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两组连续治疗14天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ROS、T-AOC、炎症因子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变化及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ROS、T-AOC、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T-AOC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ROS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ROS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RO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NHI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饮酒、吸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抽取行冠脉造影的男性患者(343例),排除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肝肾功能等异常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吸烟、饮酒将其分为四组,吸烟+饮酒组(86例),吸烟+非饮酒组(135例),饮酒+非吸烟饮酒组(16例),非吸烟+非饮酒组(106例)。通过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和比较各组冠脉病变的情况,分析评估冠心病的风险因素以及饮酒、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吸烟+非饮酒组Gensini评分最高(33.89±31.14)分别与另外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非吸烟组最低(9.31±10.88),分别与另外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饮酒、TG、HDL-C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是发生冠心病的保护因素,年龄与TG是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为冠状动脉病变高危因素,饮酒是发生冠心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II)、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50例患者进行研究,设为病例组,并选择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血清sCD14、CRP、PCT水平变化情况及与APACHEⅡ、BISA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sCD14、CRP、PCT及APACHEⅡ、BISA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轻度患者血清sCD14、CRP、PCT及APACHEⅡ、BISAP水平均显著低于中度、重度患者,中度患者血清sCD14、CRP、PCT及APACHEⅡ、BISAP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度患者,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CD14、CRP、PCT与APACHEⅡ、BISAP之间均呈正相关(r=0.449,0.649, 0.584,0.488,0.674,0.663,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sCD14、CRP、PCT均呈高表达,且与APACHEⅡ、BISA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针阳性患者的术后病理特征及Gleason评分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6月在本院泌尿外科行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单针阳性的86例前列腺癌患者展开研究,按患者年龄、手术前PSA检测值、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cTNM)进行分组,其中:年龄组(年龄≥70岁、年龄<70岁)、术前PSA组(PSA<10 ng/mL、≥10 ng/mL)、术前Gleason评分组(6分、3+4=7分、4+3=7分、≥8分)、临床分期组(cT1期组、cT2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和单针穿刺活检,观察纳入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术后病理特征的差异和临床意义。结果:不同年龄患者病理特征无差异,PSA≥10 ng/mL组Gleason评分≥7分和Gleason评分升级患者占比显著高于PSA<10 ng/mL组(P<0.05);cT2期组占比较低(P<0.05);cT2期组患者Gleason评分≥7分患者占比显著高于cT1期组(P<0.05),但两组切缘阳性和Gleason评分升级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leason评分患者术后pT0、切缘阳性、Gleason评分升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leason评分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leason评分为4+3=7分患者病理分期>2显著高于6分、3+4=7分和≥8分(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PSA≥10 ng/mL、cT2期和Gleason评分≥7分是影响术后病理特征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列腺单针阳性患者存在Gleason评分术后升高情况,部分患者伴有切缘阳性、病理分期≥T2特征,所以临床中无法将穿刺单针阳性作为前列腺癌患者低风险检测指标,需要结合患者其它各项指标对其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NRS2002评分和血清白蛋白(ALB)值与门诊肺结核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肺结核门诊就诊的290名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首次就诊时进行NRS2002营养筛查,NRS2002评分≥3分判定为存在营养风险。检测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值,ALB≤35 g/L判定为营养不足。观察患者NRS2002评分、ALB值与肺结核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肺结核空洞等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NRS2002评分、年龄与肺结核患者的病情相关。NRS2002评分≥3分以及ALB≤35 g/L的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和存在肺结核空洞的比例均高于NRS2002评分3分和ALB35 g/L的患者(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RS2002评分≥3分、年龄40岁为肺结核患者痰液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的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NRS2002评分和ALB值均不是患者肺结核空洞的危险因素。