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4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991.
以猪轮状病毒JL94株核酸为模板扩增该病毒vp4全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比较;根据VP4的5’端(1bp-750bp)特异片段主要决定其活性的观点,再设计一对引物扩增该主要抗原位点基因,将此主要抗原位点基因同pGEX-6P-1载体连接并转化入E.coli.BL2l(DE3)plays,经IPTG诱导表达出蛋白质;对表达的蛋白进行Westernblot分析、纯化和血清中和抗体试验。结果表明:JL94株与国外分离株CRW.8株、BEN.307株vp4全基因片段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98%和98.05%,说明JL94株与CRW.8株、BEN.307株属于同-vP4血清型;经IPTG诱导VP4主要抗原位点基因获得了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26%;Westernblot结果和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产生的中和抗体能阻断JL94在MAl04细胞上引起的细胞病变,说明所表达蛋白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p21WAF1/CIP1、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骨巨细胞瘤的分化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p21WAF1/CIP1、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66.8%的骨巨细胞瘤中可检测到p21WAF1/CIP1的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分化好的多核巨细胞的细胞核内,分化好的骨巨细胞瘤(Ⅰ级)中p21WAF1/CIP1的表达明显高于分化差组(Ⅱ、Ⅲ级)(P<0.01).38例骨巨细胞瘤均可检测到PCNA的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单核基质细胞的细胞核内;未复发组及复发组中p21WAF1/CIP1、PC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巨细胞瘤中p21WAF1/CIP1的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分化相关,可作为骨巨细胞瘤分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3.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无/低应答与HLA关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乙肝疫苗是目前唯一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成功的商品化疫苗,大量、长期的人体免疫接种充分证明了其免疫效果和安全性。然而,约5%~10%免疫人群呈现抗体无/低应答。影响无/低应答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人白细胞抗原系统(HLA)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无/低应答与HLA关联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4.
炭疽毒素的细胞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疽杆菌外毒素是三组分蛋白质,构成两种毒素。水肿因子(EF)和致死因子(LF)分别是腺苷环化酶和金属蛋白酶,保护性抗原(PA)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并将水肿因子或致死因子转移进细胞内发挥毒性作用。在哺乳动物细胞上己发现有两种受体,分别是肿瘤内皮标志8基因编码的细胞表面蛋白ATR/TEM8和毛细血管形态发生基因2编码的细胞表面蛋白CMG2。这两种受体蛋白的生理功能都不十分清楚,它们之间的氨基酸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40%~60%)。氨基酸序列主要分信号肽、细胞外主基、跨膜区、脑浆尾四个区,细胞外主基内含von WIlle-brand因子A主基或称整合素插入主基(VWA/I主基),VWA/I主基内有金属离子依赖性粘连位点(MIDAS),是主基与PA蛋白质相互作用所必不可少的。这两种受体都有几种异构体,主要差异在于胞浆尾区的氨基酸长度不同。两种VWA/I主基都有封闭PA功能,阻止细胞中毒的作用,有望作为抗毒素治疗炭疽。  相似文献   
995.
福氏志贺菌Y变种曾经作为一种痢疾疫苗的候选株,其特有的抗原结构在疫苗的有效性抗原研究中起主要作用。以Y变种毒株与无毒株、野生型F2a株与T32株及失去Ⅱ型抗原结构的T32-1株之间分别进行了各种毒力表型的检测、四种外膜侵袭蛋白表达、菌株的外膜蛋白提取物(OMPs)分析、质粒DNA图谱和小鼠主动免疫、被动保护试验的对比分析,了解其抗原特性。结果显示:细菌外膜蛋白抗原和具有完整型特异性抗原结构的福氏菌LPS在动物机体免疫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抗原物质的共同存在似乎能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96.
Ⅱ类抗原提呈的分子机制及分子伴侣Ii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MHC Ⅱ抗原提呈的分子机制,并着重对MHC Ⅱ抗原提呈通路中的分子伴侣恒定链(Invariant chain,Ii)的结构、功能研究的近期进展作了回顾,对近年来开展起来的利用Ii链作为内源性靶向载体,将目的抗原表位内源性靶向MHC Ⅱ抗原结合凹槽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综述,内源性靶向为疫苗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可以应用于病原微生物、肿瘤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  相似文献   
997.
胡蜂抗原5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蜂抗原 5 (Ag5 )是胡蜂毒液中的一种主要变应原 ,对胡蜂过敏病人有变态反应作用。它一般由约 2 0 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分子量约为 2 3kDa。不同的抗原 5之间有抗原交叉反应活性 ,且活性大小不同。它的cDNA已被克隆 ,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但Ag5的生物功能至今还不清楚。由于Ag5有抗原交叉反应活性 ,因此可将其用于免疫治疗。此外 ,Ag5还可用于植物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998.
EB病毒核抗原1羧基端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EB病毒核抗原 1(EBNA1)的功能及提高EB病毒 (EBV)相关疾病辅助诊断的特异性 ,对EBNA1基因 3′端的部分片段进行了原核表达、纯化并初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 .采用PCR法扩增了EBNA1基因编码区 ,经酶切鉴定、序列分析后 ,将其 3′端 5 73bp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 ,得到重组质粒pET30a SS5 80 .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感受态细胞并经异丙基 β D 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 2 5kD的融合蛋白 (2 5 kDEBNA1) .该蛋白以包涵体和可溶形式存在 ,均可用Ni2 + 离子亲和柱纯化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 ,该蛋白能与鼻咽癌 (NPC)病人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纯化的 2 5kDEBNA1蛋白免疫BALB c小鼠后 ,经ELISA检测获得了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制备的免疫小鼠血清能够与HeLa细胞中瞬时表达的EBNA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 ,且特异性优于鼻咽癌病人血清 .以上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EBNA1羧基端的原核表达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 2 5kDEBNA1蛋白 ,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99.
鼠疫耶尔森氏菌是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该菌在媒介(跳蚤)和宿主(哺乳动物)之间的循环过程中,基因表达适应环境谱的变化。本介绍鼠疫耶尔森氏菌适应环境信号如不同温度、离子浓度、pH等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00.
改进的免疫双向扩散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免疫双向扩散方法及其在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研制中的用途。本法在琼脂凝胶中附加0.1μg/mL左右的澳酚蓝,使凝胶呈淡蓝色,与抗原一抗体复合物产生的白色沉淀线形成较大的反差,可显示出比较微弱的沉淀线,因而改善了免疫双向扩散法的灵敏度。用这种改进的方法检测RSV抗血清滴度、筛查RSV阳性小鼠以及检测重组RSV蛋白疫苗的抗原反应性,均取得了较传统方法更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