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香港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育工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香港位于热带,属海洋性气候。地势崎岖多山,山地约占全港总面积的3/4。城市发展多集中在沿海平坦地带。目前香港的城市和乡镇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0%,农地约占5%(当中大部份已遭荒废),余下的均为郊野地区,这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约占14%)、灌丛(约占36%)及草地(约占17%)。由于良好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形成了众多不同的生态环境,使总面积仅1090 km2的弹丸之地孕育出种类多样的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香港约有2500种原生植物,包括被子植物约1900种,裸子植物7种,蕨类植物220多种及苔藓植物300多种。动物方面,已记录的野生哺乳类动物有40多种,鸟类超过459种,两栖类23种,爬行类70多种。昆虫种类繁多,其中蜻蜓目100多种,鳞翅目2200多种(蝴蝶200多种,蛾类2000多种)。有很多是国家保护物种和特有种。植物方面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1种——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国家二级保护的有6种,如四药门花(Tetrathryrium subcordatum);国家三级保护的有8种,如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此外,香港特有种有16种,例如紫萁科(Osmundaceae)的粤紫萁(Osmunda mildei)、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的香港细辛(Asarum hongkongense)和兰科(Orchidaceae)的谢氏卷瓣兰(Bulbophyllum tseanum)。动物方面有9种属国家一级保护,例如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7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特有种则有卢氏小树蛙(Philautus romeri)、包氏双足蜥(Dibamus bogadeki)及多种昆虫。为了保护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的环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了一些法例并推行了不少保护措施,例如设立了21个郊野公园和14个特别地区,占全港陆地总面积约38%。此外,还成立了2个禁区、3个海岸公园和1个海洋保护区。另一方面,政府还设立了59个“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以保护及研究各种动植物、生态系统和特殊的地质地貌。香港地少人多,总人口超过600万,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多年来香港这个生物宝库不断地遭受人类活动的威胁,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上升,对土地需求迫切,不少郊野地区被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亦日益严重。此外,一些野生植物因具有药用价值、观赏价值或其他用途而遭盗伐或采集。上述种种因素已使香港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受到严重损害,一些物种更濒于灭绝,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工作刻不容缓。因此,香港确实需要制定整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有鉴于此,香港大学生态及分类学系于1996年展开了一项为期3年的香港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增加对动植物资源现况的了解,为保护香港的珍稀濒危物种和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提出补救方案,并为制订长远的保育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罗明 《生物学通报》1997,32(6):31-33
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如何在人口高度密集,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我于1994年赴港参加“环境教育研修活动”期间,对此进行了初步考察,深感香港的一些做法对大陆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无启发,现将所见所闻介绍如下。香港全境有40%为高地山坡,所有建筑主要集中在其余60%土地上。本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与生活区不断扩展,带来郊区和整个地区自然资源较严重的破坏。为发展新市镇和大型屋屯,山丘被移平,土地、空气和海水受到污染,野生生物馆受侵扰,同时大片大片的海滩和植物永久性消失,情…  相似文献   
53.
ISAAA信息     
<正>科学家鉴定可阻碍异花授粉的基因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科学家鉴定了一个基因,能够阻断转基因作物与传统作物交叉污染。这项研究的首席作者Sherif称这个发现可能会降低反对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声音。Sherif及其团队发现一个基因能够编码一种蛋白质,自然地允许一些植物  相似文献   
54.
香港坪洲岛若干白垩纪植物化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坪洲岛位于香港地区东北隅,大鹏湾内靠近深圳市下沙和大鹏一侧,其地理座标为北纬22°32′-33′,东经114°25′-27′。岛上出露一套以灰黑色板状泥岩为主的含化石碎屑岩层。据Williams(1943)的资料,在岛的西北部低潮时出露有约10m厚的砂质页岩和0.6m燧石砂岩,其上为广泛出露的厚达170m的黑色含钙质的粉砂岩和泥岩。由于此岛孤立地位于大鹏湾内,其岩层和邻近地区出露的沉积层之间的对比和相互关系均不可能确切知道。已知大鹏湾水下主要为红色砂、砾岩层,但它们与岛上岩层之间确切的关系也不清楚。到目前为止,确定这个岛上沉积岩层的时代的唯一手段是化石证据。自本世纪二十年代起Brock和Williams等先后采集了一些植物化石,经Seward鉴定,结果如下(Williams,  相似文献   
55.
