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血浆中检测游离氨基酸含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讨论了液相色谱法、氨基酸分析法、液质联用技术等几种血浆中氨基酸的检测技术,并介绍这些技术在氨基酸检测中的应用,为建立血浆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建立以PITC法和AQC法为柱前衍生试剂测定血液和尿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Waters-e2695操作系统,色谱柱为Shim-vp,ODS(250mm×4.6mm,5μm)(日本,岛津公司),以甲醇/乙腈/水和醋酸钠溶液(pH 6.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别采用紫外和荧光检测器对血液和尿液中游离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两种衍生化方法灵敏度好、分离度高,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r>0.990 0),准确度高(平均回收率为75.1%~127.0%),进样精密度好(RSD为0.12%~3.42%)。PITC法在尿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测定中显示了良好的测试准确性;而AQC法测定尿液中组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超出线性范围,需要对尿样的前处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以上用拉丁文正体。病毒一律用正体,首字母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前3个字母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例如:BamHⅠ、HindⅢ、  相似文献   
994.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预测大豆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大豆氨基酸测试中的应用,寻找一种快速的检测方法,以167份大豆[Glycine max(L.)Merr.]种子为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FT-NIRS)对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的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天冬氨酸(R2CV=0.85)、谷氨酸(R2CV=0.86)、丝氨酸(R2CV=0.82)、甘氨酸(R2CV=0.89)、酪氨酸(R2CV=0.83)、苯丙氨酸(R2CV=0.78)、异亮氨酸(R2CV=0.86)和色氨酸(R2CV=0.81)及15种氨基酸总和(R2CV=0.82)可利用FT-NIRS准确预测;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胱氨酸检测模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用来进行相对含量的估测;而对组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和蛋氨酸的预测不准确。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利用FT-NIRS技术预测大豆主要氨基酸组分是稳定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5.
氨基酸为两性化合物,以内盐形式存在,其水溶液的pH值与其等电点(PI)相等。可用其解离常数通过有关计算式计算出氨基酸的等电点。  相似文献   
996.
王桂兰 《动物学研究》2005,26(5):533-53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熊郁良研究员主持研究的“烙铁头属蛇毒结构与功能研究”荣获200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该项目利用我省丰富的烙铁头属蛇毒资源条件,从1985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多项基金资助下,重点对烙铁头蛇毒血小板活化素TMVA,与血栓、冠心病相关的纤溶组分、激活纤溶组分、凝血酶样酶和止血组分、L-氨基酸氧化酶、去整合素、磷脂酶A等进行较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开发利用研究,首先报道烙铁头蛇毒纤溶组分,为血栓第二代治疗药物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篇,被国内外引用65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4次。其中作为筛选血小板活化药物模型和诊断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试剂的TMVA已临床应用,被证明优于目前国内外常用ADP、AA和PAF。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天然牛黄中游离氨基酸分析及药用机理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晓荣 《氨基酸杂志》1990,(3):39-40,16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