸收量也比对照显著降低.两种杀线处理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N、P吸收量与相应处理全株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杀灭线虫对植株含P量影响较小.分析杀线虫后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受抑主要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作用减弱、微生物活动产生的植物生长促进物质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70.
对中华猕猴桃果实采用进行钙处理,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果实钙含量,可以抑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呼吸率及乙烯生成量,延缓果实衰老,本实验以2%CaCl2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