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以更新世全球性气候变化规律为基准,结合深海氧同位素阶段的划分,以及中国冰期与其对比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以往学者所提出的一些更新世事件与氧同位素时段的对比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佐证了南京直立人生活于昆仑主冰期,年代约为距今642ka—620ka,可能与MIS16相当的观点。研究同时表明:北京直立人可能生存于前大间冰期(MIS15—13)的初期,推测最早的北京直立人的年代为距今约620ka。  相似文献   
92.
自然河流经过人工水网重塑与城市产生紧密联系,促进了沿岸城市功能区域的生长,形成了以水为中心的具有独特风貌的沿岸景观。以六朝(222—589年)和明代(1368—1644年)的秦淮河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图解分析梳理其沿岸景观的要素构成、分布特征,包括桥梁、里坊、市肆、楼馆、文教建筑等功能建置,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园林景观和表现公共景观的景观文化3个层面;通过比较分析探究其背后的形成原因,把握水城共生的互动关系,以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河流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
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绿色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与保障作用日益凸显,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南京市为研究区,运用形态学空间分析方法与GIS分析技术,从总体规模、连通性及其构成要素方面,综合测度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格局变化,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先增后减,但连通性不断下降;由于高淳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大型斑块的萎缩,自然生态要素面积总体减少;半自然及人工要素主要以零散小面积斑块增加为主,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呈不断扩张趋势;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地形、气候、水文条件等自然禀赋条件起基础性作用;人口、产业、投入等区域发展水平是主要推动力,社会文化氛围与决策管理导向则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4.
A new outbreak pest, Athetis lepigone (Möschler) (Lepidoptera: Noctuidae), has caused severe economic loss in maize crops in China. In order to conduct population genetics study with a more polymorphic and scientific mitochondrial marker, we sequenced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s of 13 different A. lepigone individuals. Intraspecific comparison of all PCGs showed that the NADH dehydrogenase and cytochrome b genes had the highest nucleotide diversity. We also found evidence of episodic positive selection on two amino acids, which are encoded by NADH dehydrogenase genes (ND3 and ND4L),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widespread neutral selection of all other mitochondrial PCGs. The genetic divergence observed i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cytochrome b gene (CYTB) is better than COI at recovering population structure. The preliminary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is illustrated strong gene flow among A. lepigone populations in China. Our study provides basic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population genetics of A. lepigone.  相似文献   
95.
基于1996、2002及2010年的遥感影像,借助RS和GIS技术,分析南京市1996—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采用Prob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 1996—2010年,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耕地和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园地和草地面积持续增加,综合土地利用变化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整体处于发展状态;通过对耕地和林地变化的回归分析发现,耕地变化在1996—2002年主要受距最近农村居民点距离和农业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在2002—2010年主要受地均GDP变化、距最近农村居民点距离和距最近道路距离的影响;而林地变化在1996—2002年主要受高程和距最近农村居民点距离的影响,在2002—2010年主要受地均GDP变化、人口密度变化和距最近道路距离的影响.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早期主要是自然和空间距离因素,而近年主要是社会经济和人口因素.  相似文献   
96.
以南京市为研究区,基于ArcGIS、Erdas、GuidosToolbox和Conefor等软件平台,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景观连通性分析方法,通过在MSPA中设置不同的粒度、边缘宽度和在景观连通性分析中设置不同的扩散距离阈值,对2013年南京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变化的尺度效应、边缘效应与距离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基于MSPA获取的景观类型构成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和边缘效应,且边缘效应对MSPA景观类型的影响较尺度效应更为明显.不同扩散距离对景观连通性的影响很大,对于南京市来说,2 km或2.5 km是关键的扩散距离阈值.当输入数据选择粒度30 m、边缘宽度30 m时,可以得到南京市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网络更为详尽的景观信息.基于MSPA与景观连通性方法,分析尺度效应、边缘效应、距离效应对研究区UGI网络景观类型的影响,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粒度、边缘宽度及扩散距离,并更好地理解UGI网络的空间格局和与生态过程相关的尺度效应和距离效应,从而使得UGI网络时空格局变化分析时的参数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研究结果可为中尺度范围内UGI景观网络时空格局分析时的参数设置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对其他地区UGI景观网络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
南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京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据植物分类学统计,南京地区有药用植物107科281属357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2属12种,种子植物95科269属345种.对数种江苏特产和稀有的药用植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8.
