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植物生态学报》2014,38(6):585
为了探讨我国热带地区植物物候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利用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树木园12种热带常绿阔叶乔木植物2003-2011年物候观测资料结合同期月平均气温和降水数据, 运用积分回归分析方法, 筛选出影响海南岛12种乔木(8种本地种、4种引入种)展叶始期与开花始期的气象因素以及不同气象因素月值变化(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综合作用对这些树种物候期的动态影响, 最终建立积分回归-物候预测模型, 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热带地区植物物候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海南岛12种热带常绿阔叶乔木展叶始期与开花始期均对气候变化做出较明显的响应, 几乎所有的树种展叶始期与开花始期的发生都受到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多数树种展叶始期受展叶前冬季及春季气温影响显著, 且在临近展叶始期的月份, 气温的影响更显著。上一年秋季月降水量对各树种开花始期的影响比其他时段显著, 这验证了降水的滞后性假说。本地种展叶始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比其开花始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引入种则相反。各树种展叶和开花在受气温和降水综合影响最明显的月份(假设其余11个月份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不变), 月平均气温升高0.1 ℃、月降水量增加10 mm可使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提前或推迟1-3天。积分回归分析方法为解释海南岛热带常绿阔叶乔木物候与气温和降水的动态关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基于气温和降水与物候资料建立的积分回归-物候预测模型具有对气温和降水变化影响下物候响应的解释率和预测精度高(R2≥ 0.943)的优点, 对于预测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植物物候变化趋势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心肌缺血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心肌缺血程度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24例)。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IMA、cathepsin S、RBP4、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IMA、cathepsin S、RBP4与炎性因子、SYNTAX积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因素。结果: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越严重,血清IMA、cathepsin S、RBP4及炎性因子水平越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MA、cathepsin S、RBP4水平与炎性因子、SYNTAX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CRP、IMA、cathepsin S、RBP4水平是冠心病心肌缺血程度的影响因素(OR=1.702、1.183、1.881、2.003,P<0.05)。结论:血清IMA、cathepsin S、RBP4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及炎性因子有关,IMA、cathepsin S、RBP4可能与炎症反应共同作用参与冠心病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3.
证明了一类与传染病模型有关的积分方程解的唯一性,整体存在性和当t→∞时收敛到零的若干充分条件.利用Banach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存在性结果,利用一个新的积分不等式证明了收敛性结果.  相似文献   
64.
目的:在具有胸痛症状的患者中构建冠心病预测模型.方法:选取疑诊冠心痛的胸痛患者7981例,分为典型心绞痛组3636例、非典型心绞痛组3420例和非心绞痛性胸痛组92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最终确诊.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并对危险因素进行组合得出危险积分.研究三组人群最终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正确诊断率结果:(1 )30-49岁至≥70岁典型心绞痛组、非典型心绞痛组、非心绞痛性胸痛组3组男性冠心病比例分别增加26.9%、36.3%及38.4%,3组女性分别33.5%、41.0%及43.3%,典型心绞痛、非典型心绞痛及非心绞痛性胸痛患者比例逐渐增加.(2)青年至老年典型心绞痛组、非典型心绞痛组及非心绞痛性胸痛组3组低危组冠心病发病率分别增加41.6%、增加57.3%及增加39.9%,高危组分别由增加15.8%、增加6.7%及增加33.3%.典型心绞痛组、非典型心绞痛组及非心绞痛性胸痛组3组危险积分由1分至6分冠心病发病率分别增加45.3%、52.6%及54.4%.(3)冠心痛预测价值排序:在典型心绞痛分组中,男、女及不考虑性别情况预测值由78.5%至53.0%、64.4%至24.3%及72.5%至39.5%;在非典型心绞痛分组中,男、女及不考虑性别情况预测值由71.8%至37.0%、53.6%至27.8%及64.2%至32.9%;在非心绞痛性胸痛分组中,男、女及不考虑性别情况预测值由64.1%至50.0%、51.4%至35.0%及58.8%至43.2%.结论:随着年龄增加,胸痛症状越来越不典型.同一性别及胸痛特征分组中,同一危险分层及胸痛特征分组中,年龄增加冠心病可能性增加.同一性别及年龄段分组中,中年低危及高危,青年高危情况,胸痛症状越不典型冠心病可能性越小.同一危险积分分组中,胸痛症状越不典型则冠心病可能性越小.同一年龄段及胸痛特征分组中,男性冠心病概率大于女性,高危比低危人群冠心病可能性增加.同一胸痛特征分组中,危险积分得分越高冠心病可能性越大,年龄越小危险因素作用越突出.同一胸痛特征及异常心电图分组中,男性冠心病概率大于女性.24h动态心电图预测价值逐渐增大.同一性别及异常心电图分组中,胸痛症状越不典型,心电图预测价值越小.性别、年龄、胸痛症状、危险因素是冠心病的预测指标.简单观察的临床指标和冠心病发病率之间规律性明显,该模型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5.
