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工巢箱条件下的大山雀巢捕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克勤  王海涛  赵虹  邓秋香  姜云垒  周彤  高玮 《生态学报》2010,30(19):5391-5395
于2004—2008年在次生阔叶林中,采用悬挂巢箱的方法对大山雀的巢捕食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巢箱的被捕食率显著不同,新巢箱被捕食率最低,第2年被捕食率最高,第3年下降很大,第4年又略有上升。被捕食巢的窝卵数极显著的低于未被捕食巢的窝卵数。影响巢捕食的主要生境因子为巢箱高度和巢上盖度,其次为灌木的密度和高度。  相似文献   
2.
朱旭  王静  孙克萍  江廷磊  姜云垒  冯江 《生态学报》2008,28(11):5248-5258
2007年在吉林省罗通山自然保护区,利用超声波探测仪(Avisoft-SASLAB PRO)录制并分析不同生境中马铁菊头蝠的回声定位声波。结果显示马铁菊头蝠在不同类型生境中活动;各生境中回声定位声波参数存在显著差异(one-way ANOVA,P〈0.05)。从环境因子中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与其回声定位声波相关的植被、气候和地形因子,探讨回声定位声波与这些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FM1和FM2带宽与乔木高(r=-0.948,-0.825;P〈0.05)、FM1起始频率和FM2终止频率与林冠面积(r=-0.967,-0.958;P〈0.05)、FM1起始频率、FM2终止频率和峰频与湿度(r=-0.776、-0.875和-0.794,P〈0.05)、脉冲持续时间和脉冲间隔与平均灌木高均呈显著负相关(r=-0.911,-0.990;P〈0.05),峰频与植被株数(r=0.756,P〈0.05)、脉冲持续时间与冠下高呈显著正相关(r=0.870,P〈0.05)。表明各种环境因子(植被因子、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回声定位声波,回声定位声波具有表型可塑性和生境适应性,这些特性决定了马铁菊头蝠生境利用的程度和可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3.
4.
2012年和2013年两年的4至7月,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对栗斑腹鹀(Emberiza jankowskii)的繁殖生态及子代性比进行了研究,发现栗斑腹鹀产首枚卵的时间为5月13日至6月12日,窝卵数平均为(5.1 ± 0.6)枚(4 ~ 6枚,n = 51),孵卵期平均为(11.5 ± 0.7)d(10 ~ 12 d,n = 19)。其中,2012年总计30巢,成功出飞13巢,繁殖成功率为43.3%;2013年总计30巢,成功出飞15巢,繁殖成功率为50.0%。栗斑腹鹀子代总体性比(雄性︰雌性)为(1.38 ± 1.03)︰1(0.25︰1 ~ 4.00︰1,n = 12),2012年和2013年的子代性比分别为(1.20 ± 1.08)︰1(1.50︰1 ~ 4.00︰1,n = 5)和(0.86 ± 0.65)︰1(0.25︰1 ~ 2.00︰1,n = 7),年际间栗斑腹鹀子代性比差异均不显著,P值分别为0.62(2012年)、0.44(2013年)与0.72(2012和2013年)。本研究对该地区栗斑腹鹀子代性比及提高栗斑腹鹀繁殖成功率和稳定其性比的措施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2016年3月24日在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吉林农业大学校园内(43°48′36″N,125°24′4"E,海拔227m)拍摄到1只体型大小与山斑鸠(Sreptopelia orientalis)相当的鸽形目鸟类(图1)。其嘴细长、暗褐色,虹膜棕红色,脚趾紫红色。额、头顶青灰色,头侧、前颈粉红色,后颈羽毛黑色密布白色珍珠状点斑:颈腹侧、胸和腹部的羽毛粉红色,翅和背部棕灰色;中央尾羽浅褐色,外侧尾羽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尾羽张开时外侧尾羽白色宽阔端斑显著可见,判断该鸟为珠颈斑鸠(S.chinensis)(约翰.马敬能等2000)。  相似文献   
6.
于2005~2007年3~7月采用在试验样地中添加巢位(悬挂巢箱)与对照样地比较的方法,探讨悬挂巢箱是否影响天然洞的入住率,并为次级洞巢鸟类提供巢位资源,进而增加繁殖种群的数量。结果发现,无论是试验样地还是对照样地,总的入住数量年间差异不显著,种类间差异显著;天然洞之间(无论是否悬挂巢箱)的入住率差异不显著;人工巢箱与试验样地的天然洞之间的入住率差异极显著;人工巢箱与对照样地的天然洞入住率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人工巢箱的添加为次级洞巢鸟提供了巢位资源,大大地提高了入住率;人工巢箱的悬挂并未影响天然洞的入住率,试验样地与对照样地的天然洞的入住率没有显著区别,表明适合鸟类入住的天然洞巢位资源在次生阔叶林中,处于稳定且饱和状态。所以悬挂巢箱不影响天然洞的入住率,而且为次级洞巢鸟类补充了巢位资源,因此增加了繁殖种群的数量。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熊类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境内熊类主要是黑熊和棕熊,黑熊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山脉、张广岭山脉和老岭山脉,分布密度大约0.01-0.133只/km^2。棕熊主要 分布在老爷岭、摩天岭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及周围,目前野生棕熊在吉林省的数量不足50只。野生黑熊和棕熊数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