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为了评估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LSH)和开腹次全子宫切除(TASH)对机体应激影响,选用以随机方式分为开腹次全子宫切除组(A组)、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组(B组)。取术前24h、术后24h和术后72h患者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中皮质醇(Cor)、甲状腺相关激素(FT3、FT4、TSH)水平的变化。开腹组内皮质醇水平于术后24h则高于术前(P=0.016),而腹腔镜组升高不显著(P=0.0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术后24h,两组病人FT3浓度下降,此时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术后72h,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术后24h开腹手术组FT4浓度低于同时点腹腔镜手术组FT4浓度(P=0.040)。术后72h两组均能恢复至术前水平(pA=0.412,pB=0.57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3)。TSH的比较: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比较术后24h均下降,术后72h又有所上升,但各时点变化均不显著(P〉0.05),且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比开腹次全子宫切除对机体的应激影响小。  相似文献   
42.
摘要 目的:对比七氟烷与丙泊酚维持麻醉对合并冠心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心功能、氧化应激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乐群院区麻醉科行全麻下LC的98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49,丙泊酚维持麻醉)和B组(n=49,七氟烷维持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认知功能情况[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P<0.05)。B组气腹后5 min、手术结束时SpO2、HR、MAP高于A组(P<0.05)。B组术后1 d、术后3 d MMSE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1 d CO、CI、LVEF高于A组(P<0.05)。B组术后1d SOD高于A组,MDA、T-AOC低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丙泊酚维持麻醉相比,七氟烷用于合并冠心病LC患者,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心功能、氧化应激损伤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3.
摘要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长沙市第一医院2019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行LC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全身麻醉)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呛咳和躁动的发生情况、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结束时(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术后即刻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呛咳发生率、躁动发生率以及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用于LC患者,可发挥气道保护作用,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患者血流的动力平衡,提高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44.
The sex of 59 adult Greater Flamingos (Phoenicopterus ruber roseus L.) was determined by laparoscopic exam of the gonads. Concomitant body weight (kg) and linear measurements (mm) of the culmen (bill), tarsus, middle toe, and wing were taken and compared for males vs. females. Although an overlap between sexes existed in all measurements, males on average were larger than females. Student's t-test indicated significant sexual differences for all five measurements. Thus, weights and linear measurements—especially tarsus, middle toe, and wing length—appear to be a useful parameter in determining an individual's sex in lieu of laparoscopic, feather pulp, blood chromosome, or fecal steroid analysis.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腹腔镜胆囊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75例接受LC的患者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均25例。术毕15 min,低、中、高剂量组分别预防性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0.1 mg/kg、0.15 mg/kg、0.2 mg/kg。比较各组拔管前(T_1)、拔管时(T_2)、拔管后5 min(T_3)、拔管后10 min(T_4)、拔管后30 min(T_5)血流动力学改变、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1时刻比较,各组T_2时刻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均明显升高(P0.05),但中、高剂量组T_3时刻后SBP、DBP、HR均显著下降,恢复至T_1时刻水平(P0.05),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剂量羟考酮的增加,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逐渐延长(P0.05);中、高剂量组拔管质量评分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而中、高剂量组间拔管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中、高剂量组追加镇痛药物的比例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羟考酮可不同程度抑制LC术后拔管期应激反应,0.15 mg/kg羟考酮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促进患者早期苏醒,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6.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46,给予开腹手术)和B组(n=52,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肝功能、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切口大小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总胆红素 (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B组术后3 d CD3+、CD4+、NK细胞、CD4+/CD8+高于A组(P<0.05),B组术后3 d CD8+低于A组(P<0.05)。B组术后3个月健康生活量表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虽低于A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虽然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更长,但切口小、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对患者免疫功能、肝功能损害更轻,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7.
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和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LC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七氟烷吸入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和联合组(n=49,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和Th1/Th2平衡相关指标、术后疼痛情况,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手术进镜时(T1)~撤镜时(T3)时间点,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先下降后升高,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术毕(T4)~术后24h(T5)时间点,两组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水平先升高后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T4~T5时间点,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先下降后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T4~T5时间点,对照组γ-干扰素(TFN-γ)水平、TFN-γ/白介素-4(IL-4)比值下降,IL-4水平升高(P<0.05);T4~T5时间点,联合组TFN-γ水平、TFN-γ/IL-4比值升高,IL-4水平下降(P<0.05);T4~T5时间点,联合组的TFN-γ水平、TFN-γ/IL-4比值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术后24 h,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先升高后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LC患者,可减轻机体氧化应激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Th1/Th2平衡,镇痛效果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倒刺线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治疗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石龙人民医院收治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穿孔缝线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可吸收缝线修补穿孔(n=57例),观察组采用倒刺线缝合修补穿孔(n=51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疼痛指标、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肠道屏障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穿孔缝合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肠道屏障功能指标血浆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穿孔修补术使用倒刺线缝合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能够一定程度降低腹腔镜下穿孔的缝合难度,并且可显著减少缝合和手术时间,从而加快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术后康复效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胆囊结石患者手术疗效、肝肾功能及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2)和研究组(n=63),对照组给予OC治疗,研究组给予LC治疗,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检测两组术前、术后肝肾功能指标及机体应激指标水平,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 Alb/UCr、NAG/UCr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后1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白蛋白(Alb)/尿肌酐(UCr)、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UCr降低(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3d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LC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安全有效,临床相关指标改善程度优于OC术式,术后肾功能恢复更快,且对患者肝功能、机体应激程度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最佳适宜范围及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拟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1组、2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30例。试验1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维持在56~65 mm Hg,试验2组PaCO_2维持在46~55 mm Hg,对照组PaCO_2维持在35~45 mm Hg。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气腹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气腹前10 min(T_1)、气腹后1 h(T_2)、气腹后2 h(T_3)、放气后15 min(T_4)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气道峰压,计算动态肺顺应性、氧合指数,记录皮下气肿、呕吐、烦躁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_2、T_3时心率(heart rate,HR)、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肺动态顺应性(lung dynamic compliance,Cdyn)均明显升高,P_(max)明显下降(P0.05);与T_1相比,试验组T_2、T_3时HR、气道峰压(Pmax)、PaO_2均升高,Cdyn下降(P0.05);与试验2组比较,试验1组HR、P_(max)明显更低,PaO_2、Cdyn明显更高(P0.05),但三组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_2、T_3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Qs/Qt均升高,氢离子浓度指数(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pH)、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下降;与T_1相比,试验组T_2、T_3时PaCO_2、Qs/Qt均升高,pH、MAP下降;与试验2组比较,试验1组PaCO_2、PaCO_2明显更低,pH明显更高(P0.05),但三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30 min和1 h,试验组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以及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较对照组更低,而试验1组较试验2组明显更低(P0.05)。三组并发症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973,P=0.9954)。治疗后,试验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试验1组又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长时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在保障氧合同时降低气道压改善肺的顺应性,可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