《生物磁学》2009,(14):2662-2662
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仪器信息阳论坛升级为全新社区,由”仪器论坛”、”圈子”、”iLog博客”、”积分商城”和”积分加油站”五个模块组成。  相似文献   
66.
本文目的在于用定量分析技术研究虚步练习的疲劳过程中表面肌电图振幅与频率的变化。 实验发现坚持虚步直至疲劳过程中,股直肌与股外肌的IEMG均出现增加,肌电图功率谱向低频转移,及MPF减少。 股直肌与股外肌相比,坚持虚步过程中股直肌的IEMG较股外肌增加更为明显,而MPF的变化股外肌较股直肌更为显著。 此外,还观察到股外肌与股直肌肌电活动的“迁移”,即开始时股外肌电活动较股直肌强(肌电活动比为6∶4),以后逐渐过渡到二者的肌电活动相等(5∶5)。 文中着重讨论了股直肌、股外肌肌电图变化不同的原因。我们认为这可能由于股外肌在完成虚步练习中较股直肌起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中老年人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探讨长期有氧运动对中老年人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根据试验要求招募21名受试者,男女比例2:1,年龄53.23 ±8.12岁,对其进行两个阶段的有氧运动干预。第一阶段:以50%最大摄氧量运动8周。具体运动方式为慢跑(跑步机或室外),每周运动4次,每次运动1 h。第二阶段:以65%~70%最大摄氧量运动6周,运动方式同第一阶段。分别在运动开始前、第一阶段运动结束后和第二阶段运动结束后使用XTL-1型微循环显微镜对受试者左手无名指的甲襞微循环进行测试。结果:①第一阶段结束后受试者管袢形态积分值和总积分值与试验前相比显著性下降(P < 0.05),第二阶段结束后管袢形态积分(P < 0.01)、血流形态积分(P < 0.05)、袢周形态积分(P < 0.05)及总积分值(P < 0.05)与试验前相比都明显降低。(2)部分子指标:第一阶段结束后乳头积分值与试验前相比明显下降(P < 0.05);第二阶段结束后流速积分值(P < 0.05)、管袢畸形积分值(P < 0.05)、清晰度积分值(P < 0.05)、乳头积分值(P < 0.01)与试验前相比显著下降。结论: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使中老年人甲襞微循环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一定强度的范围内,运动强度越大中老年人微循环系统改善的程度越高,建议中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运动强度应不低于50%最大摄氧量。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厚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67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结果分2组:正常冠脉组(65例)及冠心病冠脉病变组(≥1支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50%)(102例)。同期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EAT厚度,并依据CAG图像计算Gensini评分、Syntax评分。结果:冠脉正常组和冠心病病变组EAT厚度分别为(3.89±0.2 mm)、(6.19±1.19 mm),冠心病病变组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01)。进一步分析EAT的厚度分别为5 mm、5-7 mm和7 mm时,Gensini评分分别为:7.21±7.73,37.80±29.55和62.77±27.26;Syntax评分分别为:7.13±7.70,19.71±7.27和24.95±4.31。EAT的厚度与Gensini评分(r=0.621;P0.001)、Syntax评分(r=0.689;P0.001)呈正相关。结论: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复杂程度评分Gensini评分、Syntax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9.
《生物磁学》2009,(7):1296-1296
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仪器信息网论坛升级为全新社区,由“仪器论坛”、“圈子”、“iLog博客”、“积分商城”和“积分加油站”五个模块组成。  相似文献   
70.
目标定位管理是将学校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定位于每一个学生,通过设置工作细项,设置奖罚目标,填写《班级日志》,来定位班级的具体日常工作,用量化积分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和习惯,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