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29篇
  免费   1726篇
  国内免费   10686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768篇
  2022年   818篇
  2021年   849篇
  2020年   897篇
  2019年   857篇
  2018年   629篇
  2017年   806篇
  2016年   834篇
  2015年   969篇
  2014年   1579篇
  2013年   1184篇
  2012年   1510篇
  2011年   1749篇
  2010年   1561篇
  2009年   1692篇
  2008年   2278篇
  2007年   1572篇
  2006年   1440篇
  2005年   1586篇
  2004年   1649篇
  2003年   1420篇
  2002年   1415篇
  2001年   1256篇
  2000年   1007篇
  1999年   963篇
  1998年   736篇
  1997年   736篇
  1996年   708篇
  1995年   634篇
  1994年   568篇
  1993年   460篇
  1992年   426篇
  1991年   428篇
  1990年   325篇
  1989年   323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90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12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了极性荧光探针Bis-ANS和磷酸丙糖异构酶的相互作用。我们发现由磷酸丙糖异构酶(TIM)中Trp残基和结合在TIM分子上的Bis-ANS之间的能量传递引起的Trp残基荧光的淬灭呈双相性,表明Bis-ANS在TIM分子上可能有2个不相同的结合位点,其结合的解离平衡常数Kd分别为3.3μM和17.0μM。底物GDP引起已结合的Bis-ANS荧光强度进一步增强和荧光谱的蓝移说明GDP可影响Bis-ANS在TIM分子上结合部位的构象,使其疏水性增强。我们还观察到由于结合在同一TIM分子上的Bis-ANS之间的能量传递引起的退偏振,进一步证明Bis-ANS有2个结合部位在1—2800bar压力范围里,增高压力引起结合在TIM分子上的Bis-ANS荧光进一步增强和光谱蓝移,说明TIM在压力下解离成亚基的过程中发生了Weber提出的"conformationaldrift。  相似文献   
92.
室温下有取向紫膜薄层中菌紫质的光静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室温条件下有取向PM薄层中的RR分子受光照可以建立多种PSS,这些PSS的建立与湿度和光照所采用的波长等因素有关。不同的PSS有不同的VCD。它们可以在设计制作分子器件时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93.
用图像分析与多元统计研究伴刀豆蛋白A(ConA)与活巨噬细胞膜受体结合时膜变形性随作用时间和ConA浓度的定量变化。结果表明膜面积增大,增大速率与ConA速度呈正相关。ConA浓度加大,膜园形系数减小,变形性增加,此等变化反应了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94.
95.
根分泌物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吴辉  郑师章 《生态学杂志》1992,11(6):42-47,F004
根分泌物是个古老而年轻的研究领域。早在18,19世纪,人们(Plenk,1795;Decandolle,1830)就观察到根分泌物对邻近植株的促生和抑制作用,1904年Hilter提出“根际”的概念,标志着人们对根分泌物及其生态效应的进一步认识。此后人们对根分泌物研究逐步展开。Lyon和Willson(1920)发现,生长于无菌水培液中的植物能释放有机物,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研究领域一  相似文献   
96.
脂质体与磷脂单分子层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通过脂质体与磷脂单分子层(LB膜)相互作用去研究与膜间作用有关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脂质体的尺度、相状态,脂质体与LB膜的表面电荷性质,均对脂质体向LB膜的转变率有显著影响。本文尝试的方法有可能为人工膜研究膜间作用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7.
神经节苷脂纯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ls)的分离与纯化是研究组织细胞Gls组成、含量及代谢的基本手段。由于Gls在神经以外组织中含量甚微,而且因组织、细胞的不同,影响Gls纯化的因素也不同.在实验过程中常常由于方法选择不当致使实验失敗.本文介绍一种改进的方法,它操作简单,适用于大鼠多种组织,因  相似文献   
98.
C18饱和脂肪酸和胺可增加DPH标记肌浆网(SR)的荧光偏振度,而C18单不饱和脂肪酸。胺和醇则使其偏振度下降。加入MgATP,可除去单不饱和脂肪胺引起的DPH标记的荧光偏振度下降,并使之高于未加脂肪胺的对照水平。饱和酸及相应胺可使标记于膜脂中层和深层的TAS和12AS的荧光偏振度上升,不饱和酸及相应胺和醇仅使12AS荧光偏振下降。说明脂肪族类两亲物对SR膜流动性的影响与脂肪链饱和程度有关。饱和者主要使膜中、深层流动性下降.不饱和者主要使膜深层流动性升高。  相似文献   
99.
原位椭圆偏振术研究牛血清清蛋白在固/液界面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位椭圆偏振术系统研究了硅片表面因素及缓冲液环境因素对牛血清清蛋白在固/液界面吸附的影响。在生理条件下,疏水表面与亲水表面相比BSA吸附量较大。随着硅片表面电荷密度增加,BSA吸附量增加。BSA吸附量当体溶液pH值等于BSA等电点时达到最大。而随着体溶液离子强度增加,BSA吸附量亦上升。实验结果提示:除了熵驱动作用之外,硅片表面与BSA分子及BSA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在BSA吸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