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7篇
  免费   809篇
  国内免费   2094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379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269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417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CD72是一个重要的B细胞特异性受体,它以多种选择性剪切形式存在.在小鼠脾细胞中发现并鉴定了8种新的CD72选择性剪切形式,这些剪切形式中包含有2种独特的插入片段,一种选择性剪切保留了一个内含子(intron1),而这个内含子被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后并没有改变前后外显子的读码框,另一种使用了一个位于内含子之内的3′剪切位点,从而产生移码,提前终止了蛋白质的开放读码框,称为3′AS(3′alternative splicingsite).比较了CD72所有剪切形式在BALB/C小鼠和NZB/W小鼠中的差异表达,发现:a.含有3′AS的剪切形式的表达都很少;b.WT, In1, In1-Ex3和-Ex3的表达在BLAB/C小鼠中比在NZB/W小鼠中高;c.没有ITIM2的-Ex2-Ex3剪切形式在NZB/W小鼠中有特异性高表达.这些结果提示,CD72的多种选择性剪切形式在调控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过程中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生命世界》2006,(1):6-6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和复旦大学药理研究中心合作研究最新发观,细胞浆中的一种蛋白质“β抑制因子”可以作为细胞受体“信使”,具有将信息传入细胞核的新功能。2005年12月2日出版的《细胞》杂志刊程了这项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93.
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力学是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讨力学信号在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中的传导机制,利用力学加载装置在成骨细胞诱导体系条件下,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D1细胞)加载不同拉伸应变,运用RT-PCR方法、Flou-3-AMCa2 染色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及5种信号阻断剂,SB203580(p38MAPK特异抑制剂)、PD98059(MEK-1/2MAPK特异抑制剂)、LY294002(PI3Ks特异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微丝结构阻断剂)、EGTA(Ca2 螯合剂),探讨力学信号的基本传导途径.结果显示:3%的拉伸应变能明显提高细胞内Ca2 水平;细胞微丝结构破坏后,延迟了3%拉伸应变对细胞内Ca2 水平增加的影响;细胞外Ca2 螯合后,拉伸应变不能促进细胞内Ca2 水平的升高,该结果提示,拉伸应变对细胞内Ca2 水平的影响主要通过细胞外Ca2 的内流实现.5种信号阻断剂能完全阻断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关键基因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N)和OSX mRNA的表达.p38MAPK途径、MEK-1/2MAPK途径被阻断后,拉伸应变激活了OCN和Osterix(OSX,与成骨细胞分化相关的关键基因)mRNA的表达;PI3Ks途径阻断后,拉伸应变部分激活了OCN和OSX mRNA的表达;细胞微丝破坏及胞外Ca2 螯合后,拉伸应变不能促进OCN和OSXmRNA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力学信号通过Ca2 信号、细胞微丝结构以及PI3Ks信号途径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和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994.
《生理通讯》2007,26(6):167
SMUP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理学教研究研制) 系统能在80586、P2、P3等微机上使用。功能多,实时处理能力强,可对血压、心电、脑电、细胞放电、脉搏、呼吸等生物信号进行多种处理,适用于循环、神经、呼吸、感官等系统的联机实验和资料处理。系统硬件系列化,A/D转换器及信号调理器可选配不同档次(A/D转换器分8位/20微秒和12位/10微秒两档;信号调理器分4路/8倍/手调、4路/10000倍/手调和4路/8000倍/程控三档)。程控刺激器最大输出5V,选配刺激电压输出器,可将最大输出幅度提升到40V。最近推出的并口传送接口,使系统与计算机的连接更加方便。实验软件在WINDOWS9x下运行,软件内容多,包括教学和科研的常用实验程序。  相似文献   
995.
