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7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54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IL-21单克隆抗体对MRL/lpr狼疮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将20只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同年龄同性别C57BL/6小鼠10只作为正常组。治疗组小鼠每周腹腔注射IL-21单克隆抗体(100 μg),正常组及模型组小鼠每周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0 μg),连续干预8周。干预结束后观察小鼠皮毛、活动等一般性状及浅表淋巴结大小,并采集小鼠血液、尿液及肾脏标本。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三组小鼠肾组织中IL-2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比较三组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ANA抗体、血尿素氮、肌酐和炎症因子IL-17A、TGF-β1水平;采用生物化学法比较三组小鼠24 h尿蛋白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IL-21、血清抗ds-DNA、ANA抗体水平、尿素氮、肌酐、IL-17A浓度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TGF-β1浓度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肾组织IL-21、血清抗ds-DNA、ANA抗体水平、尿素氮、肌酐、IL-17A浓度、24 h尿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TGF-β1浓度升高(P<0.01)。结论: 腹腔注射IL-21单克隆抗体可改善MRL/lpr狼疮小鼠免疫功能与肾损害,提示治疗机制可能与重塑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以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Sox11对皮层神经元迁移的影响。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等技术明确发育期 (E14.5, P0, P7, P14) Sox11于大脑皮层的表达模式;应用质粒构建、转染、胚胎电转、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对不同时期 (E17.5, P0, P4, P7) 的小鼠分别转染对照shRNA质粒、mSox11 shRNA质粒和mSox11 shRNA干扰恢复后质粒,研究Sox11在神经元放射性迁移中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神经元相比,转染mSox11 shRNA的神经元迁移明显延迟。当对照组神经元有一部分已经到达新皮层的表层时,大部分转染mSox11 shRNA的神经元仍停留在新皮层中间区;使用大鼠Sox11基因 (rSox11) 过表达载体对小鼠Sox11基因的干扰进行恢复后,神经元迁移完成后的分布情况与对照基本一致。小鼠Sox11干扰后和干扰恢复后,室管膜下区 (SVZ)、中间区 (IZ) 和皮层板 (CP) 内迁移神经元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Sox11可以促进皮层神经元的迁移,提示Sox11在小鼠皮层神经元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莱菔子乙醇提取物(AERS)对ApoE-/-小鼠血脂血糖及肝脂肪变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60只ApoE-/-小鼠分为对照组(CG)、生理盐水组(NG)、罗格列酮组(RG)、AERS治疗组,后者再分成AERS低、中、高剂量组(AERS-L/M/H),每组10只。除CG常规饲料外,其他动物均以高脂高糖高盐饲料饲养9周,CG和NG分别每天以等容量NS灌胃1次,RG每天灌胃罗格列酮(1.33 mg·kg-1,NS稀释成等容量溶液,每次0.2 ml·10 g-1),AERS组动物每天分别予AERS灌胃(100、300和900 mg·kg-1)9周后。肝病理学观察,检测FPG、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肝系数(LC)。检测血清ALT、AST、瘦素(LEP)、TNF-α及血脂水平(TC、FFA等)。Western blot检测肝脂质代谢相关蛋白表达(HMG-R、LDL-R、LEP-R)。