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包衣、埋藏的栓皮栎和枹栎种子在鼠类捕食下的存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鼠类对壳斗科植物种子的捕食作用十分强烈,从而影响此类植物的更新.栓皮栎和枹栎是中国西南地区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不仅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还可用于植树造林.对栓皮栎和枹栎种子分别进行包衣地表、无包衣地表、包衣埋藏和无包衣埋藏等4种处理,并跟踪各种处理种子被鼠类捕食的情况.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种子的中位存留时间显著不同,包衣埋藏后的种子存留时间显著长于未包衣且放置于地表的种子,埋藏显著地降低了鼠类对这2种种子的捕食;埋藏及包衣处理能够很好地保护栓皮栎和枹栎种子免于鼠类的捕食,有利于种子存留并萌发建成幼苗.该方法可用于人工播种造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82.
种子贮藏是啮齿动物利用食物资源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同域分布的啮齿动物可能进化出不同的贮藏方式和策略。为了解同域分布的啮齿动物的贮藏策略及种子特征在动物贮藏行为决策中的作用,于2014年10-12月,通过半自然围栏实验,在秦岭南坡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调查了同域分布社鼠、中华姬鼠和甘肃仓鼠对板栗和锐齿槲栎种子的贮藏策略差异,并探讨了2种种子特征在鼠类贮藏行为决策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社鼠主要集中贮藏板栗种子,未分散贮藏任何种子;中华姬鼠未贮藏板栗种子,对锐齿槲栎种子同时表现出集中和分散贮藏行为,以集中贮藏为主;甘肃仓鼠对2种种子均表现出集中贮藏行为,未表现分散贮藏行为。2)社鼠和甘肃仓鼠均倾向于集中贮藏有较高营养价值(高蛋白和脂肪)且单宁含量较低的板栗种子;中华姬鼠倾向于分散贮藏单宁含量高的锐齿槲栎种子。3)3种鼠均喜好取食有较高营养价值且单宁含量低的板栗种子,很少取食单宁含量高的锐齿槲栎种子。结果表明同域分布鼠类对不同种子的贮藏方式有所不同,种子特征影响鼠类的取食和贮藏策略。  相似文献   
83.
作者以都江堰林区6种代表性坚果树种为对象,研究了覆网保护和埋藏等措施对直播种子存活和幼苗建成的影响,同时调查了鼠类在春秋两季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秋季鼠类对种子的捕食压力大,使得种子在无保护的情况下很少存活到出苗;而秋季覆网保护(第二年春季解除覆网)和完全保护(覆网一直保留到第二年10月调查时为止)均增加了直播种子的存活和出苗率;将种子埋藏在土壤1–4cm也显著增加直播种子的存活率和出苗率,这与鼠类密度(12%)在秋季显著高于春季(2%)有直接关系。此外,坚果树种的种子存活和出苗与其种子特征有一定联系。因此,作者认为如果根据鼠类数量的季节波动规律而采取适当育林措施(如保护和埋藏等)能够增加森林种子直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84.
在巴基斯坦对仓鸮食性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连续3年在6个地区搜集的2 360个仓鸮回吐食物团,发现其食物主要是小型哺乳动物(95.6 %)。其中,家(Suncus murinus)有最高的比例,达65.6%(冬季最多78%,夏季最少27%)。就生物量而言,小型哺乳动物占仓鸮食物总生物量的99% 。  相似文献   
85.
微生境选择分化是生境相似的物种间共存的重要原因。社鼠和大林姬鼠为北京东灵山地区常见鼠种,生境需求、活动节律及食物组成等相似,但二者共存的原因尚不清楚。2016—2017年,我们对北京东灵山地区社鼠和大林姬鼠的微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不同季节和生境类型中,社鼠和大林姬鼠微生境选择存在明显分化。灌丛生境中,春季社鼠偏好于乔木密度、草本盖度更高和落叶盖度相对偏低的微生境,而大林姬鼠选择郁闭度、落叶盖度较高而草本盖度较低的微生境;主成分分析表明,地表覆盖物是影响二者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秋季社鼠喜好乔木种类多、灌木密度和草本盖度更高的微生境,而大林姬鼠选择乔木胸径、灌木距离、落叶盖度和空地比例更高的微生境,食物丰富度是影响社鼠和大林姬鼠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弃耕地生境中,春季社鼠倾向于灌木密度和草本盖度较高的微生境,而大林姬鼠首选郁闭度、乔木胸径、落叶盖度较大而草本盖度较低的微生境,地表覆盖物是影响二者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秋季社鼠偏好郁闭度和落叶盖度都相对较低的微生境,大林姬鼠则相反,食物多度是影响二者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次生林生境中,春季因样本量太少,未作分析;秋季社鼠优先选择灌木密度、灌木基径和草本盖度更高的微生境,大林姬鼠更倾向乔木胸径、落叶盖度较高,而灌木密度、草本盖度较低的微生境,地表覆盖物是影响二者微生境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生境和季节,两种鼠的微生境选择具有明显分化,这可能是二者共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6.
王原 《生命世界》2006,(4):53-54
这个长得有点像松鼠的动物就是硅藻鼠类的后代“谜岩鼠”。它站在它的“前辈”:一块具有1600万年历史的山东硅藻化石上。这类已灭绝的动物的后裔在老挝被“重新发现”,引发了学术界巨大震动,也激起公众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87.
运用模糊聚类方法,控制豫西农作区鼠类群落分类及其与农田斑块生境的关系,比较百分率相似系数(PS),相关系数(r)和夹角余弦(Cosψ)3种相似指标,发现r的聚类结果与农田斑块生境具显著的相依性(P〈0.025),故将该地鼠类群落划分棕色田鼠+大仓鼠亚群落及大仓鼠+棕色田鼠亚种群落,同时,比较2个亚群落的物种数,多度和多样性Shannon指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88.
库布其沙漠及其毗邻地区鼠类群落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武晓东  刘勇 《兽类学报》1994,14(1):43-50
根据库布其沙漠及其毗邻地区生境和鼠类分布的差异,应用系统聚类法,将该地区的鼠类划分为5个群落:(1)沙漠鼠类群落;(2)半荒漠区沙地鼠类群落;(3)荒漠鼠类群落;(4)荒漠化草原鼠类群落;(5)干草原鼠类群落。5个群落可聚为3个群落组。(1)沙地群落组;(2)半荒漠和荒漠群落组;(3)干草原群落组。同时对鼠类群落的多样性、均匀度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9.
黄泥河林区鼠类群落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春文  陈荣海 《兽类学报》1991,11(2):118-125
1988年6—7月,作者在吉林省黄泥河林区对森林鼠类群落划分进行了研究。将林区划分2个栖息地类型,依据物种组成相似系数及递归群划分法,划分出5个鼠类群落:即大林姬鼠+棕背(鼠平)群落;大林姬鼠群落;黑线姬鼠+大林姬鼠群落;东方田鼠+黑线姬鼠群落和棕背(鼠平)群落,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
九峰山地区的鼠类,仅张森(1959)作过报道。1985年1月至1986年10月,我们在该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1自然概况九峰山是阴山山脉的主体——大青山的主峰,海拔2338米。调查区位于东经110°25′—110°48′,北纬40°34′—40°51′,总面积约460平方公里,为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和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的交汇地带。年均温7℃,7月均温22.8℃,1月均温-11.2℃。年降水量230—478毫米,无霜期110天(据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气象站)。调查区内有香贵铺沟,将其分为南北两部。此沟以北,山势起伏不大,植被多为灌丛,仅在局部地区之阴坡偶见有少许山杨、白桦;以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