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V-ATPases的功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ATPases作为一类酶,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V-ATPases是一个由多个亚基组成的复合物,主要有两个结构域,分别是位于外周的V1结构域和跨膜的V0结构域。V1结构域可以通过水解ATP供能;而V0结构域是质子的通道。它们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水解ATP供能,泵运H+进入囊泡腔中或泵H+出细胞外。V-ATPases定位于细胞器膜及某些特殊细胞的细胞质膜,参与骨吸收、肿瘤的侵袭及耐药等生理及病理过程,因而V-ATPases是治疗骨质疏松、糖尿病及肿瘤等人类疾病的候选分子靶标。目前有许多研究致力于发现新的潜在的特异的V-ATPase抑制剂。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尼尔雌醇组、金雀异黄酮高(18 mg/kg)、中(9 mg/kg)、低(4.5 mg/kg)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切除双侧卵巢诱发骨质疏松.模型复制成功后,给予含有不同剂量金雀异黄酮的饲料喂食骨质疏松大鼠.12周后行股骨干骨密度测定并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股骨组织中sost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和模型对照组相比,中剂量金雀异黄酮组大鼠骨密度显著增加(P<0.01)股骨组织中sost表达明显下调.结论:金雀异黄酮对骨质疏松大鼠有治疗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下调sost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3.
刘煜 《生物技术通讯》2006,17(5):821-822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日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降钙素是一种多肽激素,能调节体内钙的代谢,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疗效。本文简要阐述了降钙素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方法、效果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生命世界》2006,(10):28-29
一方面是营养不良,一方面是肥胖成病,很多人会关注前者,因为营养不良与健康息息相关,但后者同样是公众健康的可怕杀手。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就一致指出,肥胖是继吸烟、艾滋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杀手,除影响心理、生活和工作外,肥胖本身就是疾病,它能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骨质疏松、性功能障碍、肿瘤、心跳过速、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更为严重的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肥胖病患者正在与日俱增,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目前有10亿人存在超重问题,其中肥胖者至少有3亿人。  相似文献   
75.
本文对九种鲤科鱼类与中国胭脂鱼幼体的前方椎体的发育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这两个科鱼类的前方椎体发育是近似的,它们的魏氏小骨有共同的来源;魏氏复合骨由前方椎体上方的第二骨化中心形成,这个骨化中心与第三和第四上神经骨相当。另一方面,胭脂鱼幼体的第二椎体副突已与第四椎体的胸肋相接;魏氏复合骨的扩展是骨化中心背脊部均匀地发生的,这些与鲤科有着明显的不同。鲤科幼体的魏氏复合骨发育具有共同的特点,第二骨化中心的前方有一棘状物在早期出现,它代表了第三上神经骨伸出部份。但随后的发育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方式:一种为雅罗系鱼类所具有,即第二骨化中心以棘状物的扩展为主,前、后棘存在并有缝合线相连;另一种为鲃系鱼类所有,即第二骨化中心的发育以其背中部伸出的实心嵴突为主,仅有不发达的前棘,此系属于派生性结构。与魏氏复合骨相关的是2—3椎体间的关系也有相应的差别:雅罗系鱼类的幼体其2—3椎体间分离(仅鳑(鱼皮)亚科鱼类例外),而鲃系鱼类的幼体其2—3椎体愈合。由于幼体魏氏复合骨与椎体的特征比成体表现更为明显,它们在系统发育上能提供更为清楚的信息。  相似文献   
76.
童成文  李胜 《生命的化学》2023,(11):1773-178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常具有多种肺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COPD的致病因素有长期吸烟、缺少锻炼、有害气体的吸入等,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骨质疏松的特点是骨量低和骨组织微结构恶化,导致骨脆性增加,从而增加骨折风险。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可能会增加COPD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导致患者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故COPD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因果。COPD患者骨质疏松的高患病率被认为是由常见危险因素(如年龄较大和吸烟)以及COPD特定危险因素(如全身炎症、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维生素D缺乏等)造成的。目前,临床上针对COPD患者的治疗大多忽略了对其合并症骨质疏松的治疗,且COPD合并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对COPD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COPD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7.
78.
摘要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5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例数分别为104例和101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s角和椎体前缘高度,记录两组骨水泥渗漏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双侧组相比,单侧组手术时间缩短,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透视次数减少(P<0.05)。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均升高,Cobb''s角均缩小(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PVP患者骨水泥渗漏与骨水泥黏度、皮质断裂、骨折严重程度、骨折位置、年龄、CT值、骨水泥注入量有关(P<0.05)。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骨水泥注入量>6 mL、骨折严重程度为重度、CT值>63HU、骨水泥黏度为低、皮质断裂(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PVP治疗OVCF效果相当。其中单侧可减少骨水泥注入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功能恢复。而PVP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骨水泥渗漏,受到骨折严重程度、皮质断裂、骨水泥黏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摘要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型胶原氨基末端(NTx)、I型胶原羧基末端(CTX)及骨钙素(BGP)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60名绝经后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NTx、CTX、BGP表达水平,并建立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分析NTx、CTX、BGP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复查随访,将症状明显明显减轻,X线检查明显改善,骨密度值明显增加的3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将其余25例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NTx、CTX、BGP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受检者NTx、CTX、BGP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NTx、CTX高于对照组,BGP低于对照组(P<0.05); NTx、CTX、BGP三者联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检测(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BMI、合并基础疾病、病程、Ca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骨密度T值、雌二醇、血清NTx、CTX、BGP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TX、BGP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型胶原氨基末端、I型胶原羧基末端表达水平高于非骨质疏松群体,骨钙素低于非骨质疏松群体,三者联合可提升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另外,CTX、BGP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CTX水平越高、BGP水平越低可能预示患者预后不良,因此临床需针对此类患者及时改良治疗措施,提升其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80.
骨碎补是治疗骨质疏松方剂中的一味常用中药,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骨碎补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抗骨质疏松活性。本研究综述了骨碎补含药血清、水提物、醇提物、总黄酮以及单体成分等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