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1):28-32
掌握球果角胫象Shirahoshizo conifera Chao在云南潜在分布区,对了解其危害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球果角胫象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其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球果角胫象的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滇中地区;在ArcGIS中进行显示与风险等级划分,按栅格数值的大小将球果角胫象的适生范围分为4级,分级标准为: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非适生区,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生态位模型的AUC值为0998,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黄枝油杉为中亚热带喀斯特地区珍贵树种,该物种分布范围狭窄,野生种群幼苗数量少,严重限制了其自然更新。为探求该物种濒危的原因,同时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该文对黄枝油杉的种实性状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温度、光照、土壤含水量、基质、贮藏温度和时间、不同地理种源等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枝油杉球果平均结种率为7.45%±6.54%,种子有较长种翅[(2.27±0.32)cm],种子平均长度为(1.55±0.15)cm(不含种翅),平均宽度为(0.62±0.05)cm,平均厚度为(0.46±0.04)cm,平均千粒重为(214.81±14.76)g,风干种子平均含水量为15.28%±1.66%。(2)黄枝油杉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 ℃,在20 ℃和30 ℃下萌发率显著降低(P<0.05); 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但周期性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率显著高于持续光照和持续黑暗条件(P<0.05); 种子在土壤含水量为10%~30%条件下均能萌发,且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 适宜萌发基质为质地疏松、透气性好的泥炭土和珍珠岩; 种子不耐贮藏,采集后应及时播种; 3个不同地理种源中以桂林恭城县三江乡种群种子萌发率最高。黄枝油杉球果结种率较低,种子萌发对温度要求严格,且种子易失去活力,这可能与其濒危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33.
采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技术对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Murr.)Carr.var.cyclolepis(Flous)Silba)根、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观测,研究其形态结构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显示:江南油杉叶片为异面叶,上表皮厚11.5μm,外侧覆盖厚4.5μm的角质层,下表皮厚8.6μm,外侧覆盖厚2.4μm的角质层,有气孔器分布,栅栏组织由1~2层细胞组成,海绵组织由2~3层细胞组成,主脉为单脉,厚474.1μm。茎的初生结构中表皮细胞1~2层,外皮层细胞4~6层,内皮层细胞6~8层,其内分布有树脂道;次生结构中木栓层细胞2~3层,栓内层细胞1~2层,皮层内有树脂道和分泌腔分布,维管束紧密排列连成环状。根的初生结构中外皮层细胞3层,内皮层细胞1~2层,具凯氏带,初生木质部为四原型;次生结构中木栓层细胞3~4层,栓内层细胞2~3层。江南油杉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表现出较大的可塑性,使之既能较好地适应阳生环境又对阴生环境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还可耐受一定的干旱和寒冷。  相似文献   
34.
《广西植物》1982,(4):216-219
第i期(1982年3月)称猴桃属新的分类群,·,····················································································……梁畴芬(1)猪屎豆学名的订正及同属药用植物······························,······································……杨纯瑜(7)金桔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油杉叶锈寄生在油杉叶上,作者研究了此菌的模式标本、同引模式标本和后来在模式地区采得的标本;并和柱锈属、金锈属、鞘锈属、栅锈属等11属锈菌作了比较研究。证明这种锈菌冬孢子堆为带状或扁平柱状,无细胞组织垫座,无被;冬孢子可互相撕离而不破裂,孢壁薄而无色,无柄。这些性状说明它不同于柱锈而近于金锈属。因此作者将其转归金锈属,改定为Chrysomyxa keteleeriae(Tai)Wang et Peterson新组合,(基础异名Cronartium keteleeriae Tai)。这种锈菌与其它生在云杉、铁杉叶上的4种短生金锈属锈菌一样,冬孢子堆都生在针叶上,窄带状到扁平柱状或圆形有短柄,鲜桔色或桔红色。虽然油杉叶锈冬孢子堆高达 6mm,但这只是同一属内的种间差别,也象Coleosporium crowellii Cumm。与同属内其它种的区别一样,属于种间的差别。云南粗杉金锈的冬孢子可以从10—20细胞组成的有柄孢子分离产生,正如鞘柄锈冬孢子的互相分离产生一样。冷杉金锈,特别是变形金锈的冬孢子的产生方式也是这样。生在同种油杉寄主枝上的Peridermium kunmingense Jen和油杉叶锈有无关系,需在接种试验后才能肯定。从寄主与寄主菌共同进化关系看,这种锈菌的寄主——油杉在分类系统上与金锈属寄主——云杉、铁杉等属近缘,传统分类学家多认为它同冷杉、银杉、黄杉等属同归冷杉亚科。但也有学者认为油杉有许多原始性状,与冷杉亚科无关。作者在油杉上发现金锈可能支持了传统植物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36.
中三叠世青岩生物群的群体古生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群体古生态学的初步研究,认为青岩生物群的富集是因为发育一个较为特殊的生态环境,即位于斜坡与台地交接处的一个小型盆地-护障性浅海中,生态类型分析结果表明,此处为低能稳定的水域,水溶在正常浪基面之下,风暴浪基面之上,海水清澈,氧气充足,营养丰富,并可能富产海藻,因而十分有利于海相底栖生物繁衍。  相似文献   
37.
冷杉属———球果独树一帜松科中还有一个冷杉亚科,包含6个属,中国均有分布,它们是冷杉属、油杉属、黄杉属、铁杉属、云杉属和银杉属。这一亚科植物的叶均为条形或四棱形。如果从球果上看,冷杉属又独树一帜,因为这个亚科中只有该属的球果种鳞是脱落性的。笔者50年...  相似文献   
38.
云南油杉受精过程中新细胞质及蛋白泡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云南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在受精前,精核与卵核周围的细胞质鞘不明显。受精后,合子核周围出现细密的新细胞质。应用孚尔根核染色法,可以较清晰地将新细胞质染出,呈现较弱的正反应,而合子的核质及受精前的精核与卵核染色极弱。卵细胞质及其中的蛋白泡均为负反应。原胚形成后,除上层外,其余几层细胞质内开始积累淀粉粒。此时胚原细胞核的孚尔根染色深度有所增加。幼胚形成后,在顶端的胚原细胞群中核的孚尔根染色反应已恢复正常。在原胚及幼胚胚原细胞质中也呈现很弱的正反应。在电镜下,胚原层细胞质及新细胞质中均含有核样电子致密小体或称作染色质小体,而原胚莲座层细胞质及四周套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则不含这种核样小体。因此,大蛋白泡在卵核形成的早期数量不多,当合子形成时含量最高,而随着游离核的分裂进程,蛋白泡以及原卵质均逐渐地解体,在原胚形成后全部消解。  相似文献   
39.
《广西植物》1982,(2):60-60
<正> 广西植物研究所钟济新教授主编的《广西石灰岩石山植物图谱》,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预计今年八月份开始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三联书店、国际书店发行。大32开本,每册1.45元。 广西石灰岩石山地区约占广西总面积的40%,石山地区辽阔,但由于重视不够,大都植被覆盖少,甚至变为秃山,对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发展农林牧生产都很不利。为了使石山  相似文献   
40.
贵州青岩油杉种群结构和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青岩油杉是贵州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分布于海拔1060~1140m的山地,在种群的水平上,分析了贵州省贵阳市青岩镇和惠水县雅水镇青岩油杉种群在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中和不同的生境中的大小级,密度,年龄结构和分布格局,并探讨了它们的动态规律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