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NO和茉莉酸甲酯对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及黄芩苷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供体,向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悬浮培养细胞系中添加SNP和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考察这两种诱导子在不同的添加时间、添加浓度及混合配比使用对黄芩悬浮细胞系生长和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外源NO有利于细胞的生长,但对黄芩苷积累无作用,而MJ有利于黄芩苷的合成,但抑制细胞生长,且两者的适用浓度范围和添加时间存在差异。在细胞培养初期(0天)添加0.05 mmol·L~(-1)SNP,而在细胞生长对数中期(8天)添加10μmol·L~(-1)的MJ,细胞鲜重可达到对照的1.2倍,黄芩苷总量达到对照的2.96倍。  相似文献   
32.
均匀设计法优化黄芩愈伤组织培养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康  张东向  张磊  陈贺 《生物技术》2006,16(6):62-64
目的:优化黄芩愈伤组织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黄芩甙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对黄芩愈伤组织生长的MS培养基成分进行多因素多水平考察。结果:最佳培养基为MS附加0.25mg/L NAA、0.5mg/L 6-BA、17g/L葡萄糖和35g/L蔗糖。最佳培养基黄芩甙含量为27.44mg/gDW。结论:用均匀设计法优化愈伤组织培养基省时、方便,且最佳培养基黄芩甙含量与预测值相近,且明显高于均匀设计实验方案中的黄芩甙含量。经SAS软件分析得出的优化方程拟合度很好。  相似文献   
33.
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水产动物的常见致病菌,对人类健康和水产经济带来巨大威胁。抗生素的滥用使得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型、不易产生耐药性和低毒的抗菌物质。本文研究黄芩醇提物对哈维氏弧菌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黄芩醇提物对哈维氏弧菌的抑菌圈为18.33±0.58 mm,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7.92 mg/mL和15.84 mg/mL。经分析型扫描电镜(SEM)观察和细菌胞内外蛋白质浓度测定,发现实验组菌体表面虽有细小破裂,但形态依然完整,表面光滑,菌体细胞膜仍保持相对完整性;通过SDS-PAGE、蛋白质质谱(MALDI-TOF-TOF M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黄芩醇提物抑制哈维氏弧菌体内NAD特异性的谷氨酸脱氢酶(NAD-specific glutamate dehydrogenase, NAD-GDH)及其mRNA的表达。本研究表明,黄芩醇提物通过下调NAD特异性的谷氨酸脱氢酶表达而抑制哈维氏弧菌的生长,为中药应用于水产养殖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34.
滇黄芩的解剖学与组织化学研究及其与黄芩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解剖学方法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了滇黄芩(Scutellariaalnoena)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根的初生结构中木质部为二原型,凯氏带明显,并开始积累淀粉粒;在茎和叶维管束外有厚壁细胞群分布,较成熟的茎中厚壁细胞群连成一环。通过组织化学方法对黄酮类物质的定位研究表明,多年生根的中柱鞘及韧皮部、茎及叶的表皮和与皮层中的薄壁细胞是黄酮类物质的主要积累场所,其含量根〉茎〉叶。滇黄芩与同属植物黄芩(S.baicalensis)在结构和组化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黄芩茎中厚壁细胞群分布区域较小且未连成环,细胞壁加厚较不明显,叶中没有厚壁细胞;组化显色结果表明滇黄芩黄酮类物质含量高于黄芩。因此,深入对地方药用资源滇黄芩的研究与开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5.
目的:对胃灵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分析。方法:采用VP-ODS C18色谱硅胶分析柱为固定相,甲醇-0.3%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黄芩苷峰与其他杂质峰分离良好,0.3511μg~1.287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0.54%(n=9)。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靠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胃灵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6.
利用在全国范围内分单株采集的92个黄芩根及对应的92个黄芩根际土样品,检测黄芩次生代谢产物、药材及根际土中无机元素含量,结合道地药材空间分析数据库中的环境数据,开展生态因子对黄芩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及综合效应分析.结果发现,黄芩中多数化学组分与纬度成负相关,而与温度成正相关,21个化学组分总体呈现低纬度地区含量高于高纬度地区的趋势.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黄芩中黄芩苷与纬度的负相关关系.发现土壤中无机元素含量过高(除Mg和Ca外)总体上不利于黄芩中化学成分的积累.基于21个组分的聚类分析将不同产地的黄芩分为2组,指出黄芩的道地性并不局限在某个特定的小区域,在从内蒙赤峰到陕西太白一线均适宜黄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为黄芩的适生区和潜在的道地产区.  相似文献   
37.
滇黄芩中五个新的黄酮类配糖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滇黄芩(Scutellaria amoena)根中分离到5个新的黄酮类配糖体。命名为滇黄芩甙甲-戊(amoeninsA-E)。经光谱分析,化学结构分别证明为:2’,4’,6’-三羟基二氢查耳酮4’-「O-β-D-半乳吡喃糖基(1→2)」-O-β-D-葡萄吡喃糖甙,5,7,2’-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吡喃糖醛酸甙,(顺式)-5,7,2’-三羟基二氢黄酮醇3-O-β-D-葡萄  相似文献   
38.
黄芩组织培养同源四倍体的诱导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黄芩进行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组织培养条件下,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和秋水仙素,或者把带有绿色芽点的黄芩愈伤组织经0.2%秋水仙素溶液浸泡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培养,均可诱发黄芩多倍体的产生,但以后效果较好,诱导率可达40.0%,通过试管苗根尖染色体显微观察,鉴定出50多个黄芩同源四倍体,为今后优良品种的选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9.
本文旨在探究黄芩川贝母不同比例配伍后对黄芩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影响及等比配伍后抗肺炎作用.将黄芩川贝母按3∶0、3∶1、3∶2、3∶3、2∶3、1∶3、0∶3比例配伍后,水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选择健康ICR小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LPS组、阳性药组、黄芩组、川贝...  相似文献   
40.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研究中药黄芩甙浸出量的对比实验 ,用开水浸泡黄芩甙的浸出量 ,在哈慈杯中要比在普通杯中高约 46~ 60 % ,相对提高 5 3%。而用酒浸泡则产生负效应 ,说明磁场对乙醇活性抑制 ,浸出量要低约 2 9~ 5 7%。相对抑制 41 %。进一步证实了磁处理的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