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成都生物所筛选出的高效高浓度乙醇发酵菌株,针对鲜甘薯特征性高黏度开发了高效降黏综合技术,将小试、中试获得的各种参数指标优化,应用于万吨级燃料乙醇示范生产线上。连续5批次发酵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鲜甘薯高效降黏酶系的作用,可使发酵醪的黏度从10000mPa·S以上降到1000mPa·S以下,发酵时间在30h以内,乙醇体积浓度平均可达10.54%,最高可达到12.41%,平均发酵效率高于90%。发酵醪料水比可达到4:1,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2.
湖南毛叶茶资源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毛叶茶(Cameliaptilophyla)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它含有传统茶叶的具表征意义的化学成分,茶多酚含量(34%~40%)达超常规水平,不仅可在生产上直接利用,而且在红茶品种选育方面有重要的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53.
54.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君琴  沈东升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2077-2078
In this study, a methane bioreactor-landfill system was utilized to treat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Through analyzing and detecting the pollutant(CODcr) in the bioreactor-landfill system, a simulated mathematic formulaof waste degradation was established. After treated with this system, the CODcr and VFA concentrations in MSW could be decreased from more than 20000 and 7000 mg·L-1 to less than 1500 and 200 mg·L-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55.
茶叶锌、硒含量变化与种植土壤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贵州4个茶叶产地(贵定、都匀、凤冈、湄潭)生产的新鲜茶叶(贵定云雾茶、都匀毛尖、凤冈锌硒茶、湄潭翠芽)及种植土壤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茶树叶片及种植土壤的锌、硒含量,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深度土壤锌、硒含量的差异;茶树当年生新叶(一芽二叶)和生长1年以上老叶的锌、硒含量变化;土壤锌、硒含量与新老叶片锌、硒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茶园土壤深度(0~20 cm,20~40 cm)的增加,锌含量增加了2.0%~18.0%,而土壤硒含量则没有明显变化;不同样地土壤和同一样地土壤不同深度的锌、硒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Sig.0.01),但差异未见明显规律;茶树新叶锌、硒含量比老叶分别高2.3~4.0倍和1.2~3.0倍;新叶的锌、硒含量与土壤锌、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且新叶中的锌、硒含量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中的锌、硒含量来源于成土母岩并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因此合理选择土壤类型对种植优质茶和规划发展茶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以[8-14C]标记的腺嘌呤和黄嘌呤为底物,对两种可以合成少量咖啡碱和茶叶碱的木荷属和柃木属植物(Schima mertensiana,Eurya japonica)叶片的嘌呤代谢进行了检测研究。发现木荷属和柃木属植物中嘌呤代谢相似,14C标记的腺嘌呤可以整合到嘌呤核苷酸、RNA、酰脲(包括尿囊素和尿囊酸)、二氧化碳中。经过24 h培养,在叶片吸收的放射能中,仅有6%~7%用于甲基黄嘌呤类化合物的合成(3-甲基黄嘌呤、7-甲基黄嘌呤核苷、7-甲基黄嘌呤、茶叶碱)。和其他植物一样,绝大多数14C标记的黄嘌呤整合到嘌呤的分解代谢物中(二氧化碳和酰脲),少量的放射能分布在3-甲基黄嘌呤及茶叶碱中。根据结果可以推断木荷属和柃木属植物具有N-甲基转移酶活性,可以用来合成咖啡碱和茶叶碱,相对于茶树而言,活性不高。综上,本文对木荷属和柃木属植物的嘌呤代谢以及嘌呤碱合成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7.
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各类果蔬植物中,其活性调控对于果蔬加工、保藏及茶叶初加工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着重归纳了多酚氧化酶的催化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结合果蔬抑褐保鲜及茶叶加工的应用实例进行了分类综述,并指出了多酚氧化酶在未来生物技术中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58.
喝到好茶,需要机缘。有人说,这话矫情,只要有钱,多好的茶都能喝到。其实不然。好茶要有好品质,要特色鲜明,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这个结论是从我在井冈山保护区里寻找传说中的野茶树,偶入锡坪村的一个老乡家中得到的。  相似文献   
59.
茶叶多糖的糖醛酸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个产地茶叶多糖的糖醛酸含量进行了测定,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样品无需预处理等特点,稳定性、重现性较好,回收率高,适合于茶叶多糖糖醛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茶叶多糖的糖醛酸含量有明显差异。本文同时研究了不同产地茶叶多糖对超氧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不同产地茶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糖醛酸含量呈正相关,糖醛酸含量越高,其抗氧化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60.
【背景】传统的酸马奶是由鲜马奶自然发酵而成,鲜马奶中的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酸马奶的品质。然而,鲜马奶中的微生物组成却鲜有报道。【目的】解析鲜马奶中细菌多样性,比较分析鲜马奶和酸马奶中微生物的差异,探究马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方法】采用PacBio SMRT测序技术,对6份采集自内蒙古锡林浩特牧区的鲜马奶中细菌16SrRNA基因序列全长进行测序,在种水平解析鲜马奶样品的细菌组成,并与前期同一地区的酸马奶菌群组成作对比。【结果】鲜马奶中包含大量的乳酸菌,主要为乳酸乳球菌(12.43%)、格氏乳球菌(3.53%)、肠膜明串珠菌(1.77%)等。此外还有部分板崎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存在。马奶发酵前后菌群变化较大,鲜马奶中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高于酸马奶,其中乳酸乳球菌和瑞士乳杆菌为鲜马奶和酸马奶的共有细菌。鲜马奶中的肠膜明串珠菌与乳酸乳球菌、格氏乳球菌呈正相关关系,与嗜水气单胞菌等有害菌为负相关关系,表明在马奶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可能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结论】在马奶的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大量生长抑制了马奶中有害菌生长,降低了马奶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提升了酸马奶的品质。为酸马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