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6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43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介绍了当前国内常用的抗原虫药氯喹伯氨喹啉、乙氨嘧啶、青蒿素、甲苯咪唑和抗蠕虫药丙硫咪唑、甲苯哒唑、左旋咪唑、噻嘧喧、吡喹酮及槟榔、南瓜子等的驱杀机理、服用剂量、疗效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22.
Yunnan(云南):Lijiang(丽江),alt、3000~3500m,ad marginem rivulae,1939-09-18,R.C.Ching(秦仁昌)30626(typus,PE) 本种叶形酷似山尖子P.haotatas(L)Y.L.Chen,但植株,特别茎上部密被腺状短柔毛;叶柄无翅,总苞片和小花均为5;冠毛褐色或紫褐色与后者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3.
自养黄杆菌合成羟基丁酸和羟基戊酸共聚体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自养黄杆菌进行了羟基丁酸和羟基戊酸共聚体〔P(HB-co-HV)〕的发酵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是自养黄杆菌葡萄糖运输突变株,可以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乙酸盐、乳酸盐和苹果酸盐作为唯一碳源,尤以葡萄糖和果糖效果最佳。硫酸铵、氯化铵和蛋白胨等不同氮源不影响其生长,却影响细胞中P(HB-co-HV)的含量和P(HB-co-HV)中HV/HB的比例。应用两阶段控制方式,经42h的补料分批发酵,细胞浓度达34.9g·L~(-1),P(HB-co-HV)浓度达25.28g·L~(-1)。细胞和P(HB-co-HV)生产速率系数分别为0.83g·L~(-1)”·h~(-1)和0.61g·L~(-1)·h~(-1)。以基质为基准的细胞得率系数(Yx/s)、产物得率系数(Yp/s)和以干细胞为基准的产物得率系数(Yp/x)分别为0.283(g/g)、0.174(g/g)和0.73(g/g)。改变培养基中碳氮源组分可将P(HB-co-HV)中HB的含量调节在24%~78%之间。  相似文献   
24.
在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1,2-二氯乙烷:甲醇:氨水为展开剂分离中草药复方曲氏传药中生物碱,并有和改良碘化铋试剂显色后对其中的乌头碱进行直接扫描测定。此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且稳定。  相似文献   
25.
26.
棉铃虫致病菌BT—931菌株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3年,作者从菏泽、聊城棉田采集的自然罹病死亡棉铃虫幼虫体内,分离到2个较高毒效的Bt菌株,编号为BT—931和BT—021,经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防效及保蕾效果接近或超过化学农药,菌药混剂3—5天平均防治效果达87.0-91.6%,增效作用显著。经1994年大田防治示范表明,利用BT—931菌剂。配合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具有成本低、保护天敌、持效期长、增产效益高等优点。本研究对菌剂的田间应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7.
家鸽、黄雀和黄喉鹀耳蜗核的定位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非鸣禽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us)和鸣禽黄雀(Carduelis spinus)、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耳蜗内注射 HRP作顺行追踪表明,耳蜗纤维组成第八脑神经的听支( N Ⅷ)后,分别投射至延髓的角状核(NA)和巨细胞核(NM),由 NA及 NM两个亚核组成耳蜗核(nucleus cochlea),它是听觉的上行通路中的第一级中继站,延髓层状核并不接受耳蜗纤维的直接投射。家鸽与黄雀、黄喉鹀之间的NA、NM及NⅧ在形态和分布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28.
我国的药用真菌蒋中海,强冬梅(黑龙江省鸡西市师范学校158100)真菌是有真正的细胞核、没有叶绿素的生物,一般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通常营养菌丝是丝状的且有分枝,能产生池子。真菌在世界上有25万种以上:。中国的药用、食用真菌有1000种左右,隶属于2...  相似文献   
29.
四种鹭类繁殖生态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本文对夜鹭,白鹭,黄鹭白鹭,池鹭混群在同一巢区的繁殖,种间协高及雏鸟生长进行进行了观察研究,其中黄嘴白路豫南大别山类新纪录,在此繁殖亦为首次发现。几种路在巢位,食性,取食活动和习性方面都表现出其混居同一巢地繁殖的种间协调性,符合高期假说。比较4种鹭鸟雏鸟生长过程中各生长参数。其中池鹭虽个体最小,但体重和各部位生长却对较快。  相似文献   
30.
孔药花属(鸭跖草科)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对鸭跖草科孔药花属Porandra Hong进行染色体研究。孔药花P.ramosa Hong和攀缘孔药花P.scandens Hong在染色体的大小、数目和形态上都十分相似,核型公式为2n=36=4m+26sm+6st(2sat),核型类型属于3B。染色体证据支持孔药花属与穿鞘花属Amischotolype和Coleotrype属相近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