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6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255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621篇
  2007年   406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淮北平原杨-麦间作系统的小气候效应与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淮北平原的杨-麦间作系统的小气候效应与土壤水分的研究表明,在冬小麦发育的拔节期和灌浆期,林粮带状间作与对照地相比可以降低农田地面温度1-7℃,提高相对湿度2%-8%,农田日照时数减低量随间作为间距和时间而变化,在范围在4.1%-15.3%之间,农田林网可以提高相对湿度6.4%-11.6%,日照时数减少8.5%-11.75,农林 间作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幅度随间作密度而定,一般可提高含水率0.67%-3.875,农田林网的土壤含率与林带的方位和离林带的距离有关,在各个方位上均与离林带的距离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42.
土壤-植物系统中稀土元素与氮磷养分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植物系统中稀土元素与N,P养分交互作用属农田稀土安全性评价研究的前沿,土壤中稀土元素与N,P交互作用直接关系到稀土对农田土壤生产力的影响以及稀土对农作物的增产机理和生态环境安全性的评价,就土壤-植物系统中有关稀土元素与N,P交互作用的研究作简要综述,提出今后应加强作物根际,农田土壤表层以及植物体内稀土与N,P养分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43.
关于"一类多分子生化反应系统的极限环"一文的补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构造无穷大外境界线的方法应用Poincare-Bendixson环域定理解决了系统x=δ-xyn;y=xyn-ay/(y+b)存在极限环的充要条件,从而与文[1]共同完整地解决了此系统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944.
证明了两种群均具有常收获率或常投放率的Lotka-Volterra系统可以存在三个极限环。  相似文献   
945.
10种动物指数参考值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指数 ,是指动物各器官或各系统占其体重的百分数 [8] ,人们为什么要研究它呢 ,意义何在 ?原来 ,在人工养殖效果评估方面 ,在确定屠宰或捕捞的大小与时间的适宜度方面 ,在生理、病理分析时 ,在治疗时间和用药量等诸方面 ,都要涉及此类问题 ,正因为有研究的必要 ,因此国内外学者 ,在人 [6]、蚱蜢 [1 2 ]、海胆 [1 3]、鲫鱼 [9]、刺猬 [1 0 ] 、黄鼬[2 ] 、东北虎[7、8] 、蓝鲸[5] 和家猪[3] ……。都有过各项指数方面的报告 ,为丰富这一领域的内容 ,我们也测定了另外 1 0种动物的指数。1 材料和方法1 .1 种类  1 0种动物 ,6种是无脊椎…  相似文献   
946.
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新兴起的酵母双杂交系统,应用有效的酵母遗传学方法,快速、直接分析已知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能寻找、分离新的与已知蛋白相互作用的配体,发现新基因。在此基础上,相继出现了反向双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等多种新技术,为探索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作用的奥秘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947.
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是细胞介导免疫发生的关键调节因子,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由P35和P40两个亚基经二硫键连接而成.利用DNA重组技术,分别构建了含hIL-12p35基因和p40基因的重组转移载体质粒pAcAB3-p35和pAcAB3-p40.将两个重组转移载体分别与致死缺陷型线性化苜蓿丫纹液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BaculoGold LinearizedBaculovirus)基因DNA共转染昆虫细胞,构建出遗传稳定的重组病毒AcNPV-OCC-hIL-12(p35)与AcNPV-OCC——hIL-12(p40).将两种病毒分别感染Sf9细胞,取细胞培养物上清和细胞裂解物上清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IL-12p35和p40两基因均在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且能分泌至胞外.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48.
生物合成谷胱甘肽种间耦合ATP再生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重组大肠杆菌Ⅱ 1中的谷胱甘肽合成酶系和面包酵母WSH J7中的ATP生物合成酶系 ,构建了一个以葡萄糖为能源的种间耦合ATP再生系统。经过通透性处理的酵母细胞几乎不能消耗葡萄糖。在反应体系中添加 1mmol/LAMP和 0 0 5mmol/LNADH ,即可启动酵母的酵解途径。提高耦合系统中的葡萄糖浓度 ,可促进GSH的合成。当葡萄糖浓度为 40 0mmol/L时 ,系统内GSH浓度达到 1 0 4mmol/L(3 2 g/L)。Mg2 +缺乏时 ,耦合系统和外加ATP的非耦合系统均不能合成谷胱甘肽。耦合系统中Mg2 +与ATP形成螯合物 ,可能是导致耦合系统中GSH产量较低的原因。在耦合系统中补加Mg2 +,反应 6h时GSH浓度达到 1 4 3mmol/L(4 4g/L)。  相似文献   
949.
酵母RNA聚合酶ⅡRpb2和Rpb3两亚基间相互作用位点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S .pombeRNApolⅡ各亚基间体内装配成复合体的机制 ,本文首次用酵母双杂交系统鉴定了Rpb2和Rpb3两亚基间体内相互作用的位点。首先将Rpb2的 4个片段克隆至Gal4BD表达载体pAS2上 ,构建BD Rpb2片段融合蛋白重组质粒 ;同时将Rpb3克隆至Gal4AD表达载体pGADGH上 ,构建AD Rpb3融合蛋白重组质粒。其次 ,将pGADGHRpb3分别与pAS2Rpb2各片段重组质粒共转化到受体酵母菌Y1 90感受态细胞内 ,筛选并鉴定β gal活性阳性 (β gal+)的共转化子。最后 ,将β gal+共转化子中的Rpb2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并进行同源序列比较确定其在Rpb2中的位置。结果表明 ,Rpb2与Rpb3相互作用的位点位于Rpb2的 90 2~ 989aa肽段内  相似文献   
950.
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是细胞介导免疫发生的关键调节因子,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由P35和P40两个亚基经二硫键连接而成。利用DNA重组技术,分别构建了含hIL-12p35基因和p40基因的重组转移载休质粒pAcAB3-p35和pAcAB3-p40。将两个重组转移载体分别与致死缺陷型线性化苜蓿丫纹液蛾核型多角体毒(AcNPV BaculoGold Linearized Baculovirus)基因DNA共转染昆虫染昆虫细胞,构建出遗传稳定的重组病毒AcNPV-OCC-hIL-12(p35)与AcNPV-OCC^--hIL-12(p40)。将两种病毒分别感染Sf9细胞,取细胞培养物上清和细胞裂解物上清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IL-12P35和p40两基因均在昆虫细胞中获得表达,且 分泌至胞外,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