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贵州青岩油杉种群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青岩油杉是贵州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分布于海拔1060~1140m的山地,在种群的水平上,分析了贵州省贵阳市青岩镇和惠水县雅水镇青岩油杉种群在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中和不同的生境中的大小级,密度,年龄结构和分布格局,并探讨了它们的动态规律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2.
《广西植物》1982,(2):60-60
<正> 广西植物研究所钟济新教授主编的《广西石灰岩石山植物图谱》,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预计今年八月份开始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三联书店、国际书店发行。大32开本,每册1.45元。 广西石灰岩石山地区约占广西总面积的40%,石山地区辽阔,但由于重视不够,大都植被覆盖少,甚至变为秃山,对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发展农林牧生产都很不利。为了使石山  相似文献   
43.
为探究有利于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幼苗生长发育的最适光照条件,该研究以1.5年生江南油杉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2年不同光照强度(即全光照和遮荫率40%、60%、80%)处理,分析其形态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等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随遮荫程度的增强,江南油杉幼苗的地径生长量、叶片厚度逐渐减小,株高生长量、叶面积和比叶面积逐渐增大,叶片干质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遮荫造成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初始荧光(Fo)、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3)遮荫处理下幼苗的叶、茎、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总体表现出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而减小的变化趋势,幼苗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均减小,而叶生物量比、茎生物量比以及光合组织与非光合组织生物量比均增大。研究发现,全光照下江南油杉幼苗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遮荫显著影响江南油杉苗期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适度遮荫能提高幼苗叶片的光捕获能力、光能利用效率,增强幼苗光合能力,促进生长;江南油杉幼苗在遮荫率为60%的环境下受光胁迫较小,其生长、叶片表观特征、光合能力以及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等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44.
黄枝油杉和矩鳞油杉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黄枝油杉Keteleeria calcarea Cheng et L.K.Fu.和矩鳞油杉Keteleeria oblonga Cheng et L. K. Fu. 的核型。 并与江南油杉 K.cyclolepis Flous.和台湾油杉 K. formosana Mast. 的核型比较,讨论四种油杉核型进化趋势。 黄枝油杉核型公式K(2n)= 24=16m+8sm;矩鳞油杉核型公式K(2n)=24=18m+6sm。 黄枝油杉在第1、3、6号 染色体短臂上具次缢痕;而矩鳞油杉在第2、4、6号染色体短臂上具次缢痕。二者均属较对称的“2A“核型。 四种油杉核型进化趋势是江南油杉→矩鳞油杉→黄枝油杉→台湾油杉。  相似文献   
45.
该研究以广西低海拔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连续地理区域内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林为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4省(区)9个江南油杉天然种群的16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比较研究,探讨种群间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及其与地理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江南油杉种实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存在丰富变异,16个种实性状在种群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9个种群中望谟种群变异最大(2.54%),16个种实表型性状中种子宽变异最大(9.04%),种群间种子性状的变异高于球果的变异,说明球果性状变异稳定性高;种实部分表型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种子宽、种子厚、种子长宽比、种鳞长宽比、苞鳞长宽比是较为关键的性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实质量;种子性状受地理环境因子的影响比球果大,表现为西部种源种子更趋于圆形,饱满,种翅较长,较宽;地理环境因子中,海拔与多数种实性状间呈显著相关性,是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因此,海拔是影响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对进一步保护、利用江南油杉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