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王华  张正线 《遗传学报》1995,22(6):413-423
葡萄糖转运蛋白是一个在结构上相似功能上不同的多基因家族(GLUT1-GLUT5)。由于这一组蛋白和体内的葡萄糖利用有关,因此被认为是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抗性)的一个候选基因。本文比较了不同种生物这一基因家族的氨基酸和核苷酸顺序;推测了亲水性和疏水性分布;计算了蛋白质和核苷酸的进化距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分子进化树。研究表明:这一基因家族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极为相似的亲水性和疏水性分布以及结构的对称性。提示这一基因家族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并可能通过基因的重复而形成。这一进化机制可能有利于氨基酸结构的稳定及抵抗突变的作用。由于邻元法构建的进化树其分支长度存在差异,提示在这一基因家族的进化过程中,各分支上的进化速率并不相同。蛋白质进化距离和核苷酸进化距离所构建进化树的差异提示了在基因组中可能存在隐匿替换。两种方法构建的进化树都提示了GLUT1、3、4在结构和功能上要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22.
用蛋白质工程方法改变葡萄糖异构酶最适pH和最适温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寡核苷酸诱导的定点突变方法构建了葡萄糖异构酶基因的突变体(N184D和A198C)。含突变体的重组质粒pTKD-GI1(N184D)和pTKD-GI2(A198c)在E.coliK38菌株中表达,用DEAE-Sepharose FF和Sephacryl S-300HR柱层析分离纯化突变酶。与野生型葡萄糖异构酶比较实验表明:(1)突变酶N184D的最适pH值下降了1个单位;等电点下降了0.6个单位  相似文献   
23.
用胶原酶法分离胰岛细胞、超速离心法提取中国地鼠胰岛和肝脏细胞膜蛋白,SDS电泳、WesternBlotting分离GLUT后,应用GLUT2抗体免疫结合法测定GLUT的含量与分子量,同时测定了动物血糖、尿糖和血浆胰岛素的含量、显微镜下直接计数了胰岛细胞总数。结果表明:NIDDM发病后,自发NIDDM中国地鼠胰岛细胞GLUT含量减少,与GLUT2抗体反应明显减弱,但肝脏GLUT无明显变化。胰岛细胞总数发病前后大体一致。而血糖、尿精及血浆胰岛素浓度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4.
三褶脉紫菀中的新二萜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褶脉紫菀(AsterageratoidesTurcz.)系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遍布全国,是民间常用的中药,有清热解毒、祛痰镇咳的功效[1,2]。化学工作者们曾从其同属植物紫菀(AstertararicusL.f.)中分离到紫菀酮(shionone)、槲皮素(quercetin)、无羁萜(friedelin)、表无羁萜(epifriedelinel)、毛叶醇(lachnophyllol)、乙酸毛叶酯(lachnophyllolacetate)、茴香醚(anethole)以及紫菀三萜皂甙[2—4]…  相似文献   
25.
黑曲霉突变株葡萄糖淀粉酶中一型GAI舍糖量为17.6%。氨基酸分析表明,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包括酰胺)占20.3%,苏氨酸和丝氨酸占25.1%,三种碱性氨基酸占6%。紫外光谱在278nm和250nm处分别有最大和最小吸收;其荧光光谱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84nm与342nm;远紫外CD谱表现为一双负峰;在溶液中的构象是α-螺旋10.6%,β折叠16.3%和无规卷曲73.1%。  相似文献   
26.
本文报导了根霉属(Rhizopus) 9个菌株天然态及解聚态可溶性蛋白、酯酶同工酶、葡萄糖淀粉酶和SOD电泳图谱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图谱和酯酶同工酶谱能显示五种已知供试菌种间的差异,尤其酯酶同工酶谱还能显示米根霉两个供试菌株之间的微小差异。经综合分析全部试验结果后得出的系统树图显示了9个供试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并为未知菌株F1(BR12)和Q303提供了鉴定和命名依据。文中首次报导了根霉的SOD同工酶,并对蛋白质和酶电泳图谱用于根霉分类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以清栓酶、川芎嗪为抗栓剂加入葡萄糖中,经紫外线氧透照仪照射后输入静脉,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单用抗栓剂组作对照,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发现抗栓剂加紫外线氧透照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经紫外线氧透照后的葡萄糖作为载体,有分解出氧原子以提高血氧含量改善脑组织的缺氧状态,并有激活清栓酶和川芎嗪的效应。  相似文献   
28.
以棉铃虫初孵幼虫为供试虫,用合成饲料和天然饲料两种饲毒法,CS3ab-1991(毒力效价Ha 15000IU/mg)为标准品对Bt 8010粉剂进行毒力测定,饲毒后的供试虫在30℃恒温下培育72小时,合成饲料饲毒法测定的CS3ab-1991 LC50=108.6±10.8μg/ml,Bt8010 LC50=197.1±15.6μg/ml,毒力效价8273.1±715.8Ha IU/mg,天然饲料饲毒法测定的CS3ab-1991 LC50=406.3±47.5μg/ml,Bt8010 LC50=705.0±86.8μg/ml,毒力效价8633.2±871.8Ha IU/mg。  相似文献   
29.
选育出两株利用葡萄糖废母液生产酒精的菌株S_(995)和S_8。S_(095)用于70%母液和30%糖蜜混合连续酒精发酵,醪液中酒精份平均可达10.1%。S_8用于50%、70%母液和50%、30%玉米糖化醪混合生产酒精,醪液中酒精份可达12.37%(实验室数据)和10%(实际生产数据)。  相似文献   
30.
为了减少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使用,本研究利用无机磷培养基对富磷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根际微生物进行筛选,获得一株对磷酸三钙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真菌菌株JL-1,经鉴定为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通过检测菌株JL-1在溶磷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磷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变化发现,该菌株在无机磷培养基中,发酵液pH值与葡萄糖酸含量、pH值与磷含量以及葡萄糖酸与磷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且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磷酸三钙颗粒表面存在被侵蚀痕迹,深入分析发现菌株JL-1通过分泌葡糖糖酸实现侵蚀磷酸三钙与溶磷的目的。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发现,菌株JL-1溶解磷酸三钙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硫酸铵。葡萄糖含量、磷酸三钙含量和温度是影响菌株JL-1溶磷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葡萄糖29.8 g/L,磷酸三钙7.1 g/L,温度31.9℃的条件下,菌株JL-1在无机磷培养基中的溶磷能力达到最佳,溶磷量达到1 194.15 mg/L,是初始值的近3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