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4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44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18篇
  1976年   20篇
  1975年   10篇
  1974年   17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江西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夷山中段,为了进一步掌握该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保护区垂直等高线布设了50台红外相机,对区内兽类和鸟类物种多样性连续监测了34 551个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 534张,其中兽类1 724张,鸟类810张。共鉴定出野生兽类5目10科13种,鸟类7目12科30种,其中包括10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猕猴(Macaca mulatta)、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亚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蛇雕(Spilornis cheela)、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赤腹鹰(A.soloensis)、领鸺鹠(Glaucidium brodiei)、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和红头咬鹃(Harpacteserythrocephalus)。白眉山鹧鸪、黄嘴栗啄木鸟(Blythipicus pyrrhotis)和白眉鸫(Turdus obscurus)是保护区的物种新纪录。拍摄率最高的3个物种依次是小麂(Muntiacus reevesi)、白鹇和野猪(Sus scrofa)。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待增加相机数量,扩大监测范围,以更好地开展野生动物监测。  相似文献   
992.
The rapid changes in altitude, and associated habitat, of mountain ecosystems make them ideal natural laboratories for testing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heterogeneity on species assemblag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nsitivity of Australian reptiles to elevational clines is limited. We examined lizard distribution across three elevation zones (montane, subalpine and alpine), spanning from 900 to 1840 m above sea level, in the Australian alps. We aimed to examine how elevation influences species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and ectoparasite load, and whether species alter their habitat use amongst different elevational zones. Active searches were conducted across the elevation zones to identify lizard community structure (at least 16 species) across elevational zones, along with skink habitat preferences and the ectoparasite load. Skink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creased elevation. The alpine zone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skinks. Habitat use differed amongst both elevations and species. Ectoparasite prevalence was also significantly diminished in the alpine zone. Ectoparasites only infected a subset of the skink community, with ectoparasite load increasing as the active season progressed.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of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elevation and species diversity,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in ectoparasite pressure along elevational gradients in the Australian alps.  相似文献   
993.
该研究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乔木树种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将森林划分为4种群落类型,分别为云南松林、云南松-桤木林、桤木-滇杨林、桤木-华山松林。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不同种群优势树种的年龄结构、存活曲线及静态生命表,应用时间预测模型对4种群落优势树种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分析群落物种多样性,为研究区森林保护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云南松林和云南松-桤木林优势树种径级结构均呈现偏正态分布,衰退趋势明显,桤木-滇杨林、桤木-华山松林呈偏倒"J"型,衰退趋势相对较弱。(2)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分析表明,研究区内森林群落不同种群均出现不稳定状态,存活曲线不同程度偏离DeeveyⅢ型曲线。(3)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研究区内经过未来2、4、6龄级时间后各种群数量出现增加,但中幼龄个体不断减少,老龄个体先增多后减少,如果不加以抚育管理,种群将不可避免走向衰退。(4)研究区内林下共有植物种类35科70属83种,其中灌木层植物17科23属29种,草本层植物21科48属54种。在3种群落类型中,物种丰富度指数(S)为草本层灌木层,Pielou指数(J_(sw))为灌木层草本层,而桤木-华山松林则呈现相反趋势,物种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浙江省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甲壳类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18年春季(4月)和秋季(11月)对甲壳类生物资源进行了底拖网调查,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对其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共鉴定出甲壳类38种,隶属14科25属,其中口虾蛄、三疣梭子蟹、双斑蟳和哈氏仿对虾为优势种。春季甲壳类资源密度在50 m以浅海域较高;秋季在50 m以深海域较高,且保护区内南部甲壳类资源密度高于北部。关于多样性特征,春季甲壳类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均高于秋季,空间分布上50 m以深海域甲壳类的H最高。根据生物量进行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分析,春季可将甲壳类划分为3个群落,秋季划分为4个群落,春季甲壳类群落结构组内差异性较秋季显著。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水深、底温、盐度和溶解氧为影响甲壳类种类组成和时空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95.
