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早期发现于中国东北热河群的今鸟类化石多呈高度零散保存,本文对于惟一已知的长趾辽宁鸟( Liaoningornis longidigitrus) 标本的研究表明,该分类单元实际上是反鸟类的成员。虽然材料保存较差且破碎,但缺失发达的胸骨、胫骨脊和退化的脚爪,显示其应该被排除于更为进步的鸟胸类( ornithothoracines) 之外。辽宁鸟与所有已知的反鸟均有显著不同,但显示了与西班牙发现的 Eoalulavis hoyasi 的相似性: 它们相似的胸骨特征表明二者可能存在较密切的关系,尽管与其他反鸟类的不同表明,这可能是个体发育造成的假相。由于辽宁鸟标本过于零碎,因此目前难以确定其在反鸟类系统发育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2.
于2005~2007年3~7月采用在试验样地中添加巢位(悬挂巢箱)与对照样地比较的方法,探讨悬挂巢箱是否影响天然洞的入住率,并为次级洞巢鸟类提供巢位资源,进而增加繁殖种群的数量.结果发现,无论是试验样地还是对照样地,总的入住数量年间差异不显著,种类间差异显著;天然洞之间(无论是否悬挂巢箱)的入住率差异不显著;人工巢箱与...  相似文献   
153.
[上集回顾]根据土拨鼠国王提示的线索,古古卡几人找出了知道咒语第四个字的动物——鹰。传递完咒语后,土拨鼠国王拿出了一张写着谜语的字条。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它能帮古古卡他们找出下一个咒语知情者吗?  相似文献   
154.
155.
记述了辽宁朝阳原家洼九佛堂组发现的原始今鸟类一新属种:朝阳副红山鸟(Parahongshanornischaoyangensis gen.et sp.nov.)。尽管缺失头骨,但其头后特征和红山鸟及一件属于红山鸟科的长腿鸟最为接近,具有该科的一些明显鉴定特征,如前肢相对后肢十分短小,"U"字形的叉骨长明显大于宽等,因此可以归入红山鸟科。新鸟在以下特征上可与红山鸟及长腿鸟相区别,如叉骨支近端侧向压扁,联合处有一条深沟;胸骨末端有两对后凹陷,在龙骨突与侧突之间有短的后突;第Ⅱ指第1指节相对更加短粗,第2指节细长;耻骨具有膨大的耻骨脚等。新材料的发现为红山鸟类提供了新的解剖学特征,还为研究早期今鸟类的多样性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56.
继1984年首次报道甘肃玉门昌马发现的早白垩世甘肃鸟及2006年记述多件甘肃鸟标本以来,再次对发现于2004~2006年间的9件甘肃鸟标本进行形态的详细观察,补充描述甘肃鸟新的骨骼特征,包括侧面保存的胸骨、有较完整的镰刀形龙骨突及胸骨背侧特征等;部分前肢骨骼上有位于关节位置、呈短长方形的尺腕骨和桡腕骨;指式"2-3-1",小指骨的爪节完全退化消失;后肢各趾中第1趾节最长,趾爪短小且弯曲度小;第Ⅰ趾相对较短、细弱,与其他趾相对握;第Ⅲ趾粗壮,略短于第Ⅳ趾。在胫跗骨和跗跖骨关节处保存有鳞片状的皮肤印痕,趾骨间有蹼的印痕。通过指示性骨骼测量的三元分析,得出甘肃鸟是一类善飞的潜水鸟,其习性接近于部分现生的鸭科成员,与之前有关甘肃鸟生活习性的推测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57.
李丽国 《化石》2011,(2):27-31
恐龙是中生代地球陆地的霸主,在世界的各大洲甚至如今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均发现有恐龙的化石,可见当时其在地球上的繁盛状况。恐龙体型各异,种类繁多,但按照腰带的不同仅划分为蜥臀目(三射式)和鸟臀目(四射式),而如果按照恐龙的行走和站立姿态大体有三种:两足行走、半四足行走和四足行走。  相似文献   
158.
羽毛妙用     
王大锐 《化石》2011,(2):32-37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鸟儿羽毛的作用似乎就是“美丽的外衣”和能够飞翔的秘密。其实,科学家们已经认识到:除了美丽之外鸟儿羽毛还有着一些以前人们不曾认识到的作用。羽毛的结构地球生物进化史上有四大未解之谜,其中之一就是“鸟儿何时飞上蓝天?”羽毛的出现与作用是生物进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9.
TLR9(Toll-likereceptor9)是一种微生物病原相关分子结构模式识别受体,TLR9能够识别CpG—ODN(胞嘧啶磷酸鸟甘-寡聚脱氧核苷酸),使病原相关受体在先天性免疫细胞上表达,并激活下游炎性通路。研究表明,TLR9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如脓毒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刀豆体球蛋白A介导肝炎性肝脏损伤、炎性泡沫细胞形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并且与多种致病因子相关联,如肝x受体、甲酰多肽受体、线粒体DNA等。  相似文献   
160.
《化石》2014,(1):4-5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海鲁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在最近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第四期报道了发现于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中的多刺甲龙亚科恐龙一新属种:金城洮河龙(Taohelong jinchengensis)。因此前多刺甲龙类只发现于北美和欧洲,金城洮河龙代表了该类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对于研究甲龙类的演化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