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1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3944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662篇
  2011年   724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706篇
  2008年   874篇
  2007年   677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698篇
  2004年   666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615篇
  2001年   556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442篇
  1998年   335篇
  1997年   322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252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借助于5'和3'末端删切后重建的IL-2R a链基因调控区次级克隆,在体外合成有放射性同位素参入的反意义RNA探针与总RNA进行液相杂交,结果表明TPA或PHA分别活化的T细胞在IL-2R a链表达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有选择地利用了调控区内分别为-58(5')和+1(3')位两个转录起始点中3'转录起始点。热休克使PHA活化细胞更明显地利用+1位点。PHA诱导Jurkat细胞表达IL-2RamRNA斑点杂交证实,Jurkat细胞在活化16小时表达IL-2Ra基本达到高峰,至24小时已明显下降。根据这一规律提取PHA诱导活化15小时的Jurkat细胞S100和NE,进行有关结合蛋白的研究,初步结果显示磷酸纤维素柱的KCI洗脱组分中存在着DNA结合蛋白,有关结合蛋白性质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92.
<正>前言 毒原性大肠杆菌(ETEC)为引起霍乱样水性腹泻的肠道病原菌,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去流行地区的旅行者也多为此而烦脑。在机场检疫所申报的腹泻症的20—30%为ETEC所致。由与海外航渡无关的集体食物中毒和散发性腹泻症中也能分离出本菌。其分离率由散发事例中水样腹泻的百分数推算。除人之外,也是牛、猪和羊等家畜的重要下痢病原菌。 然而,该ETEC用通常的生化学和生物学试验与常住大肠杆菌不能区别。只能通过毒素的产生性  相似文献   
93.
 前文~[1]曾报道广西一个α,β地中海贫血复合家系的血红蛋白组成及α珠蛋白基因分析结果,并讨论了各成员可能的β珠蛋白基因结构情况。本文利用先进的PCR即基因扩增技术,结合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及扩增后直接测定DNA序列的技术,进一步研究并彻底搞请了该家系各成员的β珠蛋白基因结构情况。结果显示:母亲及两个弟弟都是编码子41—42TTCT四个碱基缺失造成框架位移所致β地中海贫血的杂合子。父亲与先证者的β基因均属正常。前三个成员均为α地贫复合β地贫,其α与β珠蛋白链合成的不均衡状态得到改善,贫血症状也明显轻。  相似文献   
94.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K1)经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变和6-巯基鸟嘌呤(6-TG)选择,得到稳定的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缺陷细胞株,酶活性仅为野生型的6.5%。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和电脉冲法向HPRT-细胞转移人宫颈癌细胞(HeLaS_3)基因组DNA,纠正了CHO细胞的HPRT缺陷。酶活性提高了6.9倍,达到野生型的45%。用Alu序列探针进行分子杂交,证实经过基因转移并连续传代15次以上的受体细胞中含人DNA序列。表明人的有关基因已稳定地整合到CHO细胞的染色体中。  相似文献   
95.
肺炎支原体     
<正>前言 一般认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ce,M·P)引起发病及产生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宿主,而与M·P的致病性程度无关。因此,在M·P感染的DNA诊断中,关键是采用对M·P有高度特异性的DNA探针,而不必对病原性因子进行DNA诊断。以前有关在感染初期起重要作用的细胞粘着蛋白(PI蛋白)等的DNA的特异性探针曾有过报导,但在菌种鉴定时,如果用核糖体RNA(rRNA)的互补DNA作为探针,则可在很短的碱基链上显示出高度的特异性,故甚有实用价值。本文对以M·P 16S rRNA互补的单链DNA作探针,通过RNk-DNA杂交检测M·P的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6.
<正>军团菌(Legionella)通过人呼吸道吸入,引起呼吸器官感染。嗜肺性军团菌(L·Pneumophila)的典型症状是肺炎,且多发展成重症肺炎,但是由L·feeleii引起的庞带蒂亚克(pontiac)热并不引起肺炎,表现为皮疹,发热,头痛、关节痛等剧烈全身症状,常疑为病毒性疾病,一般数天即可治愈。 由于对L·feeleii的病原因子尚不完全了解,本文从迄今为止有关嗜肺性军团菌的报导中,就有关病原因子的内容作一介绍。另外,军团菌属自命名以来,在约10年的时间内,共报导了包括亚种在内的27个菌种,这些菌种从外形上无法鉴别,因此,本文后半部分将介绍用DNA进行检测和检定的快速诊断法。  相似文献   
97.
分枝杆菌     
<正>一、分枝杆菌和分枝杆菌病 目前分枝杆菌的DNA诊断的靶物质并非是与分枝杆菌病原性直接相关的因子,而是核糖体RNA(rRNA)。分枝杆菌包括结核杆菌群、麻风杆菌和非定型分枝杆菌,分枝杆菌病则为由这些细菌引起的以慢性细胞性炎症为特征的感染症。为目前细菌感染症中最重要的传染病。日本每年有数千人因结核病而死亡,需要治疗的患者也有十几万人。在发展中国家,在最近的将来没有克服该病的希望。全世界患者达1600万—2000万人,每年因结核病而死亡者计有300万人。 非定型分枝杆菌的毒性比结核杆菌弱,故作为病原菌一直被忽视,但最近因发现其中有引起条件感染症的菌种而始引入注目。尤其在美国的AIDS患者中普遍检测到该菌。该菌的问题焦点是既存的抗结核制剂对大多数菌种无效。在AIDS患者中多  相似文献   
98.
El Tor型霍乱弧菌及其细胞壁缺陷型分子遗传学背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l Tor 型霍乱弧菌(以下简称 El Tor 弧菌)可以在人工培养条件下长期存活。当微环境改变时可形成细胞壁有不同程度缺陷的菌株如抗噬菌体突变株或 L 型菌株。我们以 DNA 酶切图谱和 El Tor 弧菌溶血素、神经氨酸酶基因探针杂交图谱为参数对 El Tor 弧菌的野生型及其细胞壁缺陷型变异株在遗传背景上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提示细胞壁缺陷型菌株与其野生型在DNA 水平上高度同源。此外,文中还介绍了一种从 L 型菌株中制备 DNA 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孟祥女  张贵寅 《遗传学报》1990,17(6):411-417
  相似文献   
100.
蚜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原  袁锋 《昆虫知识》1996,33(5):306-310
蚜虫是一类重要经济昆虫,大多是经济植物害虫,但有些是重要的资源昆虫,如五倍子蚜,由于其体小、生活周期复杂、有多态现象及生物型的分化,故仅依靠形态特征常难以区分近缘种类,更不用说种下生物型的区分。从70年代以来,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被广泛地用于蚜虫的系统学研究,本文对采用过的蚜虫分子系统学方法、研究过的蚜虫种类、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进行了综述。1蚜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纵观蚜虫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史,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阶段。从对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的10余年间,以酶蛋白的电泳分析为主,从80年代后期以来,则以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