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以开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在0、2.2、4.2、8.7、17.8、36.6 mg/L氨氮暴露组和0、2.0、3.2、5.0、7.9、13.3 mg/L业硝酸盐暴露组24 h急性胁迫下,血细胞数量变化和血蓝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氨氮浓度为8.7 mg/L,血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血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在氨氮浓度为2.2 mg/L、亚硝酸盐浓度为2.0 mg/L时,血蓝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2.
为探索碱性Kruppel样因子(basic Krueppel-like factor,BKLF)对γ-和ε珠蛋白基因的转录调控作用,构建了人类BKLF(hBKLF)基因全长及N端缺失40个氨基酸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瞬时转染到COS7细胞中做报告实验。结果表明,hBKLF能够抑制γ-和ε-珠蛋白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而hBKLF特异的反义核酸则激活这两种基因的启动子。N端缺失40个氨基酸不影响这种转录抑制功能。hBKLF强烈抑制FKLF(embryonic/fetalβ-like globin gene-activating Krueppel-like factor)引起的对γ-和ε-珠蛋白基因的转录激活作用。另外BKLF基因能够与SHP1(SH2-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1)基因启动子区的CACCC元件结合。这些结果提示γ-和ε-珠蛋白基因可能是BKLF的转录调控对象,为研究BKLF参与血细胞特异表达基因的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大(狂鸟)(Buteohemilasius)、长耳鸮(Asiootus)的血象、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正常值及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为其健康检测和保护提供参考资料,采用纽巴氏法、沙利氏比色法、离心法、瑞士染色等方法检测了大(狂鸟)和长耳鸮的血象,利用全自动血液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了两种鸟的19项血液生化指标,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其血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狂鸟)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及凝血细胞数量均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在两种鸟类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理生化检测中,大(狂鸟)的谷草转氨酶、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长耳鸮,且大(狂鸟)的无机离子中的钠和氯离子浓度也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谷丙转氨酶和肌酐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尿酸和葡萄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狂鸟)和长耳鸮的血细胞形态相似。种属不同及生活习性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两种鸟类血液生理常值差别及显微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采样时的机体状况、营养状况及测试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为了解大(鵟)(Buteo hemilasius)、长耳鸮(Asio otus)的血象、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正常值及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为其健康检测和保护提供参考资料,采用纽巴氏法、沙利氏比色法、离心法、瑞士染色等方法检测了大鵟和长耳鸮的血象,利用全自动血液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了两种鸟的19项血液生化指标,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其血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鵟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及凝血细胞数量均高于长耳鹗,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在两种鸟类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理生化检测中,大(鵟)的谷草转氨酶、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长耳鸮,且大(鵟)的无机离子中的钠和氯离子浓度也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谷丙转氨酶和肌酐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尿酸和葡萄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鵟)和长耳鸮的血细胞形态相似.种属不同及生活习性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两种鸟类血液生理常值差别及显微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采样时的机体状况、营养状况及测试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昆虫细胞免疫反应中的吞噬、集结和包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姗  凌尔军 《昆虫学报》2009,52(7):791-798
细胞免疫是昆虫天生免疫系统中很重要的部分, 包括了由血细胞介导的一系列吞噬、 集结和包囊等作用。本文讨论了近年来在昆虫细胞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 包括参与昆虫细胞免疫的血细胞类型, 识别外来异物的受体因子, 影响免疫活性的一些酶和化学物质等。另外还就吞噬模式, 以及集结和包囊过程中粘附态细胞的形成等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6.
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类型及体腔细胞数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光镜、电镜技术研究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和血窦中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周年体腔细胞总数及主要类型的细胞数量。研究结果表明,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形态结构相同,作者将体腔细胞分为淋巴样细胞、球形细胞、变形细胞、透明细胞、纺锤细胞和结晶细胞,其中球形细胞又分为Ⅰ型、Ⅱ型、Ⅲ型。血窦中血细胞除未见结晶细胞外,其余与体腔细胞相同。体腔细胞和血细胞均以淋巴样细胞、变形细胞、球形细胞为主,透明细胞、纺锤细胞次之,结晶细胞数量最少。从形态和结构分析,作者认为仿刺参体腔细胞和血细胞来源可能相同。周年平均的体腔细胞总数为(3.85±0.21)×106个/mL,淋巴样细胞为(1.58±0.11)×106个/mL,占细胞总数的(41±1.47)%;球形细胞为(1.16±0.13)×106个/mL, 占细胞总数的(30±0.89)%;变形细胞为(0.99±0.07)×106个/mL,占总细胞数的(25±0.98)%,三种主要类型细胞占细胞总数的(96±1.53)%。  相似文献   
57.
促血管生成因子不仅参与实体肿瘤的发生和进展,而且与非实体瘤(如白血病等)的发生和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在众多促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 ANG)可以促进实体瘤细胞的生长和血管生成,然而其引起血管生成异常的详细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本文就近年来在非实体瘤中血管生成素的功能及其潜在的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8.
黄芳  时敏  陈学新  章金明 《昆虫学报》2011,54(9):989-996
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优势内寄生蜂, 拥有毒液、多分DNA病毒(PDV)等寄生因子,能有效调控寄主幼虫的营养生理和免疫系统, 但其毒液在这过程中的功能不明。本文利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半闭弯尾姬蜂毒液的蛋白组分,利用寄主幼虫血细胞体外原代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小菜蛾幼虫血细胞噬菌能力在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半闭弯尾姬蜂毒液蛋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35~220 kDa之间,少数小于15 kDa,但分子量处于35~70 kDa之间的蛋白含量较高,与其他寄生蜂毒液蛋白相似。半闭弯尾姬蜂毒液单独对寄主小菜蛾幼虫功能血细胞(浆血细胞和颗粒血细胞)的延展能力和吞噬功能不产生破坏作用。但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后短时间内,寄主功能血细胞的延展受到抑制,然而功能血细胞仍然能识别外源异物, 却无法进一步吞噬外源物; 寄生后24 h,功能血细胞的延展力恢复,颗粒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可顺利完成。本研究证明了半闭弯尾姬蜂寄生能暂时性地抑制颗粒血细胞的延展性从而影响其噬菌过程。  相似文献   
59.
胭脂鱼外周血细胞的显微、超微结构与细胞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Bleeker)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胭脂鱼科或称亚口鱼科(Catostomidae)。该科鱼类全世界现知约有13属70种,绝大多数种类分布于北美洲,仅胭脂鱼为我国也是亚洲的特有种,分布于我国的长江和闽江。胭脂鱼在鱼类系统演化和动物地理学研究上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现为国家二类水生野    相似文献   
60.
进化和遗传 B23.如下图的家系,不同家族成员的血浆和血细胞两两混合来检测有(P)或没有(a)凝集。在此家系中,AB-表示成员1(母亲)的表型为AB型Rh阴性(Rh^-),B+表示成员2(父亲)为B型Rh阳性(Rh^+)。(4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