结果:与CG相比,NG和RG肝脏外观(色泽、肿胀情况等)和病理学(脂肪变性、肝细胞坏死等)改变明显,而AERS-M/H与CG相似;与CG相比,血清FPG、Fins、IRI、ALT、AST、TNF-α、LC、TG、LDL-C、FFA、LEP等指标明显升高(P<0.05);与NG相比,AERS呈现剂量依赖性降低(P<0.05);与RG相比,AERS-H的FPG、Fins明显升高(P<0.05),而IRI明显降低(P<0.05);与NG和RG相比,AERS组的HMG-R和LEP-R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减少,而LDL-R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结论:AERS能阻止高脂高糖饲料诱导ApoE-/-小鼠血脂血糖升高及肝脂肪变性,其机制与减少FFA和LEP的生成,抑制TNF-α、HMG-R、LEP-R蛋白表达和促进LDL-R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复合益生菌粉在增强免疫力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经口灌胃给予方式,设受试物组3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从小鼠体重指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吞噬细胞活性、NK细胞活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复合益生菌对小鼠体内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下的益生菌粉组中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低、中、高剂量益生菌组中的小鼠碳廓清功能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的NK细胞活性比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P<0.01)。不同剂量的益生菌给予期间,均未见益生菌粉对小鼠体重、脾脏/体重比值、胸腺/体重比值、足趾肿胀度、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半数溶血、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有影响。结论:该复合益生菌粉能够增强体液免疫、单核—吞噬细胞活性和NK细胞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功能。  相似文献   
105.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APPswe转基因小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 PFC)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Aβ)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和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1,Iba-1)的表达相关性,进一步明确AD中β淀粉样斑块在神经胶质细胞激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9只12月龄APPswe AD小鼠,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FC中Aβ、GFAP以及Iba-1表达,并分析Aβ与GFAP和Iba-1水平的相关性;使用免疫荧光双标法分别评价不同大小Aβ斑块分别与GFAP和Iba-1的共染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D小鼠前额叶皮质中Aβ水平高,则GFAP和Iba-1信号水平也较高;反之,Aβ水平低,GFAP和Iba-1的表达水平也较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β水平与GFAP(R=0.6677,P<0.05)和Iba-1(R=0.8257,P<0.05)的水平呈正相关,且与GFAP相比,Iba-1显示出与Aβ水平更高的表达相关性。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免疫荧光双标法结果亦表明小鼠PFC中较大的Aβ斑块所在区域GFAP或Iba-1荧光信号强度及范围亦大于较小的Aβ斑块所在区域GFAP或Iba-1荧光信号强度。结论:AD小鼠前额叶皮质中Aβ水平与GFAP和Iba-1的表达量呈正相关,表明Aβ形成在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胡萝卜雄性不育使得胡萝卜杂交优势得以利用,而种子刺毛严重影响胡萝卜播种质量和效率。通常,需要在播种前去除胡萝卜种子的刺毛。胡萝卜种子无刺毛雄性不育材料对于胡萝卜遗传育种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从武汉洪山地区野生胡萝卜(武野)筛选到的雄性不育材料(武野-不育)和筛选到的种子无刺毛材料(武野-无毛)进行杂交和后代筛选,获得了种子无刺毛的雄性不育材料(命名为武野-雄无毛)。武野-雄无毛材料为典型的瓣化型雄性不育,其叶片、叶柄、茎等表现出光滑无茸毛,植株颜色为深绿色。在育性线粒体基因上,武野-雄无毛只含有短片段的atp6基因,不含长片段的atp6基因。武野-雄无毛与武野及栽培胡萝卜黑田五寸杂交,种子均表现出无刺毛特征,且获得的杂交种发芽所需时间短于武野和黑田五寸。  相似文献   
107.
