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1.
采用盆栽实验,通过向土壤(每盆8kg)中添加0g·pot-1(CK)、20g·pot-1(L)、40g·pot-1(M)和80g·pot-1(H)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凋落叶,模拟其自然分解对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添加天竺桂凋落叶M和H处理下,凤仙花生物量和地径均显著降低,而株高无明显变化;其叶绿素含量受到显著抑制,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低于CK,而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3个气体交换参数显著高于CK。(2)Pn-PAR曲线和Pn-Ci曲线拟合表明,凤仙花在光饱和以及CO2饱和状态下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RuBP羧化效率(CE)和光呼吸速率(Rp)均随添加天竺桂凋落叶处理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3)添加天竺桂凋落叶36d和67d时对凤仙花生长影响不明显,而处理58d时有明显抑制作用。研究表明,在模拟天竺桂凋落叶自然分解的土壤环境中,凤仙花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抑制了其光合能力,对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导致凤仙花的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55%的乙醇分别回流提取凤仙花的茎、叶、花中的活性物质,采用比色法测定各部位的多酚及总黄酮含量,测定各提取物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等抗氧化活性指标。结果表明,凤仙花各部位的多酚(以没食子酸计)、总黄酮(以芦丁计)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凤仙花的叶、花、茎,多酚含量分别为72.81、66.07、33.07 mg/m L,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2.13、108.06、30.62 mg/m L。各种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浓度存在量效关系,其中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以及还原力均最高,本研究为凤仙花作为低毒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金凤花与急性子果———凤仙花科琐谈汪劲武生动的比喻和传说俗话说:“七月凤仙开得红”。盛夏时节,在花坛中、公园路边以至百姓家的院落中,一排排、一片片的凤仙花竞相怒放,花朵红、粉、紫、白……虽比上月季的高雅,却也热热闹闹,招人喜爱。在众多的草花之中,凤仙...  相似文献   
14.
何氏凤仙花的离体快速繁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InvitroRapidPropagatiopagationofImpatiensholstiiJIHua,WENChun-Xiu,GAOYan-Ting(HebeiForestryResearchInstitute,Shijiazhuang050061)1植物名称何氏凤仙花(Impatiensholstii),又名玻璃翠。2材料类别带腋芽的茎段。3培养条件(1)诱导培养基:1/3MS+6-BA1.0mg·L-1(单位下同)+IBA0.02+GellanGum(美国生产的微生物多糖培养基固化剂)2g·L-1;(2)增殖培养基:MS+6-BA1.5~2.0+IBA0.2;(3)生根培养基:1/2MS+IBA0.2~0.4;(4)增殖兼生根培养基:MS十6-BA1.0+IBA0.3。培养基含…  相似文献   
15.
16.
凤仙花属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首次观察了峨眉山凤仙花属Impatiens 13个野生种的花粉形态,发现3沟和4沟类型 花粉均出现在这一地区。其中3沟花粉与同科另一属水角属Hydrocera的花粉十分相似。同时注意到 花粉形态与其花的形态在某些方面具相关性,结合地理分布和生长习性等特性,得出以下结论:1.凤仙 花属3沟型花粉所指示的植物类群为一自然类群,并与水角属具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2.凤仙花属4沟型花粉常具种水平上的差异,对属内类群划分具有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形态、扫描电镜观察及人工控制授粉等方法对温室环境中的睫毛萼凤仙花(Impatiens blepharosepala Pritz. ex Diels)、绿萼凤仙花(I. chlorosepala Hand.-Mazz.)、菱叶凤仙花(I. rhombifolia Y. Q. Lu et Y. L. Chen)等凤仙花属3种植物的开花物候、花部性状以及繁育系统进行探究。结果显示:3种植物的开花物候依据花部形态变化可分为6个时期,各植物花期存在部分重叠;花部性状、部分繁育指标、花粉粒和子房微形态等方面均存在部分差异;3个物种的花粉生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变化趋势在整体上呈单峰型;3种植物的繁育系统均为兼性异交,其具体特征为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花蜜报酬满足小体型昆虫的传粉需要;3个物种的6种控制授粉处理中对照处理结实率低于3种人工授粉处理结实率,且不存在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的现象;3种处理中人工异株异花授粉处理结实率最高,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处理结实率最低。  相似文献   
18.
陈永霞  杨宏  罗强 《广西植物》2019,39(11):1475-1481
该文报道了四川凤仙花属四新记录种,即睫毛萼凤仙花(Impatiens blepharosepala Pritz. ex Diels)、红纹凤仙花(Impatiens rubro-striata Hook. f.)、滇西北凤仙花(Impatiens lecomtei Hook. f.)及松林凤仙花(Impatiens pinetorum Hook. f. ex W. W. Smith),并进行了鉴定和讨论,同时提供了相关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西昌学院标本室(XIAS)中。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五大凤仙花属植物分布中心地区之一,此次在四川发现的四新记录种均为我国特有种,该发现对于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凤仙花属植物的起源和扩散路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凤仙花属(Impatiens L.)10种植物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0种凤仙花属(Impatiens L.)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本属花粉为单粒花粉,呈长圆形至长矩圆形,大小为20.3~46.7 μm,具角萌发孔,网状纹饰,网眼明显;根据花粉网状纹饰中网眼内是否具颗粒状突起可将其分为2类:(1)网眼内无或近无颗粒状突起,黄金凤(I. siculifer)和婺源凤仙花(I. wuyuanensis)的花粉纹饰属于这一类型;(2)网眼内有明显颗粒状突起,其余8个种的花粉纹饰均属于该类型。研究表明,花粉特征,特别是花粉粒网状纹饰中网眼内有无颗粒状突起及颗粒状突起的形态等特征,在凤仙花属内常具种水平上的可见变异,因而可作为种类划分的依据,它们在分类学上的价值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0.
向太和  王利琳  庞基良  陈敏  许超 《遗传》2005,27(5):783-786
利用野生型的发根农杆菌K599对属于不同科属的大豆、黄瓜和凤仙花进行活体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K599可使切割后的大豆、黄瓜和凤仙花子叶形成不定根,生根频率分别为100%、65%和91%。此外,发根农杆菌K599还可以使未进行创伤切割的黄瓜腋芽处形成不定根,生根频率为10%。根据发根农杆菌所具有的rolC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对再生的毛状根DNA进行PCR扩增,验证了再生的毛状根中含有发根农杆菌T-DNA序列。本研究获得的转基因根为进一步开展大豆、黄瓜的根结线虫病理以及凤仙花的矮化育种研究提供了前提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