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8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3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21.
122.
123.
G-quadruplexes (G4s) are non-B DNA structures present in guanine-rich regions of gene regulatory areas, promoters and CpG islands, but their occurrence and functions remain incompletely understood. Thus, methodology to identify G4 sequences is needed. Here, we describe the synthesis of a novel cyclic hepta-oxazole compound, L1Bio-7OTD (1), bearing a biotin affinity-tag as a tool to pull down G4 structures from mixtures of G4-forming and non G4-forming DNA sequences. We confirmed that it could pull down G4s associated with telomeres, bcl-2 gene, and c-kit gene.  相似文献   
124.
June sucker (Chasmistes liorus) is a long-lived, endangered fish endemic to Utah Lake, Utah. For several decades June sucker have failed to recruit sufficient numbers to the adult size classes such that the current wild population consists of a small number of old adults and it continues to decline. Vital rates of June sucker are influenced by climate-driven variation in lake level and inflow from the Provo River. We used population projection matrix modeling to assess effects of cyclic and 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on population growth trajectories of June sucker in Utah Lake. The stable stage distribution is dominated by stage 1 individuals (93%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contrast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where old age classes are the most abundant. Total population size is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stochastic component of climate variation; whereas, the adult population of June sucker closely tracks the systematic drought cycle. If changes in survival of larvae and juveniles can be coordinated such that positive changes in both parameters can occur somewhat simultaneously, then each parameter would only have to be increased by a factor of about 8.8 to achieve sustainable population growth (compared to a 77-fold increase for each parameter separately). Stochastic climatic variation has relatively little long-term effect on population growth. However, the multidecadal cyclic pattern of lake level and river discharge imposes a similar pattern on population growth rates of the June sucker, such that during some periods, populations decline even when the long-term trend is positive.  相似文献   
125.
数个国际多边协定、政府间组织和机构都涉及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 包括《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关于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名古屋议定书》(NP)、《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ITPGRFA)、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世贸组织下的《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WTO/TRIPS)以及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等。然而, 各个国际文书所界定的传统知识内涵和外延却有所区别和侧重。中国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多民族大国, 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遗传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创新和实践做法。作为多个相关国际公约或协定的缔约方, 中国应厘清各相关国际公约或协定中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内涵、保护目标及国际义务, 加强国家在履行相关国际公约或协定过程中的协同增效, 从而在相关传统知识的国际谈判中统一立场, 维护国家及地方社区利益。本文系统梳理了各相关国际多边协定、组织和机构对于传统知识的界定, 以及国际多边体系在保护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方面的工作, 根据中国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的现状和已有的措施, 结合当前履行国际多边协定的大背景, 提出了促进中国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的5项具体建议, 包括: (1)采取立法、行政和政策措施; (2)加强相关研究, 强化技术支撑; (3)加强传统知识保护的能力建设; (4)在国内履约过程中, 强化传统知识相关工作的协调; (5)在国际层面上加强中国传统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26.
杨柳  阎建忠  王盼  王宏 《生态学报》2019,39(10):3655-3669
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青藏高原持续变暖趋势明显,且增温幅度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基于遥感数据和种植适宜性模型的一些研究表明,该地区足够的农业热量资源增加了适宜耕种土地的面积,为农牧民的开垦行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对农牧民是否开垦以及开垦原因的实证研究,以及农牧民如何平衡气候变化带来的开垦机遇、风险和人口压力,仍然缺少认识。以青藏高原的3个典型产粮区域("一江两河"地区、河湟谷地、壤塘县)为研究区,利用605户农户家庭调研数据,分析了影响农牧民开垦行为的影响因素。计量结果表明,农牧民感知冬季持续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家庭总人口、抚养比与农牧民开垦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农牧民感知降水的整体变化趋势、人均打工年收入、户主受教育水平、是否借贷、居住地距集镇距离与农牧民开垦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农牧民对非农工作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加之政府的管制,使得开垦现象并不普遍。由于农牧民的开垦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极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应该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业集约化,加强监管,以降低开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7.
张增可  郑心炫  林华贞  林欣  黄柳菁 《生态学报》2019,39(10):3749-3758
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功能性状研究的重点,环境因子驱使植物功能性状发生变化,进而推动群落发生演替。以平潭岛4个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植被(灌草丛、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物种特征和群落结构,分析海岛不同演替阶段茎、叶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以及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的进行,土壤养分和水分逐渐增加,土壤pH逐渐下降。比叶面积(SLA)、叶片氮含量(LNC)、叶片磷含量(LPC)、茎氮含量(SNC)、茎磷含量(SPC)下降后上升,叶厚度(LT)、叶片碳含量(LCC)、茎碳含量(SCC)与之相反,叶干物质含量(LDMC)、茎组织密度(STD)逐渐上升。(2)冗余分析表明,演替早期植物主要分布在土壤pH、容重高的贫瘠环境,拥有较高SLA、SNC、SPC、LPC的性状组合;演替后期植物主要分布在土壤养分和水分高的肥沃环境,拥有较高的STD、LDMC、LCC、LNC的性状组合。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是影响海岛植物演替过程中功能性状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研究海岛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随演替的变化规律,探讨各演替阶段功能性状和环境特征,以及功能性状如何响应环境变化。旨在为今后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海岛植被修复和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8.
细胞因子多数是由机体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产生的,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均有调节作用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在肿瘤治疗中,细胞因子作为一种蛋白质药物,具有体内半衰期短、全身毒副作用大等特点,因而选择细胞因子递送策略时需考虑以上因素。文章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细胞因子,并综述了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中细胞因子递送策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9.
白及为兰科白及属植物。作为著名中药,白及功效多样、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资源利用强度的增加,野生白及资源日渐萎缩,人工规模化种植是实现白及药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优良种质及繁育技术是种植业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白及资源研究和可持续利用,本文就白及种质及快繁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就白及资源再生策略进行初步探讨,为相关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