结论 NRS2002评分≥3分、ALB≤35 g/L的肺结核患者更容易出现痰液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情况。肺结核患者营养状况与肺结核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与正常肝组织中RICH2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探讨RICH2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19例肝细胞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RICH2的表达情况并采用Friedrich免疫反应评分法作为判定标准。采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对RICH2在肝细胞肝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例HCC病例癌旁正常组织中RICH2表达阳性率为100%(19/19),其中RICH2表达强阳性(+++)5例(26.3%),RICH2表达弱阳性(+)和中阳性(++)分别为3例(15.8%)和11例(57.9%);而HCC组织除了两例肝硬化组织未取到癌组织外,17例病例中RICH2表达阳性率仅为11.8%(2/17),表达为+和++各占50%。肝癌组织中RICH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结论:RICH2有可能通过某种或者其中几种因素作用失活,作用于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研究其作用机理,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MESS评分在治疗肢体严重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肢体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23~53岁,平均38岁。所有患者入院时均采用MESS评分表进行评分,根据病情给予清创、保肢或截肢以及创面修复等系列治疗,并随访3个月~3年。按照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保肢组、Ⅰ期截肢组和Ⅱ期截肢组,分析和比较三组的MESS分值、住院天数、手术次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保肢组32例,MESS评分6-11分,平均8.63±1.26分。截肢组18例,MESS评分11-14分,其中Ⅰ期截肢组10例,平均12.60±0.97分;Ⅱ期截肢组8例,平均12.88±0.83分。保肢组患者的MESS分值显著低于Ⅰ期截肢组(P0.05)和Ⅱ期截肢组(P0.05)。此外,保肢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Ⅰ期截肢组(P0.05)和Ⅱ期截肢组(P0.05)。而Ⅰ期截肢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或少于Ⅱ期截肢组,患者满意率高于Ⅱ期截肢组(P0.05)。结论:对于MESS评分11分的患者行保肢治疗可收到满意的效果,而对MESS评分11分的患者,采取Ⅰ期截肢的治疗效果优于Ⅱ期截肢。  相似文献   
58.
牛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保护乳腺组织的防御因子之一,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糖蛋白,关于牛LF基因的多态性研究的报道较多,但其多态性与奶牛乳腺炎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文章采用PCR-RFLP、CRS-PCR对268头中国荷斯坦牛LF基因启动子区的-926(G/A)、-915(T/G)、-478(/G)、+72(T/C)突变进行基因型分型,应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分析LF基因多态性与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发现+72(T/C)和-478(/G)对SCS有显著影响,而其他两个位点对SCS影响不显著(P>0.05),+72(T/C)的AB基因型是优良基因型,其个体的SCS值均显著低于AA型(P<0.01),BB型个体(P<0.05).-478(/G)位点的C等位基因是优良的等位基因,CC基因型个体的SCS值极显著低于CD、DD基因型个体(P<0.01).因此,LF基因+72(T/C)的AB基因型和-478(/G)位点的CC基因型均是奶牛乳腺炎抗性的优良基因型,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奶牛乳腺炎抗性筛选.  相似文献   
59.
牛乳铁蛋白(Lactoferrin, LF)是保护乳腺组织的防御因子之一, 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糖蛋白。关于牛LF基因的多态性研究的报道较多, 但其多态性与奶牛乳腺炎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文章采用PCR-RFLP、CRS-PCR对268头中国荷斯坦牛LF基因启动子区的-926(G/A)、-915(T/G)、-478(/G)、+72(T/C)突变进行基因型分型, 应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分析LF基因多态性与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 SCS)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新发现+72(T/C)和-478(/G)对SCS有显著影响, 而其他两个位点对SCS影响不显著(P>0.05)。+72(T/C)的AB基因型是优良基因型, 其个体的SCS值均显著低于AA型(P<0.01)、BB型个体(P<0.05)。-478(/G)位点的C等位基因是优良的等位基因, CC基因型个体的SCS值极显著低于CD、DD基因型个体(P<0.01)。因此, LF基因+72(T/C)的AB基因型和-478(/G)位点的CC基因型均是奶牛乳腺炎抗性的优良基因型, 可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奶牛乳腺炎抗性筛选。  相似文献   
60.
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IBS1(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组I、BS2(束缚应激)组、灌肠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Williams方法制作IBS动物模型,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和腹外斜肌放电活动检测对其内脏敏感性进行评估,同时进行组织学检查对肠黏膜组织的组织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两模型组大鼠AWR评分和腹外斜肌收缩次数在不同扩张容量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组织学分析显示各组大鼠均无明显的炎症性表现。结论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Williams方法制成的IBS动物模型符合IBS的内脏敏感性机制,可用于IBS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