林业剩余物资源量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十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分析了前人所建方法的合理性,结合中国林业生产实际,完善了林业剩余物资源潜力的计算方法。主要贡献包括:林业剩余物第二级分类的10个主要类型,即林木苗圃剩余物、林木修枝剩余物、木材采伐剩余物、木材造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竹材加工剩余物、薪材、废旧竹材、废旧木材、香蕉和菠萝残体;将经济林采伐和进口原木产生的剩余物计入相关木材剩余物计算范围;首次建立了包括木本水果在内的林木修枝剩余物的计算方法,以及多年生草本水果剩余物即香蕉和菠萝残体产量的计算方法;确定计算公式中参数所需要数据的来源;建议今后重点研究相关系数取值、林业剩余物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和相关行业标准等。  相似文献   
56.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形态观察对香港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hongkongensis(Hemsl.)Hutch.)花芽分化过程中花芽的形态变化进行观测,研究花芽外部形态与花芽分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香港四照花的花芽分化开始于7月上旬,到9月底完成,形态分化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雌蕊雄蕊形成期。与之对应的外部形态变化为:混合芽闭合,混合芽基部膨大,新叶展开露出圆形花序,花柄初现,花序膨大,花序表面小花突起,花柄伸长至4~6 mm,花序表面小花轮廓明显。香港四照花花芽外部形态能直观地反映出内部结构变化,可根据花芽外部形态特征推测花芽分化状况。研究结果可为香港四照花花期调控和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四川动物》1997,16(2):70-71
1背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濒危物种公约)於1975年生效,旨在透过许可证制度,管制濒危物种的国际贸易,以保护此等物种,使其免遭过量捕取。若有关的濒危物种是以不损害该物种存活的方法取得,当局会签发许可证,准许此等物种的贸易。香港自1976年起通过执行香  相似文献   
58.
广东省野生水果植物资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吴志敏  李镇魁  冯志坚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96,16(4):308-316
本文报道了广东省野生水果植物资源的调查结果,计有野生水果植物234种,隶属于45科93属。文章分析了广东野生水果植物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开发利用广东野生水果资源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9.
文报道了1988年5月采自香港的假芝属 Amauroderma 的一个新种,命名为香港假芝 Amauroderma hongkongense Fan et Liu,模式标本保存在山西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60.
采后生理学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围绕鲜活果蔬的保存、运输和供给。进入21世纪,随着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蛋白组等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果蔬采后生理学发展迅速。近几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围绕学科发展前沿,深入探讨果蔬采后成熟、衰老和品质保持的调控机理和贮藏环境对品质的生理应答机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包括Met氧化存在被Met亚砜还原酶A和B逆转,提出了LcMsrA1/B1下调表达导致LcCaM1氧化加速,增强了LcNAC13和Lc WRKY1的DNA结合活性,从而激活或抑制荔枝(Litchi chinensis)果实采后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MaMYB3通过直接抑制淀粉降解相关基因和MabHLH6对淀粉降解产生负作用,从而延迟香蕉(Musaacuminata)果实成熟;鉴定出直接调控柑橘(Citrusreticulate)果实的α-和β-支链类胡萝卜素转化的R2R3-MYB转录因子和参与桃(Amygdaluspersica)果实香气形成的萜类合成酶编码基因TPS家族成员以及WRKY和AP2/ERF转录因子;SlVPE3通过激活KTI4方式调节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果实抗病性机制。针对国际上学科发展方向与特点,认为我国果蔬采后生理学紧跟国际发展前沿,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存在学科大而不强、领军人才不足、有待提升等问题;同时对未来发展需求、重点领域及优先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