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揭示内窥镜辅助下和显微镜辅助下鼓膜成形术的疗效差异,本研究共纳入7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5例应用内镜辅助鼓膜成形术(观察组),35例应用显微镜辅助鼓膜成形术(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气骨导差、干耳时间、鼓膜穿孔及并发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34.54±6.34)min vs.(45.25±8.25)min,p=0.022);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8.87±2.11)mL vs.(15.22±3.07)mL,p=0.003)。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的气骨导差无显著差异((13.67±2.31)vs.(14.25±3.03),p=0.326)。观察组中干耳时间<1个月的患者为22(62.86%)例,对照组为13(37.14%)例,两组差异显著(p=0.031)。两组患者的鼓膜穿孔率无显著差异(p=0.555)。观察组的并发症(8.57%)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p=0.031)。本研究表明,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过程中,与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相比,应用耳内镜辅助鼓膜成形术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缩短干耳时间,并具有更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2.
叶上珠  陈小权 《蛇志》2005,17(2):111-11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之一,虽然不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但却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不断完善的鼻内窥镜技术,具有视野清晰、明亮、手术微创等优点,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简便而有效的手段。现对2001~2003年行鼻内窥镜手术的16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13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5,单纯全身麻醉)和实验组(n=65,地佐辛联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水平,记录两组苏醒期躁动情况及呛咳发生率。结果:两组插管前(T1)~拔管后5 min(T4)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呈升高后降低趋势,血氧饱和度(SpO2)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且实验组HR、MAP低于对照组,Sp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d、术后3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术前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较术前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d、术后3d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呈降低趋势,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拔管时~拔管后10 min 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呈降低趋势,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呛咳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用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减少苏醒期躁动,预防呛咳发生,使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患者FESS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参数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90 例接受FESS 术的患者和30 例正常 人术前及术后6 周的嗓音声学参数资料,根据诊断将病人分为A、B、C3 组,同时将30 名正常的人设为D 组。运用嗓音分析软件 进行嗓音分析,比较患者手术前后频率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基频的变化。结果:①FESS 手术后,各组的基频同术前相比无明 显区别。②双侧鼻息肉完全或接近完全阻塞的患者术后的Jitter、Shimmer、HNR变化有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别(P< 0.05),而 手术前后F0 相比,差距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ESS 手术前后共鸣腔的变化会引起患者嗓音的变化,且术前鼻腔阻塞越 重,术后嗓音参数改变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总免疫球蛋白(TIg E)、嗜酸性粒细胞(Eos)及鼻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59)。对照组给予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Ig E、Eos、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鼻黏液纤毛清除率、清除速度、传输速度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77.97%,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Ig E、Eos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TIg E、Eo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清TIg E、E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鼻黏液纤毛清除率、清除速度、传输速度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4、IL-8、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IL-4、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92%、20.3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用于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且安全性更高,其可有效改善患者鼻纤毛传输功能,可能与其降低血清TIg E、E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6.
欧阳军 《生命世界》2012,(10):46-49
鼻子是面部的一个重要器官,由外鼻、鼻腔和鼻窦3部分所组成。鼻子里有嗅觉神经,通过它可以感知各种味道。根据形状的不同,人们把鼻子分成鞍鼻、波头鼻、蒜头鼻、驼峰鼻等7种类型,其外形还有高低、宽窄之别。黑种人属宽阔鼻,白种人属细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使用消化内窥镜对SHIV感染恒河猴十二指肠黏膜进行观察。方法SHIV感染恒河猴,消化内镜检查并进行活检取材,对活检标本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镜检。结果内镜大体观察胃黏膜和十二指肠黏膜基本上完整平滑,1例胃黏膜有弥漫性白斑,3例有小面积的出血;光镜下十二指肠黏膜完整未见脱落,固有层中有散在分布的慢性炎细胞,活检取材最深可达黏膜下层,未见其他特异性病理改变。结论不同毒株,不同感染时间的SHIV感染恒河猴和对照恒河猴的十二指肠黏膜活检组织HE染色组织结构清晰,呈慢性炎症改变,病理形态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8.
23例鼻腔鼻旁窦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鼻腔鼻旁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23例鼻腔鼻旁窦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23例鼻腔鼻旁窦恶性黑色素瘤中,男性15例(65.2%),女性8例(34.8%);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45岁,平均年龄57岁;位于鼻腔19例(82.6%),鼻旁窦4例(17.4%),临床表现全部为鼻肿物;病理组织学类型,小圆细胞型12例(52.2%),上皮样细胞型8例(34.8%),梭形细胞型2例(8.7%),多形性细型胞1例(4.3%);含有黑色素13例(56.5%),无黑色素10例(43.5%);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23例全部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100%,S—100和HMB45呈阳性反应的部为21例;阳性率都为91.3%,MelanA 19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占82.6%。结论23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鼻肿物,发病部位大多数在鼻腔,联合应用S-100,HMB45和Melan A弥漫阳性在与其组织学相似的肿瘤鉴别中是诊断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39.
吕振东 《蛇志》2003,15(4):72-72
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 ,在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疗效 ,但由其引起的并发症时有发生 ,甚至引起病人死亡。我院 2 0 0 2年行鼻内窥镜术后死亡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60岁 ,退休工人。患者 5年来出现进行性双侧鼻塞 ,流少量涕 ,嗅觉丧失 ,无涕中带血 ,无明显头痛 ,说话呈闭塞性鼻音 ,睡眠时打鼾 ,时常憋醒 ,白天嗜睡。故来我院就诊 ,要求手术治疗。已往曾于 1 988年、 1 995年 2次在外院行鼻息肉摘除术。1 0年前因患脑垂体瘤行γ刀治疗。诊断为复发性鼻息肉 ,于 2 0 0 2年 5月 6日收入院。体检 :体温 36…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使用中药鼻腔灌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对照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各30例,鼻内窥镜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溶液、中药制剂灌洗治疗,观察各组间术腔清洁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三组间术腔清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术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中药鼻腔灌洗能促进术腔上皮化形成,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