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41.
目的 评价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传导通路对低压灌注缺血后处理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8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C组(对照组,不给予缺血后处理)、PB组(缺血后处理组)、D、PD1、PD3、PD9组分别于腹主动脉开放前1min鞘内注射DMSO 20μl、PD98059 1μg(20μl)、PD98059 3μg(20μl)、PD98059 9μg(20μl)之后进行缺血后处理及PD组(腹主动脉开放前1min鞘内注射PD98059 3μg(20μl),之后不行缺血后处理).分别于再灌注1、3、7、28d时采用Tarlov评分评价后肢运动功能.每组于再灌注1d时处死6只动物,取L3~5节段脊髓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p-ERK1/2 及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1、3、7、28d,PB组Tarlov评分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缺血后处理可以明显上调p-ERK1/2及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下调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P<0.05),而这些调节作用可以被ERK1/2阻断剂PD98059抑制.结论 p-ERK1/2在低压灌注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的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不同血流阻断方式对荷瘤小鼠肝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Suspe-nded operation,SO)、肝门阻断组(Occlusion of the portal triad,OPT)、保留肝动脉持续阻断门静脉(Occlusion of portal vein,OPV)各8只。采用门静脉注射肿瘤的方法建立肝癌模型,建模后3天采用阻断范围为左外叶和中叶、阻断时间为60分钟的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复流后5天后,通过测量3组对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以及病理学变化来评价不同血流阻断方式对肝细胞功能影响的程度。结果:门静脉注射小鼠肝癌细胞8天后,对照组测量小鼠正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值为66.5±22.3 IU/L,OPT组值为276.3±80.5 IU/L,OPV组值为89.6±28.4 IU/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测量小鼠正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值为301.3±126.7 IU/L,OPT组值为1126.4±285.5 IU/L,OPV组值为438.6±150.7 IU/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病理组织学OPV组肝细胞损伤程度明显较OPT组轻。结论:保留肝动脉持续阻断门静脉可以减轻荷瘤小鼠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3.
目的:探讨超声、CT检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以提高甲状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搜集213例甲状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超声资料,及其中的127例患者CT资料,并分析各自的临床、超声和CT表现特点,并将相关的超声、CT与手术病理对照比较.结果:超声、CT在诊断良、恶性肿块在结节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钙化、包膜侵犯、边界、病灶形态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甲状腺肿块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CT单项诊断符合率(P<0.05).联合诊断肿块的定性能力优于超声、CT单项检查(P<0.05).结论:超声和CT均能较好的诊断甲状腺肿块病变,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甲状腺肿块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改进大白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方法并研究肝癌组织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作用。方法:用特殊技术方法制备高浓度细胞悬液,分别以27号注射针头向动物肝脏左中叶注射0.3 mL,制成动物肝癌模型。待肿瘤细胞种植成功至实验标准后,阻断肝左中叶之供血和门静脉60分钟,恢复血流至各个实验时间点。检测癌组织中CAT和SOD浓度的改变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全部动物肝脏VX2细胞悬液注射后均种植成功但每组动物中有2-3只出现肿瘤细胞外溢和种植。种植成功之肿瘤组织缺血再灌注后CAT浓度明显降低且至1天达最低水平。SOD浓度在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均明显降低而肝癌组织在再灌注后7天气浓度仍然保持较低水平。在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均有增加,但在后者更为显著。结论:以特殊外科方法直接向肝组织内注射VX2细胞悬液能够成功制作大白兔肝癌模型。缺血再灌注可以导致组织的细胞凋亡,但对肝癌组织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45.
目的:观察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段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和模型组(M组),每组分为5个亚组,包括2h、6h、12h、24h、48h,每亚组大鼠5只.观察各组血NGAL,β2-微球蛋白及血尿素氮,肌酐的变化.结果:M组血NGAL于再灌注损伤后早期(2h)即开始升高,于24h达高峰,至48h仍高于正常(P<0.05);β2-微球蛋白于12h升高至48h达高峰(P<0.01);尿素氮于6h升高于48h达高峰(P<0.01);而血肌酐则于48h才显著升高(P<0.05).病理显示:M组2h时可见受损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扩张、刷状缘消失,至6h时少量上皮细胞脱落、变性甚至坏死,管腔内可见坏死脱落的细胞碎屑,蛋白管型出现,12h时可见间质水肿压迫至管腔明显狭窄,于24h、48h可见蛋白管型显著增多.结论:血NGAL可作为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敏感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6.
付艳东  赵翠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5):6992-6994,6968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artery intervention,PCI术)是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但临床观察显示PCI术后经出现慢血流、无复流,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心肌酶学的升高,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减少PCI术后的心肌损伤是改善冠心病患者经PCI术后预后的关键。目前研究认为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心肌再灌注时与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细胞内Ca2+超载、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微血管损伤、粒细胞浸润以及心肌细胞的凋亡等多方面的作用有关,而PCI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治疗方面主要有药物与器械两方面。本文就PCI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保护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探讨宫颈癌热灌注化疗栓塞的治疗作用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34例宫颈癌病人进行子宫动脉热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分析肿瘤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周围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因素对介入治疗的影响。结果:经过对临床疗效的多因素分析肿块大小对治疗效果影响最大,其次为病理类型。其余影响较小。结论:宫颈癌热灌注化疗栓塞术是治疗宫颈癌的一种适合疗法,尤其适用于肿块较小的病人。可以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增加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148.
目的:研究高氧液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结扎-开放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Sham组)只穿线环绕LAD不结扎;吸氧组(OX组)结扎前30 min经鼻吸纯氧2L/min;在结扎LAD前30 min分别静脉注射HO 10 ml/kg(HO1组)、20 ml/kg(HO2组)。于结扎LAD前即刻(T0,基础值)、开放LAD前即刻(T1)、再灌注60 min(T2)及再灌注120 min(T3)时记录HR和MAP,于T3时抽取动脉血样3 ml,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I(cTNI)的活性和IL-6和TNF-α的浓度,并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I/S组与T0时比较,T 1-3时各组HR、MAP进行性下降(P<0.05);三组间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S组血清CK、cTNI、IL-6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 0.01);与OX组比较,HO2组上述酶及炎症因子浓度显著下降(P<0.01),心肌梗死范围减小(P<0.05)。结论:高氧液预处理可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9.
包涵体膜蛋白在沙眼衣原体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确定假定蛋白CT440在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中的定位及特征,本研究采用PCR方法从D型沙眼衣原体的基因组中扩增Ct440基因,克隆入pGEX-6p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GEX-6p/Ct440原核表达重组体,重组体转化到XL1-blue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ST-CT440.纯化后的CT440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体,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测定抗体的特异性.特异性抗体用于分析CT440蛋白在衣原体感染细胞内的定位、表达时相特征及其对衣原体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CT440蛋白定位于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上,为沙眼衣原体包涵体膜蛋白;该蛋白在衣原体感染12h后开始表达,直至持续到整个感染周期;转基因在胞浆表达的CT440融合蛋白不影响其后的衣原体感染.本实验为深入研究衣原体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阐明衣原体致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蜂胶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研究蜂胶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对脑组织内IL-1β、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蜂胶黄酮能够减少MCAO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P〈0.05)。结论蜂胶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