南京市土壤集合组成及其嵌套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辉  张学雷  张薇  孙燕瓷  陈杰 《生态学报》2007,27(1):220-227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土壤资源与土壤环境压力日益增加。近20a来,南京市城镇化发展迅速,而且城镇的发展正导致原来相对自然的大片土壤面积减少,深入研究南京市土壤组成以及嵌套性特征,有助于了解土壤类型的分布特征,正确估计城镇化的后果,在保护土壤资源以及土壤多样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南京市各乡镇等级单位的土壤集合为研究对象,对南京市的土壤组成及嵌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南京市各乡镇等级单位中共有47个土种,其中优势土种6种,常见土种13种、稀有土种25种、濒危土种3种。土壤集合在组成上呈现出不完全嵌套格局,分布于土种数较少的乡镇等级单位中的土种多数也分布在土种数较多的乡镇等级单位中。土壤类型数(S)与面积(A)是幂函数关系,其最佳回归拟合方程为:S=0.7284A^0.5922。嵌套格局与南京市的土种面积、地形以及地理位置关系密切,面积大的乡镇等级单位有更多的土种主要原因是它们有更广阔的生境范围,具有更高的生境多样性(如水域、沼泽、地形地貌、丘陵等),随着面积的缩小,某些特定的生境类型随着逐渐丧失,与此相关的一些土种也随之消失,于是就产生了嵌套结构。  相似文献   
99.
为论证南京直立人高耸的鼻梁是对气候的适应,本文检验了有关鼻骨的3种测量项目;结果表明:鼻尖指数和鼻根指数用来表达整个骨性鼻梁的外突程度是有价值的,但眶间宽高指数不能用来说明整个鼻梁外突程度。Carey和Steegmann氏著作中的各人群鼻尖指数和鼻根指数数据和相应的气候资料表明,干燥地区人群的鼻比潮湿地区的要较外突,寒冷地区人群的鼻要比温暖地区的较外突。这种鼻的外突程度与干、寒气候的关系可以从人鼻的解剖学和呼吸生理学方面得到支持。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虽然鼻梁并未达到高耸级别,但有因上颌窦缩小而明显扩大的鼻腔,大的鼻甲、鼻道等。因此,因纽特人的鼻形态代表鼻对寒冷气候适应的另一种方式,不能用作证据来否认鼻梁高耸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另外,对南京直立人化石地点的孢子花粉、植硅体的研究表明,南京直立人是生活在冰期环境中,当时的冰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冰期盛期或大冰期相对比。综上所述,南京直立人鼻梁高耸是对寒冷气候适应的结果,未必是由于基因交流的结果;这是对南京直立人鼻梁高耸的成因的目前一个最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0.
南京的鬼笔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28—1934年在南京工作时,曾对附近的鬼笔菌作了观察和采集。在春天,那时南京附近的田园、竹林里鬼笔菌是比较多的。这里发表的10种鬼笔菌是:(1)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ex Pers.)Fischer,(2)杂色竹荪Dictyophora multicolor Berk. et Br.,(3)双柱小林鬼笔Linderiella bicolumnata(Lloyd)Cunn.,(4)五棱散尾菌Lysurus mokusin(L. ex Pers.)Fr.,(5)蛇头菌Mutinus sp.,(6)桔红鬼笔Phallus aurantiacus Mont.,(7)白鬼笔Phallus impudicus L.ex Pers.,(8)深红鬼笔Phallus rubicundus(Bosc)Fr.,(9)格柄笼头菌Simblum clathroides Kawam.,(10)围篱状柄笼头菌Simblum periphragmoides KI.。除1个种外,作者对其余9个种的形态作了详细的描述,有些种还附有彩色图。对一些近似种和疑难种,又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上述10种鬼笔菌分别隶属6个属,作者在文章的后面部分对其中Linderiella和Lysurus两个属有专门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