《生理通讯》2007,26(6):168
成都遨生电子有限公司以电子科技大学测试技术研究所做为研发中心,将大量科研的最新技术成果成功的应用于新一代的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ASB240U。该系统抛弃了目前市面上基于单片机和低速总线的体系结构,采用基于大规模可编程芯片FPGA和片上系统SoC(Systemon Chip是一种高度集成化、固件化的系统集成技术,也就是把整个应用电子系统全部集成在一个芯片中)设计技术的全新体系结构,突破了数据传输和处理速度的瓶颈,使得系统整体性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了高速的数据采集、实时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传输、设备级联和外挂专用放大器接口(如微电级放大器…)等强大的功能,从而使ASB240U采集分析系统在其组成的灵活性、功能的扩展性、数据的精确性、实时性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家蚕Fhx/P25基因在时空上的调控机制,通过PCR扩增获得家蚕丝素蛋白Fhx/P25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进一步构建了由Fhx/P25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DsRed的表达载体pSK-P25-DsRed-PolyA,并通过家蚕BmN细胞进行瞬时表达。结果显示:Fhx/P25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符合真核生物启动子特点,具有丝腺特异性表达启动子的特征,TATA框的保守序列为TATAA,位于-28—-32处,CAAT基序有3个,其中-110—-117和-90—-87处的2个CAAT基序可能具有活性;二级结构分析显示:Fhx/P25启动子区域具有复杂的茎环结构,这可能与蛋白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时间性以及活性有关。基因启动子可以驱动红色荧光基因DsRed在家蚕BmN培养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997.
《生命世界》2005,(11):10-10
亚硝酸盐是热狗等食品中的一种添加剂。发表在9月份的《自然。化学生物学》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指出:亚硝酸盐是一种内置信号分子,它能调节多种生物化学通道。科学家认为,由于食物添加剂而造成身体中的高水平亚硝酸盐会危及健康,因为这会导致低血压并产生致癌物质。但低水平的亚硝酸盐却被认为是惰性的。然而,最近的研究推测,低水平的亚硝酸盐也能影响生物过程,如血管的舒张等。  相似文献   
998.
赵佳琳  陈军  崔玉琳  于淑贤  陈高  秦松 《微生物学报》2018,58(10):1732-1742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蓝藻感知和转导外界刺激的重要元件,但至今蓝藻中很多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功能尚属未知。【目的】研究集胞藻PCC6803中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pk C是否参与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spC基因完全敲除突变株,检测突变株与野生株在高温胁迫下的生长状况、色素组成,并对高温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光合系统Ⅱ活性差异。此外,通过测定生长速率来判断高温胁迫后藻株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42℃高温胁迫后,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ΔspkC生长减缓,光合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色素)的含量降低;45℃高温胁迫下突变株ΔspkC的光合系统Ⅱ活性下降幅度更大;经过5 d 42℃高温处理后,突变株生长几乎停滞,存活率较野生株明显降低。【结论】集胞藻PCC 6803中spkC基因的缺失导致突变株对高温胁迫响应出现缺陷,提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pkC参与响应高温胁迫。  相似文献   
999.
王文静  李素  肖书奇  仇华吉 《微生物学报》2018,58(11):1897-1907
病毒作为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生物,需要多种宿主蛋白辅助其完成生命周期。寻找与病毒复制相关的宿主因子并揭示其作用机制,将有助于阐明病毒的感染机制,为疫病的防治提供新靶标。与RNA干扰技术相比,近年来兴起的CRISPR/Cas9技术能更特异、高效、准确地实现基因组编辑,因而在功能基因研究中得到更广泛应用。而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宿主全基因组sgRNA文库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可快速发现参与病毒侵入、复制等生物学过程的关键宿主因子,通过明确病毒-宿主分子相互作用进而揭示病毒的生命周期,为分子病毒学和免疫学提供了强大的研究工具。本文主要总结了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高通量筛选平台的具体筛选流程,归纳和讨论了该平台在筛选调控病毒复制相关宿主因子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松科1井位于松辽盆地,是中国大陆第一口以白垩纪陆相地层为研究对象的全取心科学探井,其生物地层、磁性地层等证据显示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可能位于明水组二段上部。为了进一步确定松辽盆地白垩纪/古近纪界线位置和晚白垩世末期气候-环境变化,本研究选择位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的LD17井,对明水组的孢粉类化石开展了分析。自下而上识别出三个组合:Taxodiaceaepollenites-Wodehouseia-Aquilapollenites组合、Schizaeoisporites-Pinuspollenites-Callistopollenites组合和Pinuspollenites-Ulmipollenites-Tricolpollenites组合。组合1、2的时代为Maastrichtian,而组合3面貌可能更接近于早古新世,白垩纪/古近纪界线可能位于组合3底部,即明二段中部。同时,对含孢粉化石丰富的明一段进行定量分析,孢粉植被主要为针、阔混生林和灌丛,总体反映了一种半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根据特征孢粉类型推断明一段中部沉积期,即Maastrichtian早期可能发生了一次极冷极湿事件,与当时全球白垩纪变冷事件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