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62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花生种子吸胀6h后胚轴DNA中有~3H-胸苷掺入。咖啡因和羟基脲均对6~12h的~3H—胸苷掺入具强烈的抑制作用;当12~24h时,咖啡因的抑制作用较大;但30h以后,羟基脲的抑制作用超过咖啡因。双链DNA放射性从种子吸胀9h后迅速上升,单链DNA放射性在吸胀12h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峰。但在吸胀12h后,单链DNA形成和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  相似文献   
32.
33.
34.
【背景】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广泛污染粮谷类作物的一种雌激素类真菌毒素,不仅给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还能通过食物链对人和动物健康造成危害。【目的】从微生态制剂中筛选获得能够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株,优化其脱毒条件,测定其在饲料中的实际脱毒效果及对饲料中植酸、维生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从微生态制剂中分离出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 (cell counting kit-8, CCK-8)测定菌株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产物的细胞毒性和雌激素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离株在培养基和饲料中的解毒效果,以及分离株在霉变的豆粕、麸皮和成品饲料中固态发酵前后维生素的含量变化,通过三氯化铁比色法测定饲料脱毒前后植酸的含量变化。【结果】从微生态制剂中筛选出一株通过分泌胞外酶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PA26-7,该菌株在培养基起始pH 4.0-8.0、培养温度25-60℃条件下均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产物的细胞毒性和雌激素活性均较ZEN弱。PA26-7经固态发酵72h后,饲料原料(豆粕和麸皮)及霉变的成品鸡...  相似文献   
35.
羟基磷灰石(HAP)常用作分离蛋白质、酶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介质。球形羟基磷灰石(S-HAP)的制备方法多为喷雾干燥法和惰性基核包覆法。我们用新建立的一种湿化学反应——成形法制备实心、均质的 S-HAP。其要点是:将含钙盐、磷酸盐、羟基提供剂和成形剂等的混合液置于水浴或微波场中加热反应而得。它是集水解、均相沉淀、成形和改性于同一过程的全新方法,一步反应即获得 S-HAP,方法细节将另行发  相似文献   
36.
为了研究miRNA如何介导饲料维生素D3在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JAK-STAT通路中调节免疫应答的机制,选择黄颡鱼幼鱼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了3组维生素D3浓度分别为1120、3950和16600 IU/kg的饲料,开展了为期12周养殖实验,养殖实验结束后进行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攻毒实验。对攻毒后的头肾和脾脏组织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并对差异表达miRNAs进行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富集分析,发现miR-194a的靶基因富集在JAK-STAT信号通路中;进一步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miR-194a对靶基因jak2a和tyk2具有靶向性调控的关系,能够发挥对jak2a和tyk2的抑制作用;通过体外巨噬细胞实验,在细胞中同样检测到miR-194a可以响应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活性维生素D3,并对靶基因jak2a与tyk2同样发挥抑制作用;通过进一步对靶基因在JAK-STAT通路中的下游基因表达检测,发现随着JAK-STA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37.
磷脂酶(phospholipase)是一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的磷脂水解酶,也是一类重要的信号转导酶。而磷脂酶A1(PLA1)在植物应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研究鲜见报道。研究从桑树(Morus alba L.)中克隆了磷脂酶PLA1的1个亚型MaPLA1-2D基因,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组织表达、胁迫诱导表达和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桑树PLA1-2D亚型基因包括4个成员,命名为MaPLA1-2D.1~MaPLA1-2D.4。4个基因在桑树根和叶中高水平表达,蛋白亚细胞定位在叶绿体。序列和进化分析表明MaPLA1-2D基因4个成员与拟南芥AtDAD1基因的保守结构域序列具有较高相似度且进化关系紧密。MaPLA1-2D基因4个成员的启动子含有多种胁迫应答顺式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胁迫诱导表达模式分析表明MaPLA1-2D基因表达受干旱和脱落酸处理显著诱导。以上结果说明,MaPLA1-2D基因与拟南芥DAD同源,可能在桑树非生物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38.
39.
采用UHPLC-Q-Orbitrap-HRMS技术建立司卡摩尼亚脂中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采用Full MS/dd-MS扫描模式采集质谱数据,根据获得的精确分子量、二级碎片信息,归纳总结裂解途径,结合文献报道和Compound Discover数据库预测,从司卡摩尼亚脂甲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92个化合物,包括72个醚溶性树脂糖苷和树脂酸类成分、12个羟基肉桂酰基奎宁酸类和8个醚不溶性树脂酸类。其中,8个醚不溶性树脂酸类(化合物10、12、13、16、17、18、19、20)和2个三聚体奎宁酸类(化合物14、15)为本药材中首次发现的化合物。研究结果为今后司卡摩尼亚脂药材及其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评价复方精油吸嗅对小鼠提神醒脑的功效、作用机制及安全性。采用昆明小鼠经鼻吸嗅复方精油,通过自主活动行为学测试、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综合评价复方精油提神醒脑的功效;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小鼠血、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DA)和谷氨酸(GLU)含量,Western blot研究复方精油对小鼠不同脑区多巴胺受体D1R蛋白水平的影响,阐明提神醒脑作用机制;单次高剂量吸嗅给药急性毒理学实验考察复方精油安全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复方精油化学成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方精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吸嗅3 d,每日均能显著提高运动距离(P<0.01)、平均速度(P<0.01),缩短休息时间(P<0.01),显著提高小鼠自主活动;连续吸嗅精油3 d,能显著缩短睡眠总时长(P<0.01),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ELIS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方精油显著提高小鼠血、脑内DA、GLU的含量(P<0.05,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复方精油均显著上调小鼠海马、下丘脑、前额皮层和其他脑组织D1R蛋白水平(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