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孙桂春 《蛇志》2004,16(2):56-57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层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因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防止髋内翻畸形.因此,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及预后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对比观察滋补肾阴方与温补肾阳方对卵巢切除所致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 ,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将雌性Wistar大鼠 4 9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滋阴组 (灌服生药含量为 1 0 5g ml的滋补肾阴方 ,按每 10 0g体重 0 7ml剂量 )、补阳组 (灌服生药含量为 0 78g ml的温补肾阳方 ,按每 10 0g体重 0 7ml剂量 )。于造模 3个月后开始给药 ,1次 日 ,连续 6d ,休息一天后 ,再连续灌服 6d。给药 2个月后 ,将大鼠处死 ,取胫骨行不脱钙骨切片 ,甲苯胺蓝染色 ,对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结果 切除卵巢 5个月后 ,大鼠胫骨TBV %显著降低 ,TRS %以及TFS %、AFS %、MAR、BFR、OSW和mAR皆显著增高 ,给大鼠灌服滋阴补肾方和温补肾阳方 2个月后 ,均能使上述指标发生逆转 ,但程度有所不同 ,温补肾阳方的效果要明显优于滋补肾阴方。结论 滋补肾阴方与温补肾阳方对卵巢切除所致的骨质疏松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但温补肾阳方的疗效要优于滋阴补肾方。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犬自体髂骨骨膜游离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用毕格犬 7只 ,共 14个髋关节 ,制成股骨颈骨折模型 ,骨折经螺钉固定后 ,取髂骨骨膜移植于骨折处。于术后 1个月和 3个月X线拍片并取髋关节标本观察。结果 术后 1个月 :X线见骨折线模糊 ;肉眼观察 :移植的骨膜与股骨颈生长在一起 ;镜下观察 :骨膜内毛细血管大量增生 ,大量类骨质及软骨细胞生成。术后 3个月 :X线见骨折愈合 ;肉眼观察 :骨膜移植处有大量骨组织生长 ,填满了骨折端 ;镜下 :骨膜内血管网非常丰富 ,大量骨细胞生成 ,新生骨小梁深入到股骨颈原有骨小梁中并与之融合。结论 犬自体髂骨骨膜游离移植可以成活和成骨 ,能重建股骨颈血运 ,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4.
合成成骨生长肽的体内外成骨活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相似文献   
105.
合成成骨生长肽的骨内外成骨活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固相多肽合成人成骨生长肽(sOGP),纯度达99.2%,HPLC及毛细管电泳均一,蛋白质序列分析和质谱分析符合理论值。在体内我们观察了sOGP对兔胫骨骨折愈合的药效。用血生化、X射线、骨密度、组织学外骨痂分析、生物力学等方面测得sOGP能显著促进新生骨形成,明显增加成骨活性蛋白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GP)的血清水平,对兔胫骨不稳定的横断骨折愈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实验组骨密度和外骨痂中小梁骨成分显著地加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还观察了sOGP在没介质中对原代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在体外sOGP低剂量(10^-11mol/L)对原代成骨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表现双向调节。有趣的是sOGP在体外的成骨活性作用必须有血清白蛋白(BSA)和血清中某些因子的参与。  相似文献   
106.
韦廷强 《蛇志》2011,23(3):296-297
2009年1月~2011年1月,作者采用张力带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9月施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780例,搜集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以及随访观察其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情况,把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情况与性别、年龄、固定类型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80例施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中,有52例患者术后出现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总发生率为6.7%;其中A型31例,B型18例(B1型6例,B2型7例,B3型5例),C型3例。女性的发生率(8.5%)高于男性(4.7%),老年患者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最高(10.1%),生物型假体固定者的发生率(8.7%)高于骨水泥型假体固定者(3.8%),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最高(11.4%),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女性、高龄、使用生物型假体固定,OR值分别为5.301、3.675和2.336。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危险因素为女性、高龄、使用生物型假体固定,临床医生应在术前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及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8月到2015年5月间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4.66%)明显低于对照组(20.94%)(x~2=5.11,P=0.02);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血清IL-6、IL-10、TNF-α表达水平,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显著,手术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低,且并发症较低,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ENA-Ⅱ)与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Inter 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ENA-Ⅱ组与Inter Tan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PENA-Ⅱ治疗和Inter Tan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骨密度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ENA-Ⅱ组优良率为89.13%,略高于Inter Tan组的86.96%,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NA-Ⅱ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5.2±15.3)min、(57.2±29.3)m L,明显低于Inter Tan组患者的(84.3±13.8)min、(104.7±36.5)m L(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2周以及术后24周PENA-Ⅱ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水平与Inter Ta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拴、近端股骨外侧皮质劈裂以及髋内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A-Ⅱ与Inter 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且两种手术方法对骨密度水平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但PENA-Ⅱ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以及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以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其中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观察组采用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2/49),低于对照组的18.37%(9/49)(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患者髋关节各项评分相比术前均有升高,术后3个月的各项评分高于术后1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过程当中,采用SL-R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减少住院时间,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且可改善髋关节各项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