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4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实验用免疫印迹法纯化的抗EBNA亚型抗体,结合显微荧光分光光度检测技术,检测在不同感染状态下,三种亚型EBNA抗原在细胞中的表达程度。结果表明,处于潜伏感染状态下的Raji细胞EBNA-1表达量较大,经巴豆油和正丁酸诱导进入钝挫感染状态后EBNA-1表达减少,而EBNA-2的表达增强。B_(95-8)细胞也有相似的趋势。表明EB病毒的激活可能与不同EBNA亚型表达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52.
我们用免疫胶体金色埋前标记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了人胚肺细胞(HEL)内,人巨细胞病毒(HCMV-AD_(169))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ⅠSM_(44))抗原表达的影响,旨在探讨在细胞这一微生境内,一病毒对另一病毒可能发生的影响。电镜下计数HSV-1组和HCMV HSV-1组特异性结合金颗粒数得HSV-1组为657个,HCMV HSV-1组的总数为283个。t检验P<0.01,差别非常显著。并且HSV-1组细胞的胞浆中的病毒颗粒,比HCMV HSV-1组明显多。荧光显微镜下:HSV-1组阳性细胞数为689个HCMV HSV-1组只有484个,经poisson分布u检验,P<0.01,差别非常显著。免疫荧光实验还表明:HSV-1组,抗血清在1:320时仍有荧光清晰的阳性细胞,而HCMV HSV-1组,抗血清在1:160时,却无荧光阳性细胞。细胞病变效应(CPE)动态观察显示:HSV-1组8小时即有细胞病变,24小时蔓延整个单层;而HCMV HSV-1组超感染14小时才有细胞病变。24小时约有75%细胞受累。结果表明HCMV对HSV-1的抗原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抑制作用的可能机理及其在分子生态学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3.
<正>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其流行以福氏菌群为主,在发达国家则以宋内氏志贺氏菌较多。由志贺氏Ⅰ型和福氏志贺氏菌引起的菌痢特别严重,且后者常引起慢性感染。痢疾菌的感染力较强,约为10-100个菌,ID50<1000个菌。由于菌痢的发病率高,感染性强,感染剂量小,血清型多,以及抗药性菌株的增加。因而对它的防治,在发展中国家就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多年来人们在痢疾菌苗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现就其保护性抗原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4.
将编码Vi抗原的基因克隆到减毒的鼠伤寒沙门氏菌中组建的基因重组株Vi4072,以3×10~8CFU一次口服感染Balb/C小鼠,4天后按7,14,21,28,35,42,49,56,63,70天的间隔收集分离小鼠的集合淋巴结,肝,脾.鉴别是否有本菌出现,并检测血清和小肠匀浆液中的vi抗体.结果表明,感染后49天仍可从脾中分离到该菌;70天仍可从血清和小肠匀浆液中测出vi抗体。  相似文献   
55.
大鼠脑突触质膜糖皮质激素受体样抗原的免疫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红  王福安 《生理学报》1993,45(2):186-189
本文利用ABC金标记法(受体-抗受体中的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马抗鼠IgG-金标链霉亲和素),首次在电镜下观察到大鼠脑突触质膜的外表面存在有糖皮质激素受体样抗原,为神经细胞膜上可能存在有糖皮质激素受体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背景】淋病是我国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感染淋病奈瑟菌可促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的传播和感染。目前我国淋病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随着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亟须研发保护性疫苗来防治淋病的传播和感染。【目的】分析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NG)肽基脯氨酰异构酶(peptidyl-prolyl isomerase, PPIase)蛋白的高级结构和表位,探讨其作为疫苗和分子诊断靶点的潜力。【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PPIase蛋白的极性、亲水性、柔韧性、表面可及性、二级和三级结构,以及T、B细胞表位等;用pET32a(+)质粒构建PPIase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并纯化蛋白,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和超声波破碎的NG全菌抗原分别免疫BALB/c小鼠,收获免疫血清;制备NG全细胞抗原,分别以全细胞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重组PPIase蛋白血清抗体与NG全细胞表面抗原的结合情况。【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57.
丁型肝炎病毒(HDV)属于缺陷性RNA病毒。HDV RNA是由单链基因组RNA和互补的反基因组RNA组成的闭合环状分子,具有酶活性,能自身催化断裂,进行滚环式复制。反基因组上的可读框编码大小两种抗原。HDV的装配需要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帮助,其包膜是HBV表面抗原。HDV感染者可同时有HBV感染,这种双重感染可加重肝脏损害和病情。  相似文献   
58.
马立克病病毒群共同性抗原P79蛋白质基因的鉴定和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9.
摘要 目的:分析铜蓝蛋白(CER)、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关系及对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接诊的16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尿白蛋白定量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200 mg/24 h,102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200 mg/24 h,67例)。比较两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及血清CER、SCCA水平,分析CER、SCCA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关系。随访12个月,观察病情进展,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CER联合SCCA对病情进展的预测效能。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均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ER、SCCA水平均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CER、SCCA水平均与Scr、BUN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FR、CER、SCCA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CER联合SCCA预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AUC为0.925,明显大于GFR的0.620(P<0.05)。结论:血清CER、SCCA水平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呈负相关,联合预测病情进展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相似文献   
60.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检测对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因绝经后出血就诊的92例疑似子宫内膜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EC患者48例(EC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44例(良性组)。比较两组CA125、CA199、NLR及PLR水平,对比两组子宫内膜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子宫内膜容积(EV)变化及血流信号分布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CA125、CA199、NLR及PLR检测对绝经后EC的诊断效能。结果:EC组CA125、CA199、NLR及PLR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0.05)。EC组三维超声参数VI、FI、VFI及EV均高于良性组(P<0.05)。EC组血流信号Ⅱ级占比25.00%,Ⅲ级占比70.83%;良性组血流信号Ⅱ级占比88.64%,Ⅲ级占比2.27%。EC组血流信号Ⅱ级占比低于良性组,血流信号Ⅲ级占比高于良性组(P<0.05)。两组血流信号0级、Ⅰ级比较无差异(P>0.05)。ROC结果显示五项检查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4(95%Cl:0.902~0.985),具有更优的诊断效能(敏感度为89.10%、特异度为91.80%)。结论:CA125、CA199、NLR及PLR检测联合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EC效果显著,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