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41.
糖尿病前期患者膳食多样化评分与 目的:探究膳食多样化评分(DDS)与糖尿病前期患者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在2011—2017年期间,对广州社区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随访。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确诊新发糖尿病。根据DDS评分进行分组,比较组别间膳食摄入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结果:膳食多样化是糖尿病前期进展成为糖尿病过程的保护因素,DDS>7的组别相对于DDS≤7的组别糖尿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0.70,95%的置信区间为(0.50,0.97),P值为0.031。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对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呼吸内科就诊并确诊为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12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33(IL-3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临床疗效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3%(60/65),显著高于对照组(81.0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17、IL-33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MP-9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对慢性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改善甲减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226例甲减患者作为甲减组,另从杨浦区多个社区随机抽取同期254例健康者作为健康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甲减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职业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患者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健康组(P0.05);甲减组患者中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所占比重较高,分别为30.97%,26.11%,26.11%;与健康组相比,甲减组患者SSRS评分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文化程度为小学、经济收入30000元/年是甲减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减患者心理状况较差,存在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在治疗同时应注意健康教育和心理关怀,尤其是对收入低、文化程度低或社会支持程度低的患者,应给予及时的心理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对严重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严重感染合并MODS患者共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患者均先给予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观察组加用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碳酸氢根(HCO_3~-)、肌酐(Scr)、总胆红素(TBi L)、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II(APACHE Ⅱ)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MAP、Scr、TBi L、TNF-α、IL-6、hs-CRP及APACHE Ⅱ评分均有所降低,而HR、SpO_2、HCO_3~-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辅助治疗严重感染合并MODS可有效稳定生命体征,改善生化指标,延缓病情进展,并有助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45.
曹杰 《蛇志》2008,20(2):107-108
目的 观察血液净化治疗对毒鼠强急性中毒的疗效.方法 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净化救治急性毒鼠强中毒10例,并与单纯常规治疗的12例对照,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治愈率以及APACHE Ⅲ评分变化.结果 血液净化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Ⅲ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血液净化组治疗后APACHEⅢ评分降低尤为明显(P<0.05).结论 血液净化是救治毒鼠强急性中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6.
摘要 目的:探讨疏风解毒胶囊辅以综合管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及运动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COPD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患者均使用疏风解毒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n=42)予以常规干预,试验组(n=42)进行综合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指数(MRC)评分以及6分钟步行实验(6MWT)结果。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MRC评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器(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6MWT距离较干预前增加(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更优(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辅以综合管理干预可提高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肺功能,可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提升运动强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COPD 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CAT)中文版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中的价值,并 探讨其与BORD 指数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 年6 月至2012 年6 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 89 例COPD 患者,在急性期和稳定期分别进行CAT 评分及BORD 指数评分。将结果进行配对t 检验,评价CAT 量表对COPD 患者病情变化的敏感性,再进行相关性检验,评价其有效性。结果:配对t 检验显示CAT 评分在稳定期较急性期有明显改善(P<0. 01),与临床症状、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改善一致,CAT 评分分值与BORD指数相关性较好(r=0.541,P < 0.000)。结论:CAT 评分 是评价我国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敏感、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肺叶手术中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对减轻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组均常规诱导全麻气管插管,术中瑞芬、丙泊酚、维库溴铵泵住维持麻醉,A组于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 MG/KG。比较两组躁动得分、苏醒后(10 min、30 min、1 h、2 h、4 h、24 h)六个时间点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出血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的躁动得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叶手术中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以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危重症新生儿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AI)的发生率及其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日龄2天的危重症新生儿52例(其中早产儿23例,足月儿29例),根据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分为轻度危重组和重度危重组,分别检测其血清基础皮质醇和小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实验30分钟后的清皮质醇峰值。血清基础皮质醇15μg/dl为合并AI。结果:危重症早产儿基础皮质醇浓度及小剂量ACTH刺激实验前后皮质醇差值均较足月儿组低[(15.08±4.98)μg/dl vs(19.65±9.18)μg/dl,P=0.027;(12.06±3.71)μg/dl vs(19.09±4.75)μg/dl,P=0.000]。危重症新生儿合并AI的发生率为38.5%,其中早产儿组为47.8%,足月儿组为34.5%。AI组新生儿死亡2例,未发现AI与患儿的死亡率有关。结论:危重症早产儿肾上腺皮质功能较足月儿差。危重症新生儿合并AI的发生率较高,但与患儿的死亡率无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50例为脓毒症组,所有患者根据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n=49)和存活组(n=101),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的非脓毒症患者98例为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同时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并分析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炎性因子、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患者降钙素原(PC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脓毒症组,血小板计数(PLT)低于非脓毒症组(P0.05),两组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PCT、APTT、P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LT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两组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PCT、APTT、PT均呈正相关关系,与PLT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CRP无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PCT、APTT、PT水平明显上升,PLT水平明显下降,且均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