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本文通过对黄花石蒜凝集素(Lycoris aurea Agglutinin,LAA)进行特殊氨基酸的化学修饰,显示一个LAA分子一共有8个色氨酸分子,其中有3个位于分子表面或近表面,Trp、Tyr和Ser/Thr不是LAA凝集活性所必需的氨基酸,而Asp/Glu的羧基和凝血活性密切相关,对其修饰后导致凝血活性丧失50%.通过荧光淬灭的方法对LAA分子中色氨酸所处微环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性淬灭剂丙烯酰胺对LAA分子中色氨酸的淬灭作用最强可以淬灭100%的色氨酸荧光,其次是离子型淬灭剂碘化钾,能淬灭62.9%的色氨酸荧光,而氯化铯对LAA色氨酸的淬灭最弱,几乎不能淬灭LAA的荧光.  相似文献   
52.
1 植物名称黄花牛耳朵(Chirita lutea Yan Liu & Y.G.Wei). 2 材料类别花梗、苞片和幼嫩花蕾. 3 培养条件(1)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培养基:MS+6-BA 0.15 mg·L-1(单位下同)+NAA 0.1;(2)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 0.1+NAA 0.05;(3)生根壮苗培养基:1/2MS+1.0%蔗糖.  相似文献   
53.
黄花棘豆种子有毒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荧光法测黄花棘豆种子含晒量为15.81μg/g,并从中提取一种植物碱,对α-甘露糖苷酶有可逆抑制作用。从黄花棘豆萃取液,硫酸铵40-80%饱和度盐析级分中,分离到一溶血活生蛋白质,分子量60000,pI为5.3;对家兔和小白鼠2%红细胞悬液半溶血活性Hu50为0.29mg/ml和0.50mg/ml,对小白鼠半致死量LD50为62.35mg/kg;对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蛋白质合成抑制率达50%。在硫  相似文献   
54.
蕲州地区的蕲艾、青蒿、黄花蒿与茵陈的考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有润  黄奏球   《广西植物》1983,(1):25-31
<正> 蕲州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地之一,是湖北省蕲春县的一个集镇,,是我国中医药大师李时珍的家乡。该地区生长的菊科蒿属植物Artemisia Linn。颇多,其中入药的有十余种,并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曾有记载。这里仅对该地区常见入药的蕲艾、青蒿、黄花蒿与茵陈结合《本草纲目》记载的材料作初步的考订。  相似文献   
55.
拟盘梗霉属(Bremiella G.W.Wilson)霜霉,全世界已报道2个种。本文报道寄生于我国菊科植物上的1个新种及2个新组合。新种是寄生于茼蒿上的Bremiella multiformis Tao et Y.Qin sp.nov.。新组合是欧茼蒿上的Bremiella chrysanthemi-coronarii(Sawada)Tao comb.nov。及黄花蒿上的Bremiella artemisiae-annuae(Ling et M. C.Tai)Tao comb.nov.。对新种作了汉文及拉丁文描述,并附有形态图,还讨论了新种和新组合与近似种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56.
拟盘梗霉属(Bremiella G.W.Wilson)霜霉,全世界已报道2个种。本文报道寄生于我国菊科植物上的1个新种及2个新组合。新种是寄生于茼蒿上的Bremiella multiformis Tao et Y.Qin sp.nov.。新组合是欧茼蒿上的Bremiella chrysanthemi-coronarii(Sawada)Tao comb.nov。及黄花蒿上的Bremiella artemisiae-annuae(Ling et M. C.Tai)Tao comb.nov.。对新种作了汉文及拉丁文描述,并附有形态图,还讨论了新种和新组合与近似种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57.
黄花香薷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58.
氮对黄花蒿生长、光合特性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不同氮处理黄花蒿生长、生物量分配、青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供氮量在0~0.4g.kg-1之间,黄花蒿叶片单位重量的氮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随供氮量的增大而增加,之后开始下降。在较大范围内,环境氮含量越高,黄花蒿的光合能力越强,能够利用的光强也更高;(2)黄花蒿根生物量分数和根冠比均随供氮量的减少而显著增大,低氮时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养分吸收器官,有利于减少氮素对生长的限制,供氮量在0.1~0.6g.kg-1之间,黄花蒿叶生物量分数随供氮量的增加而增大,高氮时更多的生物量投入到碳同化器官,提高了植株的竞争能力;(3)无论以最大净光合速率、地径、叶片生物量还是以总生物量来衡量,均以0.4g.kg-1氮处理的植株生长得最好,0.2g.kg-1氮处理的青蒿素含量最高,生产中推荐使用0.2g.kg-1剂量的氮更经济。  相似文献   
59.
为探明野生黄花蒿伴生植物种间关系对水淹的响应,于2006~2007年在野生黄花蒿抚育基地,设置水淹样带,并通过种间关联分析及种间协变的秩相关分析对样带上的植物种间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淹对大多数植物种对的关联影响不显著,而对种间协变的秩相关系数却有一定的影响,且不同种对之间的协变关系对水淹影响有较大差异,说明植物种间协变关系既受环境波动和干扰因子影响,也取决于组成种对的植物种的生态学特性,其中主要是对水分状况反应的差异。以组成群落物种的数量特征为基础的种间协变系数比只依据物种出现与否的二元数据为基础的种间关联指数对于外界干扰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0.
以荒漠盐生植物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Linn.) Hill)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渗透调节物含量、活性氧产生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NaCl处理诱导黄花补血草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和H2O2含量升高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增大,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5和50 mmol·L-1 NaCl处理时低于对照,而100和150 mmol·L-1 NaCl处理时显著增加;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黄花补血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比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而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但均低于对照。结果表明,黄花补血草在盐胁迫下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和提高SOD、APX活性,使其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对盐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