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土壤水分对温室春黄瓜苗期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津优1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土壤不同水分含量对温室春黄瓜苗期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90%时.黄瓜幼苗长势健壮,茎粗大,根系活力强,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高.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说明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培育黄瓜壮苗。株高和叶面积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加;细胞汁液浓度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且对植株水分状况反应十分敏感,可以用来作为判断植株水分盈亏状况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22.
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凤芝  阎秀峰  马凤鸣 《生态学报》2004,24(7):1335-1340
以山东密刺黄瓜 (Cucumis sativus L.)为试材 ,分别采用大棚土壤和露地土壤进行盆栽模拟试验 ,首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苯丙烯酸对不同土壤栽培条件下黄瓜幼苗膜质过氧化作用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 :不同浓度的苯丙烯酸对大棚土培幼苗不同时期的 SOD活性的化感效应均为抑制作用 ,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浓度大于 5 0 mg/kg时 ,对露地土培幼苗 6叶期 SOD活性的化感效应均为抑制作用。浓度大于 1 0 0 mg/kg时 ,对两种土培幼苗 CAT的化感效应均为抑制作用 ,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苯丙稀酸对不同土壤、不同时期黄瓜幼苗的 MDA均为促进作用 ,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苯丙稀酸使黄瓜幼苗的电解质外渗率和伤害率增加 ,浓度大于 5 0 m g/kg时的大棚土培幼苗和浓度大于 1 0 0 m g/kg时的露地土培幼苗 ,电解质外渗率与对照及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伤害率与对照及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大棚土培幼苗 MDA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的化感强度均大于露地土培幼苗  相似文献   
123.
黄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以南方型和北方型两个生态型黄瓜为材料,用改良的染色和制片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黄瓜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①黄瓜减数分裂属于同时型胞质分裂,双线期染色体具有明显的交叉节并呈现出较易识别的棒状或环状形态,在末期Ⅰ和末期Ⅱ有多核仁和核仁融合现象;②在四分体时期的小孢子成十字交叉形(decussate type),而非四边形(isobilateral type);③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两核居中期的特殊现象,在核居中期小孢子只有一层壁,而在核靠边期小孢子出现了两层壁;④黄瓜的成熟花粉粒属于两核花粉粒。  相似文献   
124.
水杨酸对水分胁迫黄瓜幼苗叶片生理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研究了外源水杨酸 salicylic acid,SA 对水分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主要生理过程的影响 . 1m mol/L 的 SA处理黄瓜幼苗 2 4 h后 ,叶片中 POD活性剧增 ,SOD活性增加不明显 ,H2 O2 清除酶 CAT和 APX活性受抑制 ,H2 O2 含量上升引起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含量上升 ,造成轻度氧化胁迫 ;在随后水分胁迫过程中 ,经 SA预处理积累的 H2 O2 诱导 APX和 CAT活性上升并清除产生的 H2 O2 ;SA预处理后 ,叶片中 Rubisco含量及其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对照 ,光合作用受影响较小 .这表明 SA使黄瓜幼苗生理活性有较大改善 ,增强了植株对水分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25.
在硝态氮存在或缺乏的条件下,测定了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萌发和子叶发育过程中子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活性的变化。在子叶发育初期,无论外源氮存在与否,每对子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GS、NADH—GDH、NAD^ -GDH活性随发育上升。在外源氮存在下,第4d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虽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恒定;第6d后,GS和NADH—GDH活性逐渐降低,NAD^ -GDH却相反增高。但在无外源氮条件下,于第4d后,可溶性蛋白质水平以及GS、NADH—GDH和NAD^ -GDH活性都逐渐降低。在子叶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外源氮对GS和NAD^ -GDH活性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子叶发育的后期对NAD^ -GDH活性的促进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6.
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重要的经济作物,雌雄同株异花,是研究植物性别分化的经典材料。人们对黄瓜性别分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Astmon和Galun、任吉君和王艳对黄瓜性别分化的形态特征和器官发生进行了初步研究,表明黄瓜单性花分化和发育过程中经历了无性期、两性期和单性期,最终只有一种性别的性器官原基发育成有功能的性器官,从而形成单性花,而对单性花中未形成有功能器官的相反性别原基的研究报道甚少。我们对雄花发育过程进行了连续的形态学分析,并对不同时期雄花中的心皮进行了细胞计数和同工酶电泳分析,以期从性器官发育的角度探讨黄瓜性别表现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7.
芜菁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先以芜菁花叶病毒(TuMV)免疫BAL B/C小鼠,然后取其脾细胞使之与SP2/0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获得4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TuMV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并以之制备腹水单抗。4株单克隆抗体腹水ELISA效价在10-5~10-6之间,仅对TuMV起特异性反应。Western blot分析表明,4株单抗都能与TuMV 34kD的外壳蛋白亚基起特异反应。利用TuMV的多抗兔血清和单抗腹水建立了三抗体夹心ELISA检测TuMV的方法,检测病叶的灵敏度为1∶5120倍,检测提纯TuMV病毒绝对量为21.9 ng。利用三抗体夹心ELISA测定出7种作物上有TuMV侵染。   相似文献   
128.
芜菁花叶病毒 (TuMV)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病毒。从生物学和理化特性、基因组结构、侵染和繁殖、变异及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病毒抗性等方面对TuMV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9.
对多胺氧化酶活性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多胺氧化产物H2O2浓度的最低检测量可从1.25μmol·L-1降低到0.65μmol·L-1,其显色产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重现性.用改进的方法检测的低氧水培下黄瓜根系多胺氧化酶活性比通气对照提高2.45倍,酶氧化底物以精胺(Spm)为最佳,最适pH值为6.5.  相似文献   
130.
取食经历对美洲斑潜蝇雌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 ,研究了取食经历对美洲斑潜蝇雌Liriomyzasativae成虫寿命和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幼虫期在黄瓜取食而成虫期在四季豆上取食时 ,其雌成虫寿命、总产卵量和日平均产卵量均明显小于幼虫期在长豇豆上取食而成虫期在四季豆上取食时 (P <0 0 1 ) ;当幼虫期同在长豇豆上取食时 ,成虫在黄瓜上取食时的雌成虫寿命、总产卵量和日平均产卵量均明显小于成虫在四季豆取食时 (P<0 0 5或P <0 0 1 )。这说明美洲斑潜蝇幼虫和成虫取食经历对其成虫寿命和生殖力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