摘要 目的:观察扶正方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IL-6、γ干扰素(INF-γ)的影响。方法:将40只Lewis肺癌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扶正方低剂量组(A组)、扶正方高剂量组(B组)、顺铂组(S组),每组10只,A组、B组分别给予扶正方0.4 mL/20 g、0.8 mL/20 g灌胃,M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20 g灌胃,S组给予顺铂1 mg/mL,0.4 mL灌胃,连续14d,比较各组小鼠一般情况、肿瘤重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脏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比例细胞百分比,鼠肿瘤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及外周血IL-2、IL-6、INF-γ水平。结果:A组、B组、S组小鼠肿瘤重量低于M组,S组小鼠肿瘤重量低于A组、B组(P<0.05),治疗前各组小鼠体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B组小鼠体重高于S组、M组(P<0.05)。A组、B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高于M组、S组(P<0.05)。A组、B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M组、S组,CD8+显著低于M组、S组(P<0.05),B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A组,CD8+低于A组(P<0.05)。A组、B组、S组小鼠肿瘤组织PI3K蛋白、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组(P<0.05)。A组、B组、S组小鼠外周血IL-2、INF-γ水平显著高于M组,IL-6水平显著低于M组(P<0.05)。结论:扶正方可以提升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调节IL-2、IL-6、INF-γ细胞因子水平,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起到抗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作为抗叶酸代谢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副作用之一表现为损伤卵母细胞质量。那么,对于有妊娠需求的女性服药者,停药后多久才适合受孕呢?该文结合双光子荧光成像与三维重构技术研究此问题。通过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及5 mg/kg MTX建立了对照组和MTX组小鼠,随后建立了MTX注射后代谢5、10、15、20、25及30天组小鼠。研究发现,小鼠体内成熟卵母细胞的纺锤体正常形态比率与染色体正常空间排布比率,分别于代谢15天和25天后,显著高于MTX组,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表征卵母细胞功能的体外受精率、二细胞胚胎率及囊胚率,发现分别于代谢15、20、25天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该文结果表明,自身代谢可恢复MTX所引起的卵母细胞质量受损及功能下降,所需时间约为小鼠的5个生理周期,即25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索两色金鸡菊中黄酮类成分马里苷、黄诺玛苷对db/db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db/db小鼠分为db/db模型组、db/db+恩格列净(db/db+Empagliflozin)组、db/db+马里苷(db/db+Marein)组、db/db+黄诺玛苷(db/db+Flavanomarein)组,每组8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方法检测小鼠粪样中Bacteroides ovatus、Ruminococcus gnavus的变化,并运用Pearson检验分析Bacteroides ovatus、Ruminococcus gnavus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相关表型的相关性。结果 (1)干预12周后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粪样中Bacteroides ovatus水平显著降低(P0.010);恩格列净(P0.001)、马里苷(P0.050)、黄诺玛苷(P0.001)干预后能显著升高其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db/m组相比,db/db组小鼠粪样中Ruminococcus gnavus水平显著升高(P0.050);恩格列净(P0.050)、马里苷(P0.050)干预后能显著降低其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Bacteroides ovatus水平与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呈负相关(r=-0.420,P=0.021;r=-0.474,P=0.008);Ruminococcus gnavus水平与FBG、TG呈正相关(r=0.397,P=0.030;r=0.404,P=0.027)。结论马里苷、黄诺玛苷可以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这可能是其抗糖尿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小鼠阴道菌群紊乱模型,为调整阴道菌群紊乱的药物研发提供模型参考。方法采用雌激素化的C57BL/6小鼠经阴道以不同处理方式(链霉素50μg/只,加德纳菌50μL/只,链霉素50μg/只+抗链霉素加德纳菌50μL/只,每种处理方式各70只/组)诱导小鼠阴道菌群紊乱模型,采用细菌16S rDNA高通量测序考察造模后第1、第2、第3、第5、第7、第9、第11天内加德纳菌在阴道内的定植情况,以及阴道细菌结构和细菌生物多样性,并通过显微镜观察阴道组织的病理改变,比较3种造模方法的差异。另采用阳性药物(定君生,成分为德氏乳杆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采用链霉素联合抗链霉素加德纳菌能诱导形成典型的阴道菌群紊乱模型,造模后可见加德纳菌在阴道内的定植增多,优势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且阴道细菌生物多样性增加,阴道组织可见明显的炎症浸润和上皮细胞坏死等病理改变。定君生能显著减少加德纳菌在阴道内的定植,减少阴道内的细菌生物多样性,并能显著改善阴道组织病理变化。结论采用链霉素联合抗链霉素加德纳菌诱导的小鼠阴道菌群紊乱模型方法更佳,模型的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性与临床有一定相似,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