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永田   《广西植物》1983,(3):171-176
<正> 与银叶巴豆的区别在于植物体上贴伏的鳞片边缘稍睫毛状,鳞片中间有刚毛状刺毛。 广西:张宗享、王善龄 4051(模式)。 越南:中越考察队1514。  相似文献   
22.
本文报道了发现于我国的俗草蛉属Suarius 3新种:海南俗草蛉S.hainanus sp.nov.,钩俗草蛉S.hamulasus sp.nov.及楔唇俗草蛉S.sphenochilus 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3.
脉翅目(Neuroptera)草蛉科(Chrysopidae)作为一类重要天敌资源,在我国各地非常丰富,大量的标本有待鉴定。本文主要记述2新属及其所属种类,模式标本均保存于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24.
脉红螺Rapana Venosa(Valenciennes)生殖系统的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候圣陶  程济民 《动物学报》1990,36(4):399-405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9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A组40例和接受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B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瘤完全闭合率、住院费用及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氧饱和度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值,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动脉瘤完全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5,P=0.473)。A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B组患者(t=17.732,P=0.000);A组患者术后血清中CRP、IL-1β、IL-6、TNF-α的水平高于B组(t=10.580、12.904、9.355、19.176,P均=0.000);A组患者术后脑氧饱和度水平低于B组(t=2.113,P=0.019),两组ADL评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1,P=0.115);A组术中再破裂、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高于B组患者(x~2=4.817、5.383,P=0.028、0.020)。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合率与血管内栓塞术无明显差异,住院费用更低,但对目标血管的刺激较大,可能存在术中再破裂、脑血管痉挛等风险。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联合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我院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ICP、CPP监测。比较两组动脉瘤夹闭情况,术后第1 d新发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术后3个月预后优良率。结果:两组动脉瘤均完全夹闭,观察组术后第1 d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率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P<0.05);术后1 d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排除失访病例后,观察组术后3个月GOS分级、mRS分级优良率分别为88.89%、88.89%,与对照组的88.00%、8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电生理联合ICP、CPP监测,能够实时掌握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脑组织血流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可预防不可逆的脑缺血改变,改善术后早期患者意识状态,减少术后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患者术后不同时期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急性脑梗死(前循环)患者75例,按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成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30%),中度狭窄组(30-69%)和治疗组(70.99%),前三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搭火柴测验(stickTest),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术前、术后不同时期认知功能的变化,同时利用SPECT/CT对治疗组20例患者术后局部脑血流改善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术前比较MoCA总分、MMSE评分、StickTest评分,发现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认知功能受损越明显;治疗组在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评分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SPECT/CT对治疗组术前感兴趣区血流量与同侧小脑平均脑血流量比较,术后再与同侧小脑比较,结果显示术后脑灌注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狭窄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而且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可最终改善认知功能,尤其表现在视空间/执行能力,延迟回忆能力,注意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28.
对根瘿蚊属Rhizomyia Kieffer的属征进行修订,并记述采自云南、贵州、海南和福建的该属两新种,分别命名为细叉根瘿蚊Rhizomyia leptodicrata sp.nov.和新月根瘿蚊Rhizomyia meniscat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南开大学昆虫标本馆.细叉根瘿蚊,新种R阮脚驴h卸todicrata sp.nov.(图1~5,9~13)新种与分布于俄罗斯的俄根瘿蚊R.rossica Mamaev&Zaitzev和塔根瘿蚊兄turr~ormis Fedotova&Sidorenko以及分布中国的新月根瘿蚊Rhiwmyiz meniscata sp.nov.在雄性成虫阳茎上的特征相似,但区别明显:新种雄性成虫阳茎端部具两个细长的尖锐突起,而R.觚豇∞雄性成虫阳茎端部具两个圆突,R.turnformis雄性成虫阳茎端部具两个分叉状的突起,R.meniscata雄性成虫阳茎端部具两个角状尖突.正模♂,云南普洱(思茅)菜阳河保护区(22.48°N,100.58°E;海拔1500m),2002-05-17,卜文俊马氏网捕.副模:1♂,同正模;4♂ ♂,云南普洱(思茅)菜阳河保护区倮倮新寨山(22.48°N,100.58°E),2002-05-23,其它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leptodicrata为一阴性复合拉丁形容词,意为“细长分叉的”,指该种雄性成虫阳茎端部呈细长分叉状.新月根瘿蚊,新种R阮z埘秒谊meniscata sp.nov.(图6~8,14 ~18)新种与近似种区别如上.正模♂,贵州梵净山(27.5°N,108.4°E;海拔1 350 m),2002-05-29,王新谱马氏网捕.副模:1 ♂,海南坝王岭(19°N,109°E;海拔900 m),1988-05-10,卜文俊灯诱;1♂,福建武夷山桐木七里桥(27.7°N,117.6°E;海拔1000 m),1993-04-30,卜文俊捕.词源:新种种名meniscata为一阴性拉丁形容词,意为“新月形的”,指该种雄性成虫阳茎端部背腹向呈新月形.  相似文献   
29.
【背景】红脉穗螟是棕榈科植物的重要害虫,目前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措施对其进行防控。【方法】采用药膜法和饲喂法研究了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槟榔红脉穗螟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印楝素、烟碱、鱼藤酮和除虫菊素对红脉穗螟各龄幼虫均表现一定的杀虫活性。其中,采用药膜法处理后,除虫菊素和烟碱对槟榔红脉穗螟各龄幼虫的毒力最高,LC50分别为3.83~17.01 mg·L-1和3.75~24.78 mg·L-1,且其毒力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大而减弱。浸叶饲喂法结果表明,烟碱和鱼藤酮表现出较强的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7.72~20.69 mg·L-1和11.41~25.25 mg·L-1。【结论与意义】植物源杀虫剂不同处理方法对红脉穗螟的毒力存在差异,生产上应根据药剂的作用方式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桑叶细脉中伴胞的超微结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桑叶细脉中伴胞进行观察,着重伴胞与相邻细胞界面上胞间连丝发生频率.结果表明,(1)伴胞含丰富细胞器,细胞壁光滑,无壁内突;(2)伴胞细胞壁上具有大量胞间连丝,胞间连丝通常聚集,并常发生分枝;(3)伴胞与不同类型细胞界面上的胞间连丝发生频率有差异,伴胞-维管束鞘细胞界面上发生频率为25.12±1.83个/μm2,伴胞-伴胞界面上20.18±1.7个2/μm2,伴胞-维管薄壁细胞界面上5.42±0.6个/μm2.基于上述观察,认为桑叶细脉中的伴胞属于1-2a型,韧皮部装载途径属于共质体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