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流行病,主要由疟原虫经蚊虫叮咬引起。目前,在临床上疟原虫对治疗疟疾的药物(如氯奎等)有较强的耐药性,并表现出明显的交叉耐药性。来自黄花蒿的青蒿素具有极其明显的抗疟活性,成为临床首选的药物,因此青蒿素的获取成为关键。本研究采用无载体固定化法培养黄花蒿生产青蒿素,初步研究了无载体固定化细胞的生长特性。检测发现,利用该方法生产的青蒿素是常规细胞培养法的9倍,因此该方法有望成为青蒿素生产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2.
在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发根液体培养中,黄花蒿内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 B501)细胞壁寡糖提取物可促进发根青蒿素的合成.经寡糖诱导子(20 mg/L)处理4 d后,发根青蒿素含量达1.15 mg/g, 比对照高出64.29%.诱导作用与诱导子浓度、作用时间相关.诱导处理1 d后,X射线能谱分析表明黄花蒿发根细胞中Ca2+积累量显著增高,电镜观察发现液泡内出现高电子致密物,具活性氧清除作用的过氧化物酶表现出高活性(6.5 unit*min-1*g-1 FW).诱导处理第三天,细胞核DNA呈梯度条带降解,部分细胞出现程序化死亡.内生菌细胞壁寡糖提取物引起的生理反应有利于细胞中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23.
黄花胡椒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花胡椒的化学成分张可,陈昌祥,邓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昆明650204)(云南中医学院,昆明650031)CHEMICALCONSTITUENTSOFPIPERFLAVIFLORUM¥ZHANGKe;CHENChang-X...  相似文献   
24.
黄花蒿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issueCultureofArtemisiaannuaLUOGui-Fen;HUHong;DUANJin-Yu(KunmingInstituteofBotany,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kunming650204)1.植物名称黄花蒿(Artmisiaannua)。2材料类别种子、幼嫩顶芽及侧芽。3培养条件(1)种子:在低倍解剖镜下挑选饱满粒(种皮有光泽,呈黄灰色)。在75%酒精中过一下,置于1‰升汞中浸泡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后播于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2)幼芽:取幼嫩植株上的项芽及侧芽,经自来水冲洗后在75%酒精中消毒30S,再放入1%。升汞中10~1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后,接于MS+6-…  相似文献   
25.
广西黄花蒿类型调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李锋  韦霄  许成琼  傅秀红  黄正福   《广西植物》1997,17(3):231-234
本文报道广西黄花蒿类型调查结果。1)生长在石山上的黄花蒿类型植株长势比生长在平地、路边、土坡、房前屋后的类型差,且产量也较低。2)同一分布区内,生长在石山的黄花蒿类型,有效成分(青蒿素)含量明显高于生长在平地、路边的类型,前者比后者含量提高003%~028%。  相似文献   
26.
以金黄花滇百合(Lilium bakerianum var. aureum)的鳞片为外植体, 探讨不同部位外植体和不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鳞片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16-BA+0.1 mg?L -1NAA+30 g?L -1蔗糖; 不定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16-BA+0.1 mg?L -1NAA+30 g?L -1蔗糖; 不定芽诱导小鳞茎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1NAA+30 g?L -1蔗糖; 小鳞茎膨大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0.01 mg?L -1NAA+60 g?L -1蔗糖。该研究为金黄花滇百合种质资源保护和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7.
研究人工林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人工林合理经营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对在辽东山区广泛栽培的黄花落叶松(Larix olgensis)和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人工林, 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建立了辽宁草河口和湾甸子林场落叶松人工林年表, 分析了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气候条件、树种、立地条件和林分因子(林龄、密度、蓄积量等)的相对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在影响年轮-气候关系的因素中, 气象因子的潜在蒸发散(PET)的影响力最大; 林龄、密度和蓄积量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中龄落叶松人工林径向生长主要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 成熟落叶松人工林径向生长主要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 而其他因素, 如树种、立地条件等的影响作用不大。这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随着林龄增加, 林分会逐渐受到气温升高导致的水分亏缺的限制, 导致明显的生长下降趋势, 因而气候变暖对成熟落叶松人工林威胁更为严重, 所以要注重对成熟林的优先保护, 同时可以预测, 随着东北地区今后气候进一步变暖, 可能将逐步影响到林龄更小的林分的生长,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在落叶松人工林经营中采取科学的措施来更好地应对未来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8.
<正>一项研究发现,用能够耐受从黄花蒿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常见抗疟药青蒿素的啮齿类疟原虫感染的小鼠,当让它们食用整株黄花蒿的干样本的时候,寄生虫载量减少了,而且一种非青蒿素耐受性小鼠疟原虫物种对整株植物疗法出现耐受性的时间长度是对青蒿素出现耐受性时间长度的3倍,这提示整株植物可能拥有增强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有效性的特性。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  相似文献   
29.
黄花小山菊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植物名称黄花小山菊[Dendranthema hypargyrum(Diels)Ling et Shih]。 2材料类别茎尖。 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MS+6-BA1mg.L^-1(单位下同)+NAA0.01:MS+6-BA3+NAA0.01:MS+6-BA5+NAA0.01。生根培养基:1/2MS+NAA0.01;1/2MS+NAA0.03;1/2MS+NAA0.05。  相似文献   
30.
为充分开发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的内生真菌资源,获得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该文以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使用平板对峙法检测内生真菌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测定内生真菌发酵液的DPPH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能力,评价内生真菌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具有强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菌株进行形态和ITS鉴定。结果表明:(1)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中有2株内生真菌对香蕉专化尖孢镰刀菌、柑橘树脂病菌、叶点霉菌、香蕉具条叶斑病菌、茄病镰刀菌、三七根腐病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在50.3%~91.4%之间,其中HNLF-5对柑橘树脂病菌的抑菌率为73.2%,HNLF-44对香蕉专化尖孢镰刀菌抑菌率为91.4%。(2)内生真菌发酵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DPPH清除率均在80%以上,总还原能力吸光值范围为0.279 2~0.748 8。(3)HNLF-44菌株为链格孢属真菌。该研究表明,药用植物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为后续从黄花倒水莲内生真菌中挖掘潜在新型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