蒸散发(ET)是陆表水热过程的一个基础通量,不同模型基于的概念、假设、应用尺度等诸多差异给ET的准确模拟带来了多种不确定性。本研究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应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通过通量塔观测值对模型进行训练,并综合PT-JPL、ARTS-GIMMS3g、ARTS-MODIS、MOD16和SSEBo 5个模型结果,以提高ET的估测精度。结果表明: 5个模型结果可以捕捉海北高寒草地通量塔观测ET的季节变化,可解释观测ET季节变异的64%~86%,均方根误差(RMSD)的范围为0.47~0.76 mm·(8 d)-1;基于BMA得到的ET的解释能力提高至89%,RMSD降低至0.43 mm·(8 d)-1。2003—201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表ET总体呈不显著增加的趋势,在全区尺度上,温度和降水对蒸散的影响不显著;但在长江源园区,降水和气温对其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气温和降水对蒸散发有积极的影响,但不同园区之间的地理差异导致蒸散发也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为其他多源数据的集成分析提供了方法参考,所集成的蒸散数据可以有效降低原各自模型的不确定性,为区域水热变化研究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数据基础。这对于更好地认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水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 利用红外相机在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野生动物调查工作。共在152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 累积30,792个相机日, 共获得独立照片6,316张。共鉴定出野生动物105种, 包括27种兽类(隶属于4目13科)和78种鸟类(隶属于5目20科)。其中, 属于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7种, 分别是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和金雕(Aquila chrysaetos); 属于国家II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1种, 包括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等。分析结果显示, 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兽类依次是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岩羊(Pseudois nayaur)、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野猪(Sus scrofa)和猪獾(Arctonyx collaris); 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鸟类依次是血雉(Ithaginis cruentus)、雪鹑(Lerwa lerwa)、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和绿尾虹雉。此外, 红外相机还在26个位点上拍摄到了家畜, 在22个位点上拍摄到了人为活动。  相似文献   
997.
杨永  檀超  杨智 《生物多样性》2021,29(12):1591-Boston
本文比较了2021版和1999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简称《名录》)中裸子植物的物种收录情况变化, 并分析了2021版《名录》保护物种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发现, 2021版《名录》总体上数量增加: 科水平上增加了罗汉松科和麻黄科, 科的保护率达87.5%, 仅买麻藤科没有被列入保护的物种; 属水平上删除了落叶松属(Larix), 增加了麻黄属(Ephedra)、罗汉松属(Podocarpus)和金柏属(Xanthocyparis), 属的保护率达67.6%; 种水平上共收录106种裸子植物, 物种保护率达38.7%。1999版《名录》科、属、种的保护率分别为62.5%、62.2%和30.0%。从地理分布来看, 裸子植物保护物种主要分布在南方, 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和四川最多, 与国产裸子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相似。为了提升国家相关部门的物种保护和执法能力, 我们建议: (1)尽快建立咨询专家库, 梳理并完善物种保护行动方案和保护技术; (2)建立保护物种图像库, 使得智能识别技术为保护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3)尽快建立并完善保护物种的DNA条形码参考数据库, 提升保护物种快速鉴定能力; (4)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支持裸子植物针对性野外调查和分类学研究工作, 为裸子植物保护执法提供更好的支撑, 也为新的红色名录评估和保护行动计划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四川诺水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嘉陵江支流渠江上游的大通江及支流小通江组成, 为全面了解该保护区的鱼类资源现状, 作者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对30个采样点进行了5次资源调查。结果显示, 保护区共分布鱼类57种, 隶属4目13科45属, 其中调查采集47种, 访问调查获得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鱼类有1种, 即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有12种, 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易危鱼类3种。保护区以小型鱼类为主, 优势种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嘉陵颌须鮈(Gnarhopogon herzensteini)和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us)。保护区鱼类多样性较高, 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900、5.198、0.931、0.753。Jaccard相似性系数表明, 大通江和小通江鱼类群落相似度较高, 同一河流不同河段间的相似度整体上与河段间距离成反比; 而不同河流相似海拔高度河段间鱼类群落相似度更高。保护区鱼类资源的衰退主要由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以及水体污染等人类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999.
为探讨贵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附生藓类植物多样性,以黎平太平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对该区树附生藓类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共获得432份标本。鉴定及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有树附生藓类植物31科89属197种,较之前人对该区苔藓植物的调查工作,新增3个科32个属128个种;优势科包含蔓藓科(Meteoriaceae)、平藓科(Necker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毛锦藓科(Pylaisiadelphaceae)、灰藓科(Hypnaceae)等5个科,优势属有凤尾藓属(Fissidens)、匐灯藓属(Plagiomnium)、青藓属(Brachythecium)、绢藓属(Entodon)、灰藓属(Hypnum)等5个属;树附生藓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组成复杂,划分为12种分布类型,东亚分布成分最为丰富,有76种,占总种数的39.79%,热带亚洲分布成分有26种,与其他大洲热带成分相联系的种类达33种,占比17.28%,中国特有成分有16种,占比8.38%;生活型可划分为6种,交织型占主体地位,有88种,占总种数的44.67%。  相似文献   
1000.
报道了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毛瑞管理分局发现的兰科线柱兰属一中国新记录种——毛瑞线柱兰(Zeuxine glandulosa King&Pantl).该种原记录分布于印度阿萨姆邦、锡金邦,北孟加拉和泰国.本文对该种形态及生境进行了详尽描述,并提供高清解剖照及线描图.凭证标本保存于海南大学林学院教学标